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姚合晚年编了本唐人诗集,取名为《极玄集》,选的是王维、祖咏、李端、耿湋、卢纶、司空曙、钱起、郎士元、畅当、韩翃、皇甫曾、李嘉祐、皇甫冉、朱放、严维、刘长卿、灵一、法振、皎然、清江、戴叔纶,共计21人,近百首诗,且在自序中说:“此皆诗家射雕手也/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庶免后来之非”云云,既无李/杜/元/白,也无孟/韩/刘/柳,可见在姚合眼里,“李/杜/元/白/孟/韩/刘/柳”等落选者是不够“极玄”标准的。
“玄”这个字,本义为深奥、神妙,源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语。观姚合所选人,确也大都持澹泊人生态度;所选诗,说“玄”虽牵强些,但也几无脾气,淡之如水。从这个集子的遴选主张,我们似乎瞥见了些许姚合的人生观与诗歌观, 《唐才子传》评他“皆平淡之气”,就诗而言,是有道理的。但在仕途上,事实却很难理解为澹泊,虽说他在作品中反复表露着自己从未全心全意地为官,且满脑子是闲居山林、耕钓退隐思想,但他又能一直做到从三品的秘书监,恐非偶然。
姚合与贾岛同岁,也生于大历十四年(779年)。《唐才子传》说他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这个认定是错的。清末罗振玉在《李公夫人吴兴姚氏墓志跋》中经考证得出,“算”为元景子,“閈”为元景孙,“合”为元景曾孙。可知姚合的曾祖父是姚元景,历任朝散大夫/行司农寺丞/宗正少卿;其祖父是姚算,历任鄢陵县令/汝州司马;其父是姚閈,历任相州-临河县令/赠太子右庶子。墓志上所记的吴兴,就是今天的浙江/湖州,也该是姚合的籍贯。
38岁前,姚合究竟落过多少次第,不知道。他曾写过一首《下第》诗,表述的是自己无颜回乡见父老邻里的羞窘心理----“枉为乡里举、射鹄艺浑疏、归路羞人问、春城赁舍居、闭门辞杂客、开箧读生书、以此投知己、还因胜自余”。元和十一年(816年)他终于及第,恐也得自于时任主考官、后又很快升任为宰相的李逢吉的照顾。姚合及第后曾给内兄郭冏写有一诗,其中便有“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的句子,可看出那时他曾被李逢吉收作过门生,阅卷时给个高分就很自然了。但姚合似乎没有料到自己还能中第,以至于惊讶远远要胜于高兴,正所谓“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也。
进士及第大约两年后,姚合被授予正九品下阶的陕西/武功县主簿,也就是说,姚合的仕途生涯,是从四十岁才开始的。主簿这个官,乃文职,主要负责记录本县日常所发生的大事以及县署各类文书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县志”便是由历代主簿记录整理后传下来的,中国的地方史,多亏有这些默默作记录的主簿,虽是最底层的小官吏,贡献却通过日积月累显现出重大价值。当然,一个县,大事是不可能天天有的,所以主簿相对还是很闲,有的是时间写自己的诗、喝自己的酒、养自己的花、种自己的小菜园……也大可以东走走西逛逛,只要不出县境。唐代的州县官员,若不因公事而去了别的县,则被视为“私出界”,即使是刺史、县令,也要受到“杖一百”的惩罚。
姚合从一开始做官,就表现得三心二意,且抱着隐居的态度。在《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的诗里,他第一首的第一句便现出“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的思想;第二首里则又说“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第九首则曰“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第十七首则曰“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连工资都懒得没月去领了);第二十二首则曰“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第三首我以为则是他这组诗的代表,也充分表露了他四十岁时的闲逸人生观----
微官如马足,只是在泥尘。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刚一为官,就心存退隐,这样的人也真不多见。所以闻一多先生说他是在“小廨署里…做一种阴黯情调的五言律诗”,不像白居易那样“在改良社会的大纛下…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但我以为,这仅仅是诗而已,姚合真正的人生历程,与诗却是不同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官运吧!
