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

主要成就

  海军思想

  严复的到来,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由于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有方,加之严复对李鸿章曾有所表示,因此他由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一直升至总办(校长)。严复在给四弟观澜的信中说:“自来津以后,诸事虽无不佳,亦无甚好处,公事仍是有人掣肘,不得自在施行。至于上司,当今做官,须得内有门马,外有交游,又须钱钞应酬,广通声气,兄(严复自称)则三者无一焉,何怪仕宦之不达乎?置之不足道也。”由此可见,严复对当时的官场是很不满的。针对此事,四弟观澜告诉他,无论如何李鸿 章这个门路,总是要走动走动的,因为李鸿章权势既大,又是直接上司。于是严复偶然也去试试,没想到果然有用。对此严复给四弟的信中曾不无幽默地说:“用吾弟之言,多见此老,果然即有好处,大奇大奇。”但严复对李鸿章的趋奉也仅此而已。 

  人才培养

  严复任总办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20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同时兼任直隶学务公所议长、直隶咨议局议长)、著名翻译家伍光建等。倒是严复自己,对弟子们的评价可以说有些苛刻:“复管理十余年北洋学堂,质实言之,其中弟子无得意者。伍昭扆(光建)有学识,而性情乖张;王少泉(劭廉)笃实,而过于拘谨。二者之外,余虽名位煊赫,皆庸才也。”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严复倾注了20年心血的北洋水师学堂毁于炮火之中。这给了严复以极大的思想打击,他被迫离开天津迁居上海。

  教育思想

  在复法运 动中,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的维新 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 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 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 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呼吁变法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 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严复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 洋各国重视教育,对“民不读书,罪其父母”的强行义务教育表示赞赏。因为中国民之愚智悬殊,自然不能胜过人家。基于这种思想,严复对办学校是积极的。他除亲自总理北洋水师学堂长达二十年外,还帮助别人办过学校,如天津俄文馆、北京通艺学堂等。严复要求建立完整的学校系统来普及教育,以“开民智”。他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提出中国的学校教育应分三段的计划,即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小学堂吸收16岁以前的儿童入学;中学堂吸收16岁至21岁文理通顺、有小学基础的青年入学;大学堂学习三、四年,然后升入专门学堂进行分科的专业学习 。同时,还要把学习好的聪明之士送出国留学,以造就学有专长的人才。

  此外,严复还很重视妇女教育。他对当时上 海径正女学的创办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中国妇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开始,也是中国妇女自强的开始。他从救亡图存的目的出发,认为妇女自强“为国致至深之根本”。他还主张妇女应和男子一样,在女学堂里既要读书,又要参加社会活动,如果不参加社会活动,创办的女学堂就和封建私塾没什么区别,因而也就无意义了。显然,他是将妇女置于整个社会变革,特别是妇女自身解放的前提下来考虑的,故十分强调参加社会活动对女学堂学生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他在妇女教育方面高出一般人之处。 [6] 

  提倡西学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古之必敝。”所以他认为就是尧、舜、孔子生在今天的话,也要向西方学习的。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 洋“格致”:“盖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的资产阶段教育方针。

  他从“体用一致”的观点出发,具体规定了所设想的学校体系中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他认为在小学阶段,教育目的是使儿童能“为条达妥适之文”,“而于经义史事亦粗通晓,”因则“旧学功课,十当其九”,并以明白易懂的文字翻译西学中“最浅最实之普学”为辅助读物。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讲解,减少记诵功夫。中学阶段应以“西学为重点”,“洋文功课居十分之七,中文功课居十分之三”,并且规定“一切皆用洋文授课”。在高等学堂阶段,主要学“西学”,至于“中文”,则是“有考校,无功课;有书籍,无讲席,听学者以余力自治力。”他认为对于青少年,应引导他们分析,学些专深的知识,如此,让他们有所收益,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科学方法问题是严复西学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曾翻译《穆勒名学》(形式逻辑),并积极进行对“名学”的宣传介绍。他认为归纳和演绎是建立科学的两种重要手段。我国几千年来,“演绎”甚多,“归纳”绝少,这也是中国“学术之所以多诬,而国计民生之所以病也”的一个原因。严复更重视归纳法,主张要“亲为观察调查”,反对“所求而多论者,皆在文字楮素(纸墨)之间而不知求诸事实”。他曾用赫胥黎的话说:“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

  翻译理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

  “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

  “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都深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赋税思想

