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与白居易
白居易与元稹是当时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新乐府,结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他们并称为“元白”。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唱和,即使两人分处异地,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一次,元稹出使到东川,白居易与好友李建同游慈恩寺,席间想念元稹,就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而此时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写了一首《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后来两人都先后遭贬,分别被放置外地做官。于是他们经常联络,互相鼓励和慰藉。如白居易所说的那样,两人终其一生都是友情极其深厚的“文友诗敌”。白居易有诗写道: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与崔莺莺
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韦丛,娶韦氏之前曾与一女子颇有私情,此女便是崔莺莺。关于崔莺莺,描写较多的乃是元稹的《莺莺传》(又叫《会真记》),《莺莺传》则成为王实甫撰写《西厢记》的蓝本。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小职,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者(即后来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恋爱。崔莺莺才貌双全,而且家中富有,但毕竟没有权势,这与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离。根据唐代的举士制度,士之及第者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正式任命官职,所以元稹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再赴京应试。元稹自从赴京应试以后,以其文才卓着,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且与韦门子弟交游,从而得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未许配与人,于是意识到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绝好机会。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进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求官心切的元稹考虑到崔莺莺虽然才貌双全,但对他的仕途进取没有多大帮助,所以权衡得失,最后还是弃莺莺而娶了韦丛。也许是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崔莺莺的难以忘怀,所以很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
在《莺莺传》里,元稹开篇这样写道:“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张生游于蒲时,在军人骚乱抢掠中保护了寡母弱女的崔姓表亲,由此识得表妹崔莺莺。崔莺莺“垂鬟接黛,双脸销红”的美丽,“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俏丽让张生顿生爱慕。后来,在莺莺丫环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私会西厢下,成了云雨。自此之后,莺莺“朝隐而出,暮隐而人”,与张生私会。《莺莺传》里的张生其实就是元稹自己当年与崔莺莺的故事,张生为元稹自寓。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元稹还写了“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是他对其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除“君”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元稹与韦丛
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为人津津乐道,元稹曾经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就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从而作的。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方二十的韦丛下嫁给二十四岁的诗人元稹。这桩婚姻有很大的政治成分,当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是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相信他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儿许配给他,而元稹则是借这桩婚姻得到向上爬的机会,不过两人在婚后却是恩爱百般,感情非常好。以韦丛的家庭背景,下嫁给元稹对于当时的元稹来说就好像天女下凡一样。