在武功县,姚合整整呆了三年,所谓“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秩满后暂时卸了任。在《罢武功县将入城》二诗中,他那无官一身轻的欣喜跃然纸上,不知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真不愿意做事,因为没多久,他就又到了魏博节度使幕府中做随军从事。那时的魏博节度使是田弘正,身上的头衔及爵号很多,诸如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中书令/上柱国/沂国公等,从姚合所写的《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一诗中可知,他到魏博节度使幕府,是受田弘正之邀。田弘正虽也写诗,但还不能算诗人,毕竟挂着节度使的官衔,主业是领军守土,平定叛乱。与一帮军人为伍日子,姚合在诗中表现的仍然是三心二意----“每日寻兵籍/经年别酒徒/眼疼长不校/肺病且还无/僮仆惊衣窄/亲情觉语粗/几时得归去/依旧作山夫”……田弘正在魏博节度使任上蘸了还没一年的糖堆儿,就换成了一个叫李愬的;李愬也还是不足一年,就又换成了田布,田布依旧不足一年,反被手下的牙将史宪诚夺了帅印。而我们的姚诗人呢,朝廷看那里太乱,就把他调到富平县做从九品上阶的县尉去了。不久后,再调他到京城直辖的万年县任从八品下阶的县尉。
大约在48岁时,姚合被调回长安,任正八品上阶的监察御史。50岁时再升任从七品上阶的侍御史。52岁任从六品上阶的户部员外郎。53岁时则调出京城,任正四品上阶的金州刺史。54至55岁再回长安,任从五品上阶的刑部朗中与户部郎中。56岁时则调出京城,赴浙江任从三品的杭州刺史。三年后,三回长安,任正四品下阶的右谏议大夫。又一年,兼给事中。又一年,转正四品的陕虢观察使。他62岁时所任的最后一个官职则是从三品的秘书监。看他的仕官史,虽开始于四十岁以后,但走得很稳,差不多平均两年就升迁一次,且从未遭过贬,这其中一定是有秘诀的。
查他所结交的五品以上朝廷大员,有崔附马、李太尉(李德裕)、杨尚书(杨巨源)、郑尚书(郑余庆)、裴宰相(裴度)、令狐宰相(令狐楚)、田中书令(田弘正)、白少傅、(白居易)、刘郎中(刘禹锡)、韩祭酒(韩愈)、张司业(张籍)……这些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还有更多方方面面的官员,至少在其诗中便可看出与他有往来。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揣测,姚合或许脾气不错,也不有意树敌,更不冒进。《全唐文》载李商隐所写的《与陶进士书》中曾记录,当年李商隐任弘农县尉,得罪了上司孙简(时任陕虢观察使),便想辞官一走了之;正巧姚合接替了孙简,听说此事后,就立刻又把李商隐叫了回来,可见他的厚道(或许也掺杂了对李商隐诗文才华的好感罢)。
姚合诗,确以五律见长。晚唐时的张为在《诗人主客图》里也第一次将“姚/贾”并称,把他与贾岛捏在一起,归入“清奇雅正”的诗格中。宋人刘克庄也说姚合的诗,得了杜甫的“清雅”;赵紫芝还将姚/贾两人的诗,合编了一册《二妙集》。而元人辛文房则从姚合的诗中看出“有达人之大观”,也不是虚言。我是很喜欢姚合诗的,也觉得他与贾岛还是有很大不同,至少他的写作“不使劲/不雕刻/无怨气/也不苦”,读了让人松心。是啊,其实谁在人间都有自己的苦处,总挂在嘴边叫人听,也不舒服,所以姚合很明白要自己“找乐”,正所谓“天下谁无病/人间乐是禅”(见姚合《寄默然上人》诗)。
他拿写诗,我以为多半是当玩儿,在自然中找找感觉,在词语里玩玩智巧;做官之余,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此心态写来,当然也就达观。看五律,我觉得最要紧也最过瘾的,是看“颔/颈”两联,姚合写的很好看,我在下面列几句,喜欢的人可以用书法写下来当对联挂在屋里,是最好的应用----
“世上诗难得/林中酒更高”;“家山去城远/日月在船多”
“纵马唯提酒/防身不要兵”;“过来心已悟/未到行弥精”
“书多笔渐重/睡少枕常新”;“爱山闲卧久/在世此心稀”
“秋卷多为好/时名屈更肥”;“山静云初白/枝高果渐稀”
“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林下期同去/人间共是劳”
“海上归难遂/人间事尽虚”;“看月嫌松密/垂纶爱水深”
“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逢酒嫌杯浅/寻书怕字稠”
