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人物生平

  1910年秋,陈方恪毕业于复旦公学,因为三个兄长皆在外谋职或求学,所以留在江苏江宁侍奉父母。1912年冬,应狄葆贤之邀,陈方恪到上海任《时报》编辑。后又经梁启超介绍,进入上海中华书局,任杂志部主任。还在商务印书馆、《民立报》及《时事新报》做过编辑,并参加南社诗人们在上海之雅集。在与名士交游过程中,沾染上阿芙蓉癖,一生为之所累。又曾随报界同仁拜过洪帮老头子,加入帮会,且在洪门中有较高辈份。 1920年秋经时任总统徐世昌等父执推荐,南下江西南昌淘金。在此后几年之中,得到赣省多任督军眷顾,先后担任江西图书馆馆长、景德镇税务局局长、田亩丈量局局长、釐金局局长以及地方关口税务局等肥差,职务调动频繁,日进斗金,宦囊充溢。其间陈方恪曾多次携金返沪,并结识小他十岁的孔紫萸(1901—1951),两人一见倾心,私定良期。1924年春,江西境内局势不稳,陈方恪返回上海,携孔紫萸归南京,同居于散原精舍内。家人与亲友得知孔氏身世,均极力反对,但陈方恪不为所动。陈孔两人终生未办理婚宴,恐怕即与此有关乎?

  后应父执唐文治聘请,重回沪上,任教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分校,教授古典诗词课程。同时又在暨南大学、持志大学、私立正风学院等校兼课。陈方恪后来曾对自己年轻时荒诞之举有所反思,颇感悔意:“予频年以来,飘萍南北,青眼未逢,黄尘何极!独优伶倡伎之中不少激楚流连之子,渐成倾盖之交,感缔蕴袍之约,纬繣至今,负人者多矣。”1937年9月14日陈三立在北平谢世,享年八十五岁。因时局动荡,交通不畅,暂将灵柩厝存于北平长椿寺内。陈方恪原任教之上海正风学院校舍被日本飞机炸毁,加之日军肆虐,治安环境险恶,遂告停学,师生遣散,经济失去来源,生活异常拮据。

  1938年3月梁鸿志等人在日本人扶持下于南京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陈方恪与梁为诗文知己,梁亦经常接济陈家,故交谊颇深。同年十一月,陈方恪确因家室开支所累,被梁鸿志、陈群等昔日友人拉拢至南京,后被聘为教育部编审。

  陈方恪在年底将家属、仆人接到南京,租居于城南长乐路。后陈方恪又先后被聘为汪伪政府考试院“考选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伪“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伪“中国文艺协会”理事等职,皆因夫妇两人鸦片烟瘾过大,加之应酬较多,入不敷出之故。次年年底,陈方恪开始与抗日地下组织人员来往。1943年春天,早年在上海结识之洪帮同门兄弟、时为重庆军统局重要骨干徐亮秘密派遣特工马杰潜入南京,并与陈方恪取得联系,邀其加入地下抗日组织,陈态度积极。后报经重庆方面同意,正式成为军统运用人员,并确定了化名与职务。分配其主要任务是掩护在南京之军统潜伏组,搜集汪伪政府情报,并尽可能对汪伪高官中之陈公博、缪斌等人进行联络与策反。不久,潜伏组将电台藏入金陵刻经处,报务员则以远房亲戚身份长住刻经处,因当时敌后特工人员经费时断时续,故陈方恪常常为之借债筹款以解日常开支之急。与此同时,还与中共情报人员徐光楚等人有过秘密接触。由于潜伏电台经常在深夜工作,电波信号被日军宪兵司令部情报人员具体测出方位。后侦知其中有涉及汪伪政府高官,故未轻易采取行动,秘密监视,以静制动,试图一网打尽。同年七月,汪精卫签发“第伍壹叁号国民政府令”:任命陈方恪为国民政府秘书。