她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从元稹留下来几首那时期的诗来看,当时正是他不得志的时候,过着清贫的生活,韦丛从大富人家来到这个清贫之家,却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对于生活的贫瘠淡然处之。元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政治上晋升的途径,却没想到韦丛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体贴的娇妻。古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婚后元稹忙着科试,家中的家务全是韦丛一人包办,而婚前她是大户人家的千金、父亲疼爱的小女儿,韦丛的贤惠淑良可想而知,所以元稹在数年以后,总还是会忍不住想起与他共度清贫岁月的结发妻子韦丛。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此时的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韦丛营葬之时,元稹因自己身萦监察御史分务东台的事务,无法亲自前往,便事先写了一篇情词痛切的祭文,托人在韦丛灵前代读。但即便如此,到了下葬那天,元稹仍情不能已,于是又写了三首悼亡诗,这就是最负盛名的《三遣悲怀》(即《遣悲怀三首》)。元稹对妻子一直有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韦丛与他同苦七年,却在他即将飞黄腾达的时候离开了他,而元稹能做的只有祭奠亡故的爱妻,以及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思念。‘‘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的夫妻总是这样,尽管互相恩爱却因为物质条件的贫瘠而无法让心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韦丛因为几组情意绵绵的诗歌而永远留在了后世读者的心中。
元稹与薛涛
元稹和唐代才女薛涛的爱情故事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故事之一,虽然这场爱情是无疾而终,但正因为没有结果,反而更有“余味”。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制作的“薛涛笺”一直流传到至今。她才貌过人,不但聪慧工诗,而且富有政治头脑。虽然身为乐伎,但心比天高,十分鄙视那些贪官污吏,达官贵人。
唐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蜀中诗人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与元稹一见面,薛涛就被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两人议诗论政,情谊渐深。在薛涛的支持下,元稹参劾为富不仁的东川节度使严砺,由此得罪权贵,调离四川任职洛阳。从此两人劳燕分飞,关山永隔。
分别已不可避免,薛涛十分无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同样寄托着一份深情。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此经常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于是她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由于两人年龄悬殊过大,三十一岁的元稹正是男人的风华岁月,而薛涛即便风韵绰约,毕竟大了十一岁。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涛乐籍出身,相当于一个风尘女子,对元稹的仕途只有负作用,没有正能量。对于这些,薛涛也能想明白,并不后悔,很坦然,没有一般小女子那种一失恋便寻死觅活的做派。于是薛涛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
家族背景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义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为歧州参军,祖父元悱官至南顿县丞,父亲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
早年经历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城南,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职位为从8品。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初进宦海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十五岁的元稹以明两经擢第。唐代科举名目甚多,而报考最多的科目则为进士和明经两科。不过两科相比也有难易之分,进士科难,“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科“倍之,得第者使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唐代文人也更为看重进士科。元稹为尽快摆脱贫困,获取功名,选择投考的为相对容易的明经科,一战告捷。及第之初的元稹却一直无官,闲居于京城。但他没有终止勤奋学习。家庭藏书给他提供了博览群书的条件,京城的文化环境和他的广泛兴趣,陶冶了他的文化修养。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悉心读之,始大量作诗。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此时,正当驻军骚乱,蒲州不宁。元稹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乱定,与其家少女相爱。不久,元稹牵于功名,西归京城应制科试。