“诗情生酒里/心事在山边”;“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姚合卒于秘书监的任上,死后朝廷又追赠他为礼部尚书。他的弟子诗僧方干写了一首《哭姚监》的七律,引于后,算是对其一生的评价吧----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入室几人成弟子,为儒是处哭先生。家无谏草逢明代,国有遗篇续正声。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湿铭旌。
穷边词二首。唐代。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秋夜月中登天坛。唐代。姚合。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
庄居野行。唐代。姚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闲居。唐代。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春日早朝寄刘起居。唐代。姚合。 九衢寒雾敛,双阙曙光分。彩仗迎春日,香烟接瑞雪。珮声清漏间,天语侍臣闻。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送别友人(一作别友人山居)。唐代。姚合。 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唐代。姚合。 石桥寺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林外猿声连院磬,月中潮色到禅床。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师性亦忘。九陌相逢千里别,青山重叠树苍苍。
送盛秀才赴举。唐代。姚合。 重重吴越浙江潮,刺史何门始得消。五字州人唯有此,四邻风景合相饶。橘村篱落香潜度,竹寺虚空翠自飘。君去九衢须说我,病成疏懒懒趋朝。
寄主客张郎中。唐代。姚合。 年长方慕道,金丹事参差。故园归未得,秋风思难持。蹇拙公府弃,朴静高人知。以我齐杖屦,昏旭讵相离。吟诗红叶寺,对酒黄菊篱。所赏未及毕,后游良有期。粲粲华省步,屑屑旅客姿。未同山中去,固当殊路岐。
寄贾岛。唐代。姚合。 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篱。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草色无穷处,虫声少尽时。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寄无可上人。唐代。姚合。 十二门中寺,诗僧寺独幽。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见世虑皆尽,来生事更修。终须执瓶钵,相逐入牛头。
送雍陶及第归觐。唐代。姚合。 献亲冬集书,比橘复何如。此去关山远,相思笑语疏。路寻丹壑断,人近白云居。幽石题名处,凭君亦记余。
送卢二弟茂才罢举游洛谒新相。唐代。姚合。 踏碎作赋笔,驱车出上京。离筵俯岐路,四坐半公卿。守命贫难掷,忧身梦数惊。今朝赴知己,休咏苦辛行。
寄白阁默然。唐代。姚合。 白阁峰头雪,城中望亦寒。高僧多默坐,清夜到明看。世上无诸苦,林间只一餐。尝闻南北教,所得比师难。
赠卢沙弥小师。唐代。姚合。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郡中书事寄默然上人。唐代。姚合。 郡中饶野兴,过客亦淹留。看月江楼晓,寻山石径秋。意归何处老,谁免此生愁。长爱东林子,安禅百事休。
寄崔之仁山人。唐代。姚合。 百门坡上住,石屋两三间。日月难教老,妻儿乞与闲。仙经拣客问,药债煮金还。何计能相访,终身得在山。
寄紫阁隐者。唐代。姚合。 自闻憔客说,无计得相寻。几世传高卧,全家在一林。养情书览苦,采药路多深。愿得为邻里,谁能说此心。
寄孙路秀才。唐代。姚合。 幽居邻里少,江际复山阿。潮去蝉声出,天晴鹤语多。老人能步蹇,才子奈贫何。曾见春官语,年来虚甲科。
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唐代。姚合。 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深。入户风泉声沥沥,当轩云岫影沉沉。残云带雨轻飘雪,嫩柳含烟小绽金。虽有眼前诗酒兴,邀游争得称闲心。