  1945年3月某日,军统特工金志涛在上海开往南京之火车上伏击一名日本军官,从其随身皮包内获得一份重要情报,随即用电报发往重庆。金托陈方恪销毁情报资料,但其中有一份图表因价值较高,陈方恪未忍销毁,携归后藏于一本线装诗集封套里。此时日军宪兵队已派遣便衣从多方面监视金陵刻经处,随时准备闯入抓人。而入住刻经处之军统特工与电台已无法再转移出去,只得将密码本烧毁,将电台藏于刻经工人房内。

  8月5日下午,一队日军宪兵冲进金陵刻经处,直奔后院,将两名军统特工捕获,电台也被搜出,另有三名工人亦被捕。陈方恪恰巧正遇朋友在门外谈话,见事不妙,乘乱混出大门之后,立即电话通知缪斌及隐藏在某医院内之金志涛,随即躲入密友家中,缪斌闻讯即逃往上海。日军宪兵开始搜查其房间,甚至将室内地板一一撬起。孔紫萸乘宪兵不备,将藏有日军图表之线装诗集扔进在燃火之灶膛内。陈方恪遂托人向汪伪政府高官陈公博、陈群、梅思平等人求救。次日早晨,其回家探听风声时,被守候之日军宪兵抓获,随即押往宪兵队,关在地下室里。在审问时,对刻经处所藏军统电台推说毫不知情,仅是借房屋给不认识人居住。又逼问此事与汪伪高官缪斌等人是否有关联,亦坚不吐露实情,遭受严刑逼供。后经汪伪高官与日军将领疏通,三天后,刻经处三位工人被释放,但陈方恪因案情严重,又不予“配合”,继续羁押。

  8月9日,陈方恪被宪兵押往上海,在驻沪日军协助下,包围缪斌位于绍兴路上之寓所。一欲捕获缪斌与陈对质,另欲捕获其他军统特工。此日电台中已经广播苏联对日宣战消息,日军闻之皆神情沮丧,已无心再深入追查,遂将陈方恪押回南京。又倍受酷刑折磨,险些丧命。8月14日,电台中播放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消息,日军已经自顾不暇,无人再过问陈方恪案件。次日,经过汪伪官员居间调停,日军允许担保假释,但须随传随到。仅短短十天时间,陈方恪已是满头白发,瘦骨嶙峋,体重仅四十余斤。

  9月下旬,军统局要员飞抵南京、上海等地,视察接受敌伪资产和布置肃奸事宜。同时召见一些在抗日期间有功之军统地下特工人员,予以慰问和嘉奖,传陈方恪亦在其中。1946年年底,军统局改编为国防部保密局,编制缩小,大量裁员,遂解除与陈方恪关系。然对其当年曾借款资助军统潜伏人员开支,却未予以应有之经济补偿。据传后来身居军情系统要职之洪门兄弟徐亮,也仅用几块烟土以私人名义予以象征性补偿而已。

  解放后,陈方恪已失业,困守在南京城南饮马巷的两间旧房里。1950年,陈毅在一次专门招待南京文化名流的宴会上,闻知漏请了散原老人之子陈方恪,就立即派人登门请他赴宴。不久,在南京市政府的安排下,陈方恪一家迁往四卫头54号居住,生活才算是安定了下来。1959年,毛泽东在一次宴会上提到了陈宝箴任湖南抚台时,锐意新政,戊戌年间保荐了康有为等豪杰之士,且注重文化启蒙,业绩冠于各省。毛主席自己当年读的湖南第一师范,就是这位抚台大人创办的。后来又问起了陈氏后人的下落,陈毅一一介绍之后,又说到陈家有一个老七陈方恪在南京。 也许是这个原因,不久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照下,陈方恪家又迁到了牯岭路26号的小洋楼里,陈本人也被安排在《江海学刊》杂志社任编辑。1966年1月3日陈方恪逝世于南京,享年75岁。后人辑有《陈方恪诗词集》一册。

陈方恪的诗文

疏花媚晚,青桐褪暑。消受嫩凉庭宇。衣香帘影自依依,奈换了、隔年情绪。

分炉行篆,量枝缀镂。别见红闺幽愫。人间总被误聪明,悔莫乞、痴騃尔汝。

()