选婚高门
贞元十八年(802年)冬,元稹再次参加吏部试。次年春,中书判拔萃科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元稹出身中小地主,门第不高,只有入仕以后,才有结婚高门的资本,如今作了校书郎,这时,元稹正值风华正茂,才华横溢,自然就把终身大事提上了日程。据韩愈《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墓志铭》云:“选婿得今御史河南元稹。祺时始以选校书秘书省中”,元稹授校书郎后不久便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十月,岳父韦夏卿授东都洛阳留守,赴东都洛阳上任,由于韦丛是”谢公最小偏怜女”,割舍不下,于是元稹、韦丛夫妇一同侍从韦夏卿赴洛阳,元稹夫妇就住在东都洛阳履信坊韦宅。元稹次年初才返回京城,而依据元稹诗文韦从则久居洛阳,这一阶段元稹因家事多次往返于京城与洛阳。
一贬江陵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四月,元稹和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白同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授左拾遗。元稹一到职立刻接二连三地上疏献表,先论“教本”(重视给皇子选择保傅),再论“谏职”、“迁庙”,一直论到西北边事这样的大政,同时旗帜鲜明地支持裴度(时任监察御史)对朝中权幸的抨击,从而引起了宪宗的注意,很快受到召见。元稹奉职勤恳,本应受到鼓励,可是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九月贬为河南县尉。白居易罢校书郎,亦出为县尉。此时,母亲去世,元稹悲痛不已,在家守孝三年。此后,三十一岁的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元和四年春(809年),奉命出使剑南东川。初登官场,意气风发,一心为民,报效国家,遂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崇高赞誉。白居易更是作诗赠他“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申”。这一举动触犯了朝中旧官僚阶层及藩镇集团的利益,很快他们就找了机会将元稹外遣——分务东台。东台就是东都洛阳的御史台,用意在于将他排挤闲置。即便遭受到这样的打压,元稹仍然坚持为官之初的原则,秉公执法。同年,正值仕途受挫时,其娴熟聪慧的妻子韦丛盛年而逝,韦丛之死,对元稹打击很大,使他常常夜不能寐。由于难遣伤痛,元稹写下了有名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
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开国重臣房玄龄之后)不法事,被召回罚俸。途经华州敷水驿便宿于驿馆上厅,恰逢宦官仇士良、刘士元等人在此,也要争住在上厅,元稹据理力争,却遭到仇士良的漫骂,刘士元更是上前用马鞭抽打元稹,打得他鲜血直流,最终被赶出了上厅。后来唐宪宗便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
二贬通州
元稹因才华出众、性格豪爽不为朝廷所容,流放荆蛮近十年。随即白居易也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虽然通州、江州天远地隔,可两人来往赠答,计所做诗,有自三十韵、五十韵直至百韵者。江南人士,驿舍道途讽诵,一直流传至宫中,里巷之人互相传诵,致使市上纸贵。由诗中可知其流离放逐之心境,无不凄惋。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一度奉诏回朝,以为起用有望。途经蓝桥驿曾题诗留赠命运相似的友人刘禹锡、柳宗元。抵京后,与白居易诗酒唱和,意气风发。元稹收集诗友作品,拟编为《元白还往诗集》,但书稿未成,却突然与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被放逐远州。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马。流落“哭鸟昼飞人少见,怅魂夜啸虎行多”(《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的通州,他“垂死老病”,患上疟疾,几乎死去。曾赴山南西道兴元府求医。潦倒困苦中,诗人只能以诗述怀,以友情相互慰藉。在通州完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和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
三贬同州
随着平淮西后的大赦和元稹知己旧识崔群、李夷简、裴度相继为相,逐渐改变了他在政治上长期受压抑的处境。元稹于元和十三年(818年)已代理通州刺史,岁末,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冬(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宰相令狐楚对其诗文深为赞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及位后,因宰相段文昌之荐,元真授祠部郎中、知制诰。唐穆宗为太子时已喜爱元稹诗歌,此时特别器重于他,经常召见,语及兵赋及西北边事,令其筹画。数月后,被擢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与已在翰林院的李德裕、李绅俱以学识才艺闻名,时称“三俊”(《旧唐书·李绅传》)。在迅速升迁的同时,元稹陷入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与李宗闵的积怨爆发,埋下党争的种子。不久,由于误会等原因,裴度弹劾元稹结交魏宏简,元稹被罢承旨学士,官工部侍郎。次年春,元稹、裴度先后为相。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斗争中,元稹积极平息骚乱,拟用反间计平叛。可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派人阴谋诬告元稹谋刺裴度,后虽查清真相,但元、裴被同时罢相。元稹出为同州刺史。