山中寄友人。唐代。姚合。 路岐何渺邈,在客易蹉跎。却是去家远,因循住日多。几看春草绿,又见塞鸿过。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
送费骧。唐代。姚合。 兄寒弟亦饥,力学少闲时。何路免为客,无门卖得诗。几人携酒送,独我入山迟。少小同居止,今朝始别离。
寄主客刘郎中。唐代。姚合。 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仰德多时方会面,拜兄何暇更论年。嵩山晴色来城里,洛水寒光出岸边。清景早朝吟丽思,题诗应费益州笺。
寄山中友人。唐代。姚合。 昨秋今复春,役役是非身。海上无归路,城中作老人。流年何处在,白日每朝新。闻有长生术,将求未有因。
寄裴起居。唐代。姚合。 千官晓立炉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
书怀寄友人。唐代。姚合。 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宫。举世劳为适,开门事不穷。年来复几日,蝉去又鸣鸿。衰疾谁人问,闲情与酒通。四邻寒稍静,九陌夜方空。知老何山是,思归愚谷中。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唐代。姚合。 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同游山水穷,狂饮飞大觥。起坐不相离,有若亲弟兄。中外无亲疏,所算在其情。久客贵优饶,一醉旧疾平。家远归思切,风雨甚亦行。到兹恋仁贤,淹滞一月程。新诗忽见示,气逸言纵横。缠绵意千里,骚雅文发明。永昼吟不休,咽喉干无声。羁贫重金玉,今日金玉轻。
寄马戴。唐代。姚合。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寄不疑上人。唐代。姚合。 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随缘嫌寺著,见性觉经繁。所叹身将老,始闻师一言。尘沙千万劫,劫尽佛长存。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唐代。姚合。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唐代。姚合。 西亭秋望好,宁要更垂帘。夫子墙还峻,酂侯宅过谦。微风红叶下,新雨绿苔黏。窗外松初长,栏中药旋添。海图装玉轴,书目记牙签。竹色晴连地,山光远入檐。酒浓杯稍重,诗冷语多尖。属和才虽浅,题高免客嫌。
种苇。唐代。姚合。 欲种数茎苇,出门来往频。近陂收本土,选地问幽人。静看唯思长,初移未觉匀。坐中寻竹客,将去更逡巡。
闻魏州破贼。唐代。姚合。 生灵苏息到元和,上将功成自执戈。烟雾扫开尊北岳,蛟龙斩断净南河。旗回海眼军容壮,兵合天心杀气多。从此四方无一事,朝朝雨露是恩波。
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唐代。姚合。 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和刘禹锡主客冬初拜表怀上都故人。唐代。姚合。 九陌喧喧骑吏催,百官拜表禁城开。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玉佩声微班始定,金函光动按初来。此时共想朝天客,谢食方从阁里回。
答窦知言。唐代。姚合。 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陕城城西边,逢子亦且奔。所趋事一心,相见如弟昆。我惨得子舒,我寒得子温。同行十日程,僮仆性亦敦。到京人事多,日无闲精魂。念子珍重我,吐辞发蒙昏。反复千万意,一百六十言。格高思清冷,山低济浑浑。尝闻朋友惠,赠言始为恩。金玉日消费,好句长存存。倒篚别收贮,不与俗士论。每当清夜吟,使我如哀猿。
寄周十七起居。唐代。姚合。 冬冬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唐代。姚合。 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惊飙坠邻果,暴雨落江鱼。贵寺虽同秩,闲曹只管书。朝朝廊下食,相庇在肴菹。
和裴令公游南庄忆白二十、韦七二宾客。唐代。姚合。 四郊初雨歇,高树滴犹残。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宽。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斗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樽前多野客,膝下尽郎官。劚石通泉脉,移松出药栏。关东分务重,天下似公难。半醉思韦白,题诗染彩翰。