  严复曾赴英国学习海军,并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他对赋税的职能、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认为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政府征税后要用之于民。他说:“赋税贡助者,国民之公职也,取之于民者,还为其民”。在向谁征税的问题上,严复提出了“赋在有余”的原则。指出“国家责赋在民,必有道矣。国中富民少而食力者多,必其一岁之入,有以资口体、供事畜而有余,而后有以应国课。”他提出不能以“养民之财”、“教民之财”和“赡疾病待赢老之资”作为征税对象。这一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严复主张赋税轻重要适度,“赋无厚薄惟其宜”,认为统治者的责任在于“为其民开利源,而使之胜重赋”,即鼓励人民发展以提高负税能力。

人物生平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

  1866年(同治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复放弃走科举“正途”。

  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改名宗光,字又陵。

  1871年(同治十年)福州船政学堂毕业,为该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习5年。

  1872年(同治十一年)取得选用道员资格,改名复,字几道。

  1877年3月(光绪三年二月)赴英国学习海军,与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结为忘年交。

  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Royal Naval College),回国后,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

  1880年(光绪六年)到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所属驾驶学堂“洋文正教习”,学生中有后来因辛亥革命而出名的黎元洪。

  1889年(光绪十五年)报捐同知衔,以知府选用,派为北洋水师学堂会办。

  1890年(光绪十六年)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但因与李鸿章不合,有意退出海军界,另谋发展。

  1891年10月8日(光绪十六年)严复获得候选道的官衔。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创办俄文馆,并任总办,俄文馆为中国最早的俄语学校;帮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9月24日捐款100元资助梁启超与汪康年在上 海创办的《时务报》。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和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宣传变法维新;将《天演论》在《国闻报》报上连续发表。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主张;改捐同知;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9月《国闻报》因报道戊戌政变的详情,被清政府勒令停办。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严复离开天津,避居上海;参加汪康年、唐才常发起的“中国议会”,被选为副会长;创办名学会,讲演名学。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应开平矿务局总办张冀邀请赴天津主开平矿务局事,后任该局总办。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赴北京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

  1904年(光绪三十年)辞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一职,回到上海。

  1904年冬发生开平矿务局诉讼事件,被邀前往英国伦敦进行交涉。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 山由美 洲到达英国,特意去拜访严复,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回到上海,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任复旦公学校长,为该校第二任校长;被安 徽巡抚恩铭聘去任安庆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恩铭被刺,严复离开安徽师范学堂。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在北京任学部审定名词馆总纂。

  1909年5月(宣统元年四月)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

  1910年1月17日(宣统元年十二月七日)清廷赐予文科进士出身。

  1910年(宣统二年)海军部授为协都统,后任资政院议员。

  1911年(宣统三年)创作大清国歌《巩金瓯》。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11月辞去校长职务。

  1913年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

  1914年1月26日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后被任为参政院参政。宪法起草委员。

  1915年5月严复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员;8月23日筹安会宣布成立,严复列名为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6年袁世凯死后,国会要求惩办祸首及筹安会六君子,严复避祸于天津。

  1920年因哮喘病久治无效,回到福州养病。

  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严复的诗文

持管分明象可觇,冰轮无数火山熸。日光分与为圆缺,那有常仪桂兔蟾。

()

林下风流属谢家,仙群人海忆乘楂。还将作供毗邪手,貌尽人天称意花。

()

井底微阳向玉梅,斋房瑞气入兰陔。四时淑景催行乐,分付名花次第开。

()

几度回船鬓已皤,年来东海是恒河。羡君卷里春长在,画史瓯香未足多。

()

故山花竹总离披,海上时时梦见之。为报吾家娇女道,老夫心事在园葵。

()

揽洲搴毗感灵均,志洁称芳亦夙因。九万神州富香草,会看玉手转风轮。

()

去年苍柏曾吾寿,此日青松又入图。好著茅亭覆嵇阮,山河天地觅黄垆。

()

小诗侧艳似温岐,倒薤纷纶卫茂漪。好事更逢吴道子,共成三绝写临歧。

()

人才鹦鹉能言日,世事蝤蛑换壳时。如此风潮行未得,老夫掩泪看残棋。

()

桃李端须著意栽,饱闻强国视人才。而今学校多蛙蛤,凭仗何人与洒灰。

()

瓶水才添起小澜,爬沙手脚恣盘桓。通宵呜唤知何意,且说盆池不属官。

()

龙雀东南白虎西,从渠吞月罪应齐。吴烹卤馔吾何择,不更攒眉吃水鸡。

()

三伏炎蒸昼转雷,群伦炊甑向尘埃。一茎娟洁标高格,此是灵山会里来。

()

露筋祠外月初上,仙掌峰前风正清。欲采盈盈太孤绝,胸中长此玉峥嵘。

()