长庆三年(823年),他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唐敬宗宝力元年(825年),元稹命所属七州筑陂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浙东的六年,元稹颇有政绩,深得百姓拥戴。
四贬武昌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时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正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代。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唐代。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粉坏梅辞萼,红含杏缀珠。薅馀秧渐长,烧后葑犹枯。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驯鸥眠浅濑,惊雉迸平芜。水静王馀见,山空谢豹呼。燕狂捎蛱蝶,螟挂集蒲卢。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赪糊。禹庙才离郭,陈庄恰半途。石帆何峭峣,龙瑞本萦纡。穴为探符坼,潭因失箭刳。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鳖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荣光飘殿阁,虚籁合笙竽。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冈蹋翻星纪,章飞动帝枢。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骑吏裙皆紫,科车幰尽朱。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吴。雾喷雷公怒,烟扬灶鬼趋。投壶怜玉女,噀饭笑麻姑。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掌里承来露,柈中钓得鲈。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鼓鼙催暝色,簪组缚微躯。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唐代。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离思五首。唐代。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得乐天书。唐代。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连昌宫词。唐代。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遣悲怀三首·其三。唐代。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三首·其一。唐代。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一作:画箧)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三首·其二。唐代。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一作:身后事)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岳阳楼。唐代。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代。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一七令·茶。唐代。元稹。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寄赠薛涛。唐代。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田家词。唐代。元稹。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织妇词。唐代。元稹。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别李三。唐代。元稹。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思归乐。唐代。元稹。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陨星。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酬刘猛见送。唐代。元稹。 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养鸟恶羽翮,剪翮不待高。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伊余狷然质,谬入多士朝。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愚狂偶似直,静僻非敢骄。一为毫发忤,十载山川遥。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六尺安敢主,方寸由自调。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燋。虽无二物姿,庶欲效一毫。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持此慰远道,此之为旧交。