赠张籍太祝。唐代。姚合。 绝妙江南曲,凄凉怨女诗。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飞动应由格,功夫过却奇。麟台添集卷,乐府换歌词。李白应先拜,刘祯必自疑。贫须君子救,病合国家医。野客开山借,邻僧与米炊。甘贫辞聘币,依选受官资。多见愁连晓,稀闻债尽时。圣朝文物盛,太祝独低眉。
崔少卿鹤。唐代。姚合。 入门石径半高低,闲处无非是药畦。致得仙禽无去意,花间舞罢洞中栖。
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两阁老酬白少傅见寄。唐代。姚合。 罢草王言星岁久,嵩高山色日相亲。萧条雨夜吟连晓,撩乱花时看尽春。此世逍遥应独得,古来闲散有谁邻。林中长老呼居士,天下书生仰达人。酒挈数瓶杯亦阔,诗成千首语皆新。纶闱并命诚宜贺,不念衰年寄上频。
和王郎中题华州李中丞厅。唐代。姚合。 莲华峰下郡斋前,绕砌穿池贮瀑泉。君到亦应闲不得,主人草圣复诗仙。
酬卢汀谏议。唐代。姚合。 粟如流水帛如山,依念仓边语笑间。篇什纵横文案少,亲朋撩乱吏人闲。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遥贺来年二三月,彩衣先辈过春关。
和李舍人秋日卧疾言怀。唐代。姚合。 闲卧襟情远,西风菊渐芳。虚窗通晓景,珍簟卷秋光。果坠青莎径,尘离绿藓墙。药奁开静室,书阁出丛篁。对酒吟难尽,思山梦稍长。王言生彩笔,朝服惹炉香。松影幽连砌,虫声冷到床。诗成谁敢和,清思若怀霜。
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唐代。姚合。 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千载人空尽,一家冤不移。吟寒应齿落,才峭自名垂。地远山重叠,难传相忆词。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唐代。姚合。 结构立嘉名,轩窗四面明。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池际龟潜戏,庭前药旋生。树深檐稍邃,石峭径难平。道旷襟情远,神闲视听精。古今功独出,大小隐俱成。曙雨新苔色,秋风长桂声。携诗就竹写,取酒对花倾。古寺招僧饭,方塘看鹤行。人间无此贵,半仗暮归城。
杨给事师皋哭亡爱姬英英窃闻诗人多赋因而继和。唐代。姚合。 真珠为土玉为尘,未识遥闻鼻亦辛。天上还应收至宝,世间难得是佳人。朱丝自断虚银烛,红粉潜销冷绣裀.见说忘情唯有酒,夕阳对酒更伤神。
恶神行雨。唐代。姚合。 凶神扇pQ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陕城即事。唐代。姚合。 左右分京阙,黄河与宅连。何功来此地,窃位已经年。天下才弥小,关中镇最先。陇山望可见,惆怅是穷边。
剑器词三首。唐代。姚合。 圣朝能用将,破敌速如神。掉剑龙缠臂,开旗火满身。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昼渡黄河水,将军险用师。雪光偏著甲,风力不禁旗。阵变龙蛇活,军雄鼓角知。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粗。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元和太平乐,自古恐应无。
送崔中丞赴郑州。唐代。姚合。 仆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邻。丹霄凤诏下,太守虎符新。雾湿关城月,花香驿路尘。连枝相庭树,岁岁一家春。
新居秋夕寄李廓。唐代。姚合。 羁滞多共趣,屡屡同室眠。稍暇更访诣,宁唯候招延。愧君备蔬药,识我性所便。罢吏童仆去,洒扫或自专。古巷人易息,疏迥自江边。幸当中秋夕,复此无云天。月华更漏清,露叶光彩鲜。四邻亦悄悄,中怀益缠绵。兹境罕能致,居闲得弥偏。数杯罢复饮,共想山中年。
赠供奉僧次融。唐代。姚合。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送陟遐上人游天台。唐代。姚合。 万叠赤城路,终年游客稀。朝来送师去,自觉有家非。石净山光远,云深海色微。此诗成亦鄙,为我写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