意气拿云,生涯泛藻,淮南归梦知多少。年年别浦送寒潮,秋风一夜苕花老。

瓜井清吟,蔬枰凄调。遗民往事惟君道。仙才忠厚托灵均,挑灯那赋伤春草。

()

倚棹湖边,看迤逦、崇城如画。记当日、鞭丝帽影,几番游冶。

小苑新莺啼梦后,碧山凉月吹箫夜。尽栖迟、白首卧江南,何为者。

()

渺关河、春鸿秋燕,一年一度来往。灯期祗道江南好,偏是雪花如掌。

孤俊赏。归趁及、汾香酒熟开春盎。云山北向。任抱犊书残,飞狐径没,怀古托微尚。

()

一曲琴心听隔墙。畅吟回雪浇空廊。十年身价领群芳。

风景未张消息路,世情相识怨恩忘。马蹄归去独回殇。

()

天涯岁晚催归急,豚砦鸡栖。尽室同携。烟水家风老布衣。

寒宵拥絮愁无那,灯影迷离。梦影依稀。迢递霜钲月向低。

()

雪晴门巷妨车毂,澹日空墙。缺月幽坊。人海孤踪祗自伤。

卅年竹马嬉游地,屈指韶光。几阅兴亡。燕子归来话短长。

()

冲寒八口携家去,矮屋青毡。铛捲同椽。朝日房栊晒水仙。

天教还我长干住,江令祠前。朱雀桥边。清恨南朝有替传。

()

谁向灯窗续窈闻。上河风物忍同论。驼纲坛树几斜曛。

卜肆旧踪呼妙子,书棚清话老遗民。卅年残梦委芳尘。

()

欲语心先碎。卅年来、欢娱苦短,年华催逝。只数吴皋同赁庑,少称兰闺清事。

又一刹、蓬飘海澨。自尔钗钿看尽彻,问何曾、一日舒眉翠。

()

星期七夕,人间天上,玉沾金风几度。当时佳约等閒看,赚老去、风怀无数。

尊前擪笛,花间索句,迷却采莲归路。银河倒映旧针楼,怅盼断、帘栊朝暮。

()

海国秋光,山城夜雨。梦回重理闲羁绪。狂踪收拾到丹青,关河历历消魂处。

盾墨龙香,弓衣绣虎。尊前笑赌旗亭句。沧桑影里著斯人,扶节白首春风路。

()

袅袅青衫,问今日、寄愁何地。敢分是、今想无福,他生修慧。

宝玉红楼难比洁,痴珠秋月徒空瘁。祗亦花、宝鉴一春航,差堪拟。

()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

无力任轻飏。巧糁莺黄。杏花消息隔银墙。应是东皇培闰荚,故勒春光。

纨扇已捐箱。蝶影茫茫。石城拌老住龙荒。闲愁药炉新活计,聊当持觞。

()

三商灿晓,溢门阑佳气。宝扇银鸾并交媚。看下了晶帘,眉黛轻描,相对坐、商略绿窗奇字。

元龙豪气在,哀乐中年,合有深情寄鱼水。一棹木兰船,镜鉴香篝,生消受、柔乡滋味。

()

绮沮湘波窈窕才。苍生前席古今怀。当时西府甘鹅炙,归去南山养鹤胎。

开叹口,接行杯。东方狡狯撼车雷。沧桑阅尽春生早,待向莱阶扫劫灰。

()

灯晕冷,残梦忒零星。秋水绿蓑江上笛,杏花春雨驿边亭。

重话不堪听。

()

晚霭低平楚,轻寒上小楼。丝丝微雨漾帘钩。翻作一番风景、替人愁。

对酒孤欢赏,看花近白头。天涯早道倦清游。准拟归期何事、又淹留。

()

白象香城,金瓶海水。何年会得西来意。无边花雨满人天,可怜重认袈裟地。

影事三生,穷涂万里。拂衣石上人初起。心魔春怨两俱空,斜阳持钵千山里。

()

山围潮打仍朝暮。落木枯陵树。夕阳红上鼓楼西。犹认几家门巷、草萋迷。

相逢楚老伤离乱。诗鬓经年换。雁飞纸阁影初涵。又放一襟秋思、满江南。

()