泛江玩月十二韵。唐代。元稹。 楚塞分形势,羊公压大邦。因依多士子,参画尽敦厖。岳璧闲相对,荀龙自有双。共将船载酒,同泛月临江。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委波添净练,洞照灭凝釭.阗咽沙头市,玲珑竹岸窗。巴童唱巫峡,海客话神泷。已困连飞盏,犹催未倒缸。饮荒情烂熳,风棹乐峥摐。胜事他年忆,愁心此夜降。知君皆逸韵,须为应莛撞。
遣兴十首。唐代。元稹。 始见梨花房,坐对梨花白。行看梨叶青,已复梨叶赤。严霜九月半,危蒂几时客。况有高高原,秋风四来迫。莫厌夏日长,莫愁冬日短。欲识短复长,君看寒又暖。城中百万家,冤哀杂丝管。草没奉诚园,轩车昔曾满。孤竹迸荒园,误与蓬麻列。久拥萧萧风,空长高高节。严霜荡群秽,蓬断麻亦折。独立转亭亭,心期凤凰别。艳艳翦红英,团团削翠茎。托根在褊浅,因依泥滓生。中有合欢蕊,池枯难遽呈。凉宵露华重,低徊当月明。晚荷犹展卷,早蝉遽萧嘹。露叶行已重,况乃江风摇。炎夏火再伏,清商暗回飙。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买马买锯牙,买犊买破车。养禽当养鹘,种树先种花。人生负俊健,天意与光华。莫学蚯蚓辈,食泥近土涯。爱直莫爱夸,爱疾莫爱斜。爱谟莫爱诈,爱施莫爱奢。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用人如用己,理国如理家。z8々刀刃光,弯弯弓面张。入水斩犀兕,上山椎虎狼。里中无老少,唤作癫儿郎。一日风云会,横行归故乡。团团规内星,未必明如月。托迹近北辰,周天无沦没。老人在南极,地远光不发。见则寿圣明,愿照高高阙。河清谅嘉瑞,吾帝真圣人。时哉不我梦,此时为废民。光阴本跳踯,功业劳苦辛。一到江陵郡,三年成去尘。
虫豸诗。蟆子(三首)。唐代。元稹。 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则无。毫端生羽翼,针喙噆肌肤。暗毒应难免,羸形日渐枯。将身远相就,不敢恨非辜。晦景权藏毒,明时敢噬人。不劳生诟怒,只足助酸辛。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天方刍狗我,甘与尔相亲。有口深堪异,趋时讵可量。谁令通鼻息,何故辨馨香。沉水来沧海,崇兰泛露光。那能枉焚爇,尔众我微茫。
野节鞭。唐代。元稹。 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骐骥。紧綛野节鞭,本用鞭赑屃。使君鞭甚长,使君马亦利。司马并马行,司马马憔悴。短鞭不可施,疾步无由致。使君驻马言,愿以长鞭遗。此遗不寻常,此鞭不容易。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青蛇坼生石,不刺山阿地。乌龟旋眼斑,不染江头泪。长看雷雨痕,未忍驽骀试。持用换所持,无令等闲弃。答云君何奇,赠我君所贵。我用亦不凡,终身保明义。誓以鞭奸顽,不以鞭蹇踬。指撝狡兔踪,决挞怪龙睡。惜令寸寸折,节节不虚坠。因作换鞭诗,诗成谓同志。而我得闻之,笑君年少意。安用换长鞭,鞭长亦奚为。我有鞭尺馀,泥抛风雨渍。不拟闲赠行,唯将烂夸醉。春来信马头,款缓花前辔。愿我迟似挛,饶君疾如翅。
闲二首。唐代。元稹。 晻澹洲烟白,篱筛日脚红。江喧过云雨,船泊打头风。艇子收鱼市,鸦儿噪荻丛。不堪堤上立,满眼是蚊虫。青衫经夏黕,白发望乡稠。雨冷新秋簟,星稀欲曙楼。连鸿尽南去,双鲤本东流。北信无人寄,蝉声满树头。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依次重用本韵)。唐代。元稹。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送王十一南行。唐代。元稹。 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
哭女樊四十韵(虢州长史时作)。唐代。元稹。 逝者何由见,中人未达情。马无生角望,猿有断肠鸣。去伴投遐徼,来随梦险程。四年巴养育,万里硖回萦。病是他乡染,魂应远处惊。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母约看宁辨,余慵疗不精。欲寻方次第,俄值疾充盈。灯火徒相守,香花只浪擎。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魄散云将尽,形全玉尚莹。空垂两行血,深送一枝琼。秘祝休巫觋,安眠放使令。旧衣和箧施,残药满瓯倾。乳媪闲于社,医僧婗似酲。悯渠身觉剩,讶佛力难争。骑竹痴犹子,牵车小外甥。等长迷过影,遥戏误啼声。涴纸伤馀画,扶床念试行。独留呵面镜,谁弄倚墙筝。忆昨工言语,怜初妙长成。撩风妒鹦舌,凌露触兰英。翠凤舆真女,红蕖捧化生。只忧嫌五浊,终恐向三清。宿恶诸荤味,悬知众物名。环从枯树得,经认宝函盛。愠怒偏憎数,分张雅爱平。最怜贪栗妹,频救懒书兄。为占娇饶分,良多眷恋诚。别常回面泣,归定出门迎。解怪还家晚,长将远信呈。说人偷罪过,要我抱纵横。腾蹋游江舫,攀缘看乐棚。和蛮歌字拗,学妓舞腰轻。迢递离荒服,提携到近京。未容夸伎俩,唯恨枉聪明。往绪心千结,新丝鬓百茎。暗窗风报晓,秋幌雨闻更。败槿萧疏馆,衰杨破坏城。此中临老泪,仍自哭孩婴。