藐姑原祇住瑶池,一见须教物不疵。惟有风流王介甫,超然将尔当西施。

()

南薰无地嫁娉婷,小筑盆池养夕馨。身怯九禾风露冷,楼台倒影浸秋星。

()

灯火年年作近邻,韦编汗简苦陈陈。不知适意缘何事,祇信捐书一语真。

()

老病难禁住火城,今朝失喜作山行。千层石磴经阶级,十里松风管送迎。

潮落沧江沙出没,云开岩岫月分明。可怜济胜今无具,笠纠鞋轻廿载情。

()

寒光清影蟾随兔,此语吾知喻得君。不道玉川悲月蚀,虾蟆以外更无云。

()

投老还乡卧小楼,身随残梦两悠悠。病瘥稍喜安眠食,语少从教减献酬。

壮志销沉看剑鼻,老怀回复忆壶头。遗踪处处成枨触,依旧城南水乱流。

()

左海畸人林畏庐,早年补柳遍西湖。数茎白发看沉陆,无限青山入画图。

尽有高词媲汉始,更搜重译绩虞初。饶他短后成齐俗,佩玉居然利走趋。

()

贞下何曾更起元,当年人物几多存。似闻大陆龙蛇起,行见空城草木蕃。

呴陆池鱼宁有湿,掠枝寒雀本无温。枕流漱石君家事,思与参军仔细论。

()

情重身难主,凄凉石季伦。明珠三百琲,空换坠楼人。

()

霜月寒如此,江南想独看。无教作阴曀,双照泪汍澜。

()

镫影回疏棂,风声过檐隙。美人期不来,乌啼蜃窗白。

()

西苑门空闭,燕郊柳正繁。那堪春尽后,重向万生园。

()

读史数行泪,看天万古心。从来殉国者,不必受恩深。

()

为有君臣义,人间无所逃。婺源一蹶后,含笑看欧刀。

()

松风亭上晚风清,忽地虬枝映月明。可是弄珠游汉水,若为吹笛过江城。

高标倘许吾同调,仙骨曾修定几生。怊怅孤山偕隐约,莓苔饥鹤不胜情。

()

长遣佳人老谷中,绿章吾欲叩天公。肯从蕙叶分多碧,常共旃檀斗逆风。

入室已无香可觉,佩帏输与艾能充。灵均去后哀芳草,九畹离披类转蓬。

()

何年鸾尾坠清虚,化作人间水竹居。有客到门来得得,一心咒笋长徐徐。

梢新幸喜无人剪,发短何堪对汝梳。安得霜竿落吾手,扁舟南去老桐庐。

()

筛土分苗取次栽,花开重九映尊罍。东篱雨后蛩声起,南国霜前雁影来。

佳色已邀陶令赏,落英犹费楚臣才。如何独自怜胡广,一饮寒潭便耇鲐。

()

七年归老卧江隈,揽揆筵开赏玉梅。南北相望馀寿骨,沧桑百感人深杯。

颍川故事卿惭长,涑水名言德胜才。准拟布帆挂无恙,抠衣犹得侍尊罍。

()

静闻冰雹响沙沙,坐觉寒威战齿牙。忽忆长安儿女小,应怜乡里梦魂赊。

蝗蝻见说无遗种,花果翻惊有冻芽。病想江亭阅芦海,何年缟带见随车。

()

泽门晢与邑中黔,宛在堂深共盍簪。不作遨头惊俗眼,自怜病肺废高吟。

旷观惟有千秋往,把玩曾无一晌今。太息东阳又黄土,朱弦谁为抚牙琴。

()

四围山色蘸湖光,何代堂堂出此堂。宗派都成人几许,溯洄同在水中央。

雌雄岂必分杭颖,文献从教数李常。甲子岂关吾辈事,且收悽叹付流觞。

()

不反杨崎廿载强,李坨依旧挂斜阳。鳌头山好浮佳气,踦角风微簇野航。

水鸟飞来还径去,黄梅香远最难忘。何从更做莼鲈语,东海如今已种桑。

()

露轻河淡月弓弯,佳节如今总等闲。投老怕听儿女事,毕生自著黠痴间。

凄凉旧约留钗钿,仿佛灵风响佩环。云锦已归韩吏部,海槎载石是空还。

()

今岁长安溽暑蒸,东南战鼓况相仍。使君论事同观火,诗句投人似饮冰。

苦雨作歌思广厦,导迷何佛是燃灯。幼安辽海犹容榻,愁绝虞翻望吊蝇。

()