翠微秋磴苔綦渺,前游顿成凄黯。素籥迎凉,清商戒节,云物昭回江甸。

南朝旧怨。对宫井霾香,御沟流艳。玉树歌阑,坠欢何处赋铜辇。

()

疏疏银雪霰林塘。云影逗微阳。盼到春来,偏愁春到,何计遣韶光。

早梅犹自亚闲房。寒减旧衣香。不似春酲,非缘薄病,无处著思量。

()

梦断香销恍浃旬。桃符空映旧疏棂。斋盘帏火伴残更。

世乱待轻生死恨,家单忍话索离情。且储清泪泊閒身。

()

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荆。纸帐疏棂。轧轧鸣机隔院听。

当时裙屐风流歇,几许飘零。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

()

玉恨昙欢一梦醒。踪迹楚江萍。征裳不浣酒痕青。

留待与、话飘零。

()

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分付东流。最怕黄昏泊石头。

天涯影事孤蓬梦,好语难酬。一曲离讴。秋雨如人泪不收。

()

洞房红烛花枝暖。宿酒不辞金爵满。别来几度对良宵,风月祗供肠寸断。

石城柳老莺声啭。去住青春人意短。明朝两袖拂蘋烟,又向溪山迷泪眼。

()

碧天云,河汉鹊。耀我绣襦金络。绿窗花好不归家,惆怅旧阑庭角。

袅沉檀,浮晚酌。月澹千家帘幕。蕙烟兰露待君来,此意更无人觉。

()

花光凉节夜痕秋。人在小红楼。残梦兀遥灯影,惊心疑漾帘钩。

屏山归路,青芜沙外,稚柳江头。渐是兰桡荡尽,倚阑无那凝眸。

()

枣花西院。弄语闲莺燕。已是闻声情不浅。况道恁时相见。

尊前别有风流。三生同梦扬州。剪取吴淞江水,输他一段凝眸。

()

漏泄瑶台事有无。香心密印未模糊。一编衔袖蕊珠书。

广乐既张天酩酊,模觞初闭地清娱。人间差认白鸠符。

()

于讴副墨。圣圣衔陈迹。读尽阴符开口说。两戒河山都别。

南冥地陷云昏。齐州一发如痕。惭愧夷门老矣,蒯缑何处酬恩。

()

强支颐,慵整髻。疑喜疑嗔,离合回还意。门外日高犹睡里。

不管春风,浩荡移人世。

()

帘栊疏绮。人意双清美。漾枕流铃初睡起。知是嫩晴天气。

裁书欲寄平安。几回招手雕阑。不似上林愁断,西风何处关山。

()

垂珠㔩叶,袅糺枝金缕,趁节迎风步微逗。恁唐宫标致,汉殿轻盈,浑不许、偷眼杜陵延寿。

梁园珍重意,绝代丰姿,应仗传神出纤手。玉雪两相欢,宝髻天花,也祗合、才人消受。

()

宿醉还醒,不断矮檐残滴。砚云香浅,漾荧釭影壁。

西崦俊赏,误了吟边游屐。轻寒犹锁,早梅消息。

()

听江城落叶,又砧杵、乱哀蝉。甚精爽销磨,香缯曳影,蕙帐凝烟。

还怜。新洲老去,误笼鹦几度唤婵娟。漫道逢人意绪,归来费泪鸾笺。

()

十丈旃檀,甚弹指、乍现荼罗莲国。诸宝璎珞庄严,珠鬘晃金碧。

宏四愿、寻声度厄,俨礼补、弥陀遗迹。绀马朝飞,天琴画下,音妙灵匹。

()

西风一叶铿梧韵,平牵夜窗幽梦。梦里溪山,云深院宇,犹识神清仙洞。

冰轮乍涌。映大地霏琼,诸天凝汞。障袂层霄,笑看尘世沸醯瓮。

()

相携人月双圆候,佳气郁珑葱。凤翘金缕,琼枝玉杵,并影春侬。

应多乐事,评量奇字,商略眉峰。芸香清伴,风帘咏絮,汗简雕龙。

()