周先生。唐代。元稹。 寥寥空山岑,冷冷风松林。流月垂鳞光,悬泉扬高音。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梦井。唐代。元稹。 梦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登高意枯渴,愿见深泉冷。裴回绕井顾,自照泉中影。沉浮落井瓶,井上无悬绠。念此瓶欲沉,荒忙为求请。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还来绕井哭,哭声通复哽。哽噎梦忽惊,觉来房舍静。灯焰碧胧胧,泪光疑冏冏。钟声夜方半,坐卧心难整。忽忆咸阳原,荒田万馀顷。土厚圹亦深,埋魂在深埂。埂深安可越,魂通有时逞。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憬。感此涕汍澜,汍澜涕沾领。所伤觉梦间,便觉死生境。岂无同穴期,生期谅绵永。又恐前后魂,安能两知省。寻环意无极,坐见天将昞.吟此梦井诗,春朝好光景。
秋相望。唐代。元稹。 檐月惊残梦,浮凉满夏衾。蟏蛸低户网,萤火度墙阴。炉暗灯光短,床空帐影深。此时相望久,高树忆横岑。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唐代。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光武休言战,唐尧念睦姻。琳琅铺柱础,葛藟茂河漘.尚齿惇耆艾,搜材拔积薪。裴王持藻镜,姚宋斡陶钧。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名卿唯讲德,命士耻忧贫。杞梓无遗用,刍荛不忘询。悬金收逸骥,鼓瑟荐嘉宾。羽翼皆随凤,圭璋肯杂珉。班行容济济,文质道彬彬。百度依皇极,千门辟紫宸。措刑非苟简,稽古蹈因循。书谬偏求伏,诗亡远听申。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海外恩方洽,寰中教不泯。儒林精阃奥,流品重清淳。天净三光丽,时和四序均。卑官休力役,蠲赋免艰辛。蛮貊同车轨,乡原尽里仁。帝途高荡荡,风俗厚誾誾.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戍烟生不见,村竖老犹纯。耒耜勤千亩,牲牢奉六禋。南郊礼天地,东野辟原匀。校猎求初吉,先农卜上寅。万方来合杂,五色瑞轮囷。池籞呈朱雁,坛场得白麟。酹金光照耀,奠璧彩璘玢。掉荡云门发,蹁跹鹭羽振。集灵撞玉磬,和鼓奏金錞.建簴崇牙盛,衔钟兽目嗔。总干形屹崒,戛敔背嶙峋。文物千官会,夷音九部陈。鱼龙华外戏,歌舞洛中嫔。佳节修酺礼,非时宴侍臣。梨园明月夜,花萼艳阳晨。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乐章轻鲍照,碑板笑颜竣。泰狱陪封禅,汾阴颂鬼神。星移逐西顾,风暖助东巡。浴德留汤谷,蒐畋过渭滨。沸天雷殷殷,匝地毂辚辚。沃土心逾炽,豪家礼渐湮。老农羞荷锸,贪贾学垂绅。曲艺争工巧,雕机变组紃.青凫连不解,红粟朽相因。山泽长孳货,梯航竞献珍。翠毛开越巂,龙眼弊瓯闽。玉馔薪燃蜡,椒房烛用银。铜山供横赐,金屋贮宜颦。班女恩移赵,思王赋感甄。辉光随顾步,生死属摇唇。世族功勋久,王姬宠爱亲。街衢连甲第,冠盖拥朱轮。大道垂珠箔,当垆踏锦茵。轩车隘南陌,钟磬满西邻。出入张公子,骄奢石季伦。鸡场潜介羽,马埒并扬尘。韬袖夸狐腋,弓弦尚鹿fc.紫绦牵白犬,绣bi被花駰。箭倒南山虎,鹰擒东郭su.翻身迎过雁,劈肘取回鹑。竟蓄朱公产,争藏邴氏缗。桥桃矜马鹜,倚顿数牛犉。齑斗冬中韭,羹怜远处莼。万钱才下箸,五酘未称醇。曲水闲销日,倡楼醉度旬。探丸依郭解,投辖伴陈遵。共谓长之泰,那知遽构屯。奸心兴桀黠,凶丑比顽嚚。斗柄侵妖彗,天泉化逆鳞。背恩欺乃祖,连祸及吾民。猰貐当前路,鲸鲵得要津。王师才业业,暴卒已sJ々。杂虏同谋夏,宗周暂去豳。陵园深暮景,霜露下秋旻.凤阙悲巢鵩,鹓行乱野麏。华林荒茂草,寒竹碎贞筠。村落空垣坏,城隍旧井堙。破船沉古渡,战鬼聚阴磷。振臂谁相应,攒眉独不伸。毁容怀赤绂,混迹戴黄巾。木梗随波荡,桃源斅隐沦。弟兄书信断,鸥鹭往来驯。忽遇山光澈,遥瞻海气真。秘图推废主,后圣合经纶。野杏浑休植,幽兰不复纫。但惊心愤愤,谁恋水粼粼。尽室杂深洞,轻桡荡小fq.殷勤题白石,怅望出青蘋.梦寐平生在,经过处所新。阮郎迷里巷,辽鹤记城闉。虚过休明代,旋为朽病身。劳生常矻矻,语旧苦谆谆。晚岁多衰柳,先秋愧大椿。眼前年少客,无复昔时人。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校书郎时作)。唐代。元稹。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唐代。元稹。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忆云之。唐代。元稹。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泛若逐水萍,居为附松茑。流浪随所之,萦纡牵所绕。百龄颇跼促,况复迷寿夭。芟发君已衰,冠岁予非小。娱乐不及时,暮年壮心少。感此幽念绵,遂为长悄悄。中庭草木春,历乱递相扰。奇树花冥冥,竹竿凤褭褭。幽芳被兰径,安得寄天杪。万里潇湘魂,夜夜南枝鸟。
春月。唐代。元稹。 春月虽至明,终有霭霭光。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带霜。纤粉澹虚壁,轻烟笼半床。分晖间林影,馀照上虹梁。病久尘事隔,夜闲清兴长。拥抱颠倒领,步屣东西厢。风柳结柔援,露梅飘暗香。雪含樱绽蕊,珠蹙桃缀房。杳杳有馀思,行行安可忘。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南有居士俨,默坐调心王。款关一问讯,为我披衣裳。延我入深竹,暖我于小堂。视身琉璃莹,谕指芭蕉黄。复有比丘溢,早传龙树方。口中秘丹诀,肘后悬青囊。锡杖虽独振,刀圭期共尝。未知仙近远,已觉神轻翔。夜久魂耿耿,月明露苍苍。悲哉沉眠士,宁见兹夕良。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唐代。元稹。 病与穷阴退,春从血气生。寒肤渐舒展,阳脉乍虚盈。就日临阶坐,扶床履地行。问人知面瘦,祝鸟愿身轻。风暖牵诗兴,时新变卖声。饥馋看药忌,闲闷点书名。旧雪依深竹,微和动早萌。推迁悲往事,疏数辨交情。琴待嵇中散,杯思阮步兵。世间除却病,何者不营营。