年年带得看花眼,生世何曾便不辰。四海共知惟白发,再来忍更负青春。

管弦不分围成沸,桃杏终教踏作尘。报与荒园流水道,豨膏无计转方轮。

()

空劳越石报鸡声,谋国人谁矢血诚。燕弱讵须呈督亢,越亡原坐战长平。

艾香可有三年蓄,创利曾无十万横。玉貌围城成底用,摩挲铜狄但心惊。

()

但得时来未恨迟,箴膏起废尽论思。分光太乙传中垒,受法长桑饮上池。

勋业镜中看两鬓,行藏图里见千诗。观人自古争微尚,莫道高贤不易知。

()

镇日闲行镇日思,吾生谁遣著斯时。千般作想古皆有,一味逃名我自痴。

世界总归强食弱,群生无奈渴兼饥。茫然欲挽羲和问,旋转何年是了期。

()

大地山河忽见前,古平今说是浑圆。周流不过三阅月,历史都来一万年。

逼侧难逃人满患,炎凉只为岁差偏。从来有尽皆弹指,不向殑伽叹逝川。

()

世间皆气古常云,汽电今看共策勋。谁信百年穷物理,翻成浩劫到人群。

春秋累战原无义,诸夏遗民再有君。自是寻常兴废理,不成天欲丧斯文。

()

人间处处沸蜩螗,借问何乡是帝乡。斜日穿帘明野马,暑风蚀米长强羊。

诗书已分随洪劫,金玉何年守满堂。惟有陶潜言可用,北窗一枕到羲皇。

()

邂逅梁园此俊人,新词络绎见天真。闲居潘岳犹韶令,执戟扬雄本隐沦。

云水有光供洗眼,林泉何处不抽身。知君拚向书城老,十万牙签触手新。

()

危楼高卧意何如,风雨弥天感索居。人有静中涵动意,时逢贞下起元初。

平生梦想深饥溺,他日经纶合扫除。留与后生窥手眼,名山副本太平书。

()

垒块都消酒盏中,存亡几楚付玄同。难求系日绳千尺,且觅埋忧地一弓。

世事了如春梦过,夜潮还与故乡通。新年归雁烦相语,浿水波寒莫更东。

()

作遣天涯政赖痴,入门有客索吾诗。功夫如海吾何有,定子当筵又一时。

红烛樗蒲花四座,绿云劝酒玉交枝。右军乐趣方忧减,乡里儿童莫遣知。

()

要眇朱弦寂寞观,得诗何异锦千端。古原落木作秋雨,大海回飙生紫澜。

犹有风流追正始,由来窈窕恶华丹。三闾泽畔真憔悴,未害能滋九畹兰。

()

樗散难扶大雅轮,况教委佩更垂绅。敢云一骨堪当御,所喜明时尚作人。

晓日群飞珠树鹤,祥云争绕玉山麟。纵然武实标新尚,稽古风流迹未堙。

()

浮云西北望神州,海水群飞迥作愁。他日南公能说楚,当年箕子未臣周。

应怜巢燕看新主,忽见江梅忆故丘。莫更是非论马指,从今不系是虚舟。

()

寤寐文明运属离,虞渊国步尚能追。膏肓坐少三年艾,隅腹今争几著祺。

国命长仍存礼俗,人生难是受恩知。春云压水东风紧,湛湛长江起远思。

()

都来半世客幽燕,老眼今看海变田。失水蛟龙聊复尔,偷仓雀鼠故依然。

岂能徐邈随通介,浪说王尊乍佞贤。阅尽白衣转苍狗,冰输还作旧时圆。

()

何曾贞下起元来,不独怜君且自哀。未得一邱供啸傲,更无歧路可徘徊。

情知乱世身为患,谁向颓流首重回。惟有少时腾掷处,梦中突兀见南台。

()

已回春燕数鲥鱼,目断南云少尺书。可有园林成独往,倘缘花月得相于。

江湖无地栖饥凤,朝暮何年了众狙。说与闭门无己道,去年诗句太勤渠。

()

行李知君指奉天,别离情绪看霜颠。不妨玄德嗤田舍,却是泉明解醉眠。

人世本无回日驭,神山可有顺风船。玉台旧事何堪忆,梦断香销二十年。

()

江南一别今三载,书到樱花想未开。李白世人皆欲杀,陶潜吾驾固难回。

诗应有子传家学,事去无端感霸才。满眼瞻乌方靡止,可能安稳卧淞隈。

()

忠孝名家沈隐侯,分巡弭节向扬州。楹书庭训皆成宪,锦缆牙旗得上游。

一约共传支半壁,三年行见少全牛。未能出饯成邂逅,惟有离情逐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