太液承欢霞袖翥。禁多少、玉酣红妩。宫粉凝妆,仙云并影,缥缈淩波步。

一自移盘人暗去。怕荒却、月明千亩。怨笛沉烟,残萤飘水,梦断临平路。

()

沙合南台,故乡鸾凤蜚英异。沧桑阅尽遂閒身,料理名山计。

馀事脂樱唾腻。斗芳菲、词场青兕。瀣楼还羡,作健逢辰,谟觞清閟。

()

倦羽江关,赋情何处同衿契。临风遥忆玉珂人,跌宕长安醉。

奕世芸香共继。咏芙蓉、金天镜里。旧巢归燕,梦魇花愁,伤春无绪。

()

泛玉歌阑,闹红妆褪,野塘零乱斜晖。又凉蝉唱晚,倦柳沦漪。

露重瑶房欲坠,烟昏青镜都迷。佳期过却,水天清梦,输与鸥知。

()

苍岩藓壁凝阴铁。烟萝缥缈愁猿绝。皓月迥孤征。江流石有声。

丛篁湘泪浥。滩转哀湍急。客枕倚中宵。明朝双鬓凋。

()

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去浪涌轻沤。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

寒潮自落,傍岸簇、渔火初收。清露滴,野田风起,门外柳飕飕。

()

紫陌呼鸾,萧寺听莺,年华如瞥。江山清感无多,付与殿春啼鴃。

京尘未浣,检点欢唾离痕,酒阑歌断琼壶缺。一舸伴夷犹,有津头凉月。

()

梁苑樽空,青楼梦觉,褰裳重舣吴船。想像明珰,湖云祠树如烟。

蓂花吹老松陵路,坠琼箫、一曲婵娟。更情牵。未稳鸥盟,漫逐萍缘。

()

袖手长安罢弈棋。归来人海好须眉。赐书亲沐教儿读,家酿初斟待客携。

呼鹤子,抗皇羲。荡胸云壑养清机。他年下噀秋粳熟,笑博新词换五噫。

()

东邻初剥枣。又片叶琤霄,乱蛩催晓。海涯倦旅新来瘦,万里西风毷氉。

关山笛弄,感弃国秋蓬年少。抛不断、惟有相思,随人总如芳草。

()

砥宫椒壁光萦练。精耀华镫珠珞绚。花阴促坐食单凉,池畔开樽冰瀑溅。

鹭翘璅步迎风颤。玉树周遭匀似剪。蹋歌联臂趁侏㒧,舞罢衣香闻细喘。

()

垂白孤儿泛梗身。眼穿兵气入萧辰。江湖满地不逢人。

别浦柳青犹惹恨,故园花发若为馨。几回肠断永和春。

()

窄袖弓鞋趁锦鞯。淡匀眉韵出天然。幽情欲化凉云去,此夕西楼替月圆。

从别后,忆尊前。莫将清恨损华年。落红拚得随流水,胸网黏泥总可怜。

()

依样江南山色好,捲帘人隔星河。镜华空掩醉颜酡。

未应歌小海,曾与托微波。

()

卅载觚棱梦已阑。故园休放旧盟寒。更回清思寄琅轩。

风裁不教禅悦减,忧危谁省寸心殚。忍听拥髻话悲欢。

()

纤云净捲凉天宇。几点冷萤黏玉树。相逢此景耐回肠,休閒话、月明前度。

帕罗欢唾馀香污。掩綵菱、眉黛非故。近来别梦索无凭,争安排、万种愁绪。

()

劲节寒梢,盎胸不尽丹渊稿。中庭月皎。影放千寻表。

翠袖空山,日暮怜幽草。苔窠老。吟鸾玄杳。忧恨西窗晓。

()

歌残桃叶,送风流,几辈过江人物。瑟瑟清溪,流不尽,荒却半城山色。

剪韭循畦,牵萝补屋,许占閒鸥席。故人无恙,坠欢何意重拾。

()

馀妍清婉。逗入鬟云花款款。绿影帘空。付与秋虫弄晓风。

词人携语。话向尊前犹媚妩。画谱宣和。别拓闲情几衍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