月临花(临檎花)。唐代。元稹。 临风飏飏花,透影胧胧月。巫峡隔波云,姑峰漏霞雪。镜匀娇面粉,灯泛高笼缬。夜久清露多,啼珠坠还结。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用本韵)。唐代。元稹。 顿愈关风疾,因吟口号诗。文章纷似绣,珠玉布如棋。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命童寒色倦,抚稚晚啼饥。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颇多野趣…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唐代。元稹。 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各携红粉伎,俱伴紫垣人。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柳条黄大带,茭葑绿文茵。雪尽才通屐,汀寒未有蘋.向阳偏晒羽,依岸小游鳞。浦屿崎岖到,林园次第巡。墨池怜嗜学,丹井羡登真。雅叹游方盛,聊非意所亲。白头辞北阙,沧海是东邻。问俗烦江界,蒐畋想渭津。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三刀连地轴,一苇碍车轮。尚阻青天雾,空瞻白玉尘。龙因雕字识,犬为送书驯。胜事无穷境,流年有限身。懒将闲气力,争斗野塘春。
忆杨十二。唐代。元稹。 杨子爱言诗,春天好咏时。恋花从马滞,联句放杯迟。日映含烟竹,风牵卧柳丝。南山更多兴,须作白云期。
东台去。唐代。元稹。 陶君喜不遇,予每为君言。今日东台去,澄心在陆浑。旋抽随日俸,并买近山园。千万崔兼白,殷勤承主恩。
酬胡三凭人问牡丹。唐代。元稹。 窃见胡三问牡丹,为言依旧满西栏。花时何处偏相忆,寥落衰红雨后看。
哭吕衡州六首。唐代。元稹。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馀。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雕鹗生难敌,沉檀死更香。儿童喧巷市,羸老哭碑堂。雁起沙汀暗,云连海气黄。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唐代。元稹。 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逾旬便隔生。会拟一来身塔下,无因共绕寺廊行。紫毫飞札看犹湿,黄字新诗和未成。纵使得如羊叔子,不闻兼记旧交情。
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唐代。元稹。 白发故人少,相逢意弥远。往事共销沉,前期各衰晚。昨来遇弥苦,已复云离巘.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知心岂忘鲍,咏怀难和阮。壮志日萧条,那能竞朝幰。
玉泉道中作。唐代。元稹。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夏阳亭临望,寄河阳侍御尧。唐代。元稹。 望远音书绝,临川意绪长。殷勤眼前水,千里到河阳。
夜雨。唐代。元稹。 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
八月六日与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韦戴同游碧涧寺…平声韵。唐代。元稹。 空阔长江碍铁围,高低行树倚岩扉。穿廊玉涧喷红旭,踊塔金轮拆翠微。草引风轻驯虎睡,洞驱云入毒龙归。他生莫忘灵山别,满壁人名后会稀。
酬孝甫见赠十首(各酬本意,次用旧韵)。唐代。元稹。 宋玉秋来续楚词,阴铿官漫足闲诗。亲情书札相安慰,多道萧何作判司。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枭卢。野诗良辅偏怜假,长借金鞍迓酒胡。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雉尾扇开朝日出,柘黄衫对碧霄垂。一自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书囊。近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罗杂豆黄。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元在有无间。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掩大荒。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每识闲人如未识,与君相识更相怜。经旬不解来过宿,忍见空床夜夜眠。开坼新诗展大璆,明珠炫转玉音浮。酬君十首三更坐,减却常时半夜愁。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赠诗十四韵。唐代。元稹。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炉。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黄霸乘轺入,王尊叱驭趋。万人东道送,六纛北风驱。栈阁才倾盖,关门已合繻.贯鱼行逦迤,交马语踟蹰。去速熊罴兆,来驰虎豹夫。昔怜三易地,今讶两分途。别路环山雪,离章运寸珠。锋铓断犀兕,波浪没蓬壶。区宇声虽动,淮河孽未诛。将军遥策画,师氏密訏谟。汉上坛仍筑,褒西阵再图。公方先二虏,何暇进愚儒。
花栽二首(一作买花栽)。唐代。元稹。 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欲知北客居南意,看取南花北地来。南花北地种应难,且向船中尽日看。纵使将来眼前死,犹胜抛掷在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