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人物生平

无畏谏臣

  张宁,自幼聪颖过人,7岁题画龙图有“莫点金睛恐飞去”之句。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在朝中以敢言直谏著称。

  景泰七年,顺天府举行乡试,内阁大臣陈循和王文之子均未中考,两大臣竟联名诬告考官不公。张宁十分气愤:“为一己私利,为不中用的儿子叫屈,视国法如儿戏,真恬不知耻!完全丧失大臣应有的品德,请求罢免这两人职务。”皇帝准其奏。

  朝廷议论考核官员,有大臣建议考核南京大小官员,但避谈京城官员。张宁奏道:“京师尤根本之地,考核不可免。”又说:“目前京城地区武职3万余人,每年耗银百万,把国库都挖空了。不如大力精简,合格者充实都司、卫所,不合格的全部淘汰。”这建议因涉及众多人切身利益,议而未决。

奉使朝鲜

  天顺四年,朝鲜王诱杀邻部毛怜卫都督,都督之子兴兵复仇,一场内部仇杀追在眉睫。明朝廷经过紧急商议,决定降旨谴责朝鲜王,尽力制止仇杀。但由谁去执行这一使命呢?朝鲜王是拥有实力的一方之王,弄不好会翻脸,使臣有性命之虞。

  大臣曹石极力推荐张宁出使。这以前曹石因擅权事被张宁谏止,怀恨在心。明为推荐,实欲借刀杀人。皇帝遂派张宁和都指挥武忠两人为正、副使臣前往朝鲜。张宁欣然受命。

  张宁并非不知曹石居心,但他将此看作报效国家的极好机会。他深感肩负责任重大,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见了朝鲜王,他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一一列数朝鲜王的不是,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番话爽爽快快倾吐出来。朝鲜王大为震惊。接着张宁又晓以利害,诚恳规劝朝鲜王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同行的武忠则在朝鲜王面前显示了自己的神威:他把两张弓并拢,一手拉开,射出两箭,天上两雁应声落地。朝鲜王暗想:大明的文臣言辞慷慨不怕死,武臣骁勇善战,我不是对手呀,况且使臣讲得句句在理。于是接受规劝,向都督之子承认错误。结果兵不血刃,免却了一场眼看将发生的恶战。 张宁不辱使命,胜利归来。不久因功升任都给事中。 张宁后来写了一本《奉使录》,记叙出使朝鲜的前后经过,被收入《四库全书》和明代海盐地方丛书《盐邑志林》。

遭忌引归

  张宁才高志大,英宗意欲重用。但他久居谏坛,直言无忌,为朝中权贵所恶。给事中王徽因弹劾大学士李贤而获罪,张宁率六科论救,由是渐与内阁相忤。后出为汀州知府,抑郁不得志,遂以病免职。家居30年,屡次被荐,终不复召。在家乡筑方洲草堂(为海盐著名的园林,今不存),以琴书自娱。张宁为文遵古法,才思敏捷,兼善画,著有《读史录》、《删改史论》、《方洲集》等。

张宁的诗文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

珠林琼岛锦江滨,桃李东风满眼春。金碧楼台何处尽,丹青图画几回新。

中山古道多行径,北海寒波隔要津。白发题诗思何限,少陵已是倦游人。

()

庭院寂无人,冥怀共谁语。和风入蓬户,桃李似无主。

妍华岂足怜,幽旷真足与。呼童抱瑶琴,静对松篁雨。

()

景物此何处,野塘秋色中。山花惊暮雨,芦叶抱寒虫。

旷望知谁到,幽居重此逢。怀人不可见,双鬓感飞蓬。

()

绝壑垂萝处,閒居称野心。瑞烟凝古色,华月烛浮阴。

最爱琴书净,何烦花木深。依栖聊自得,清淡胜东林。

()

丹丘石室芙容峰,金辉玉烂瑶华宫。三千绰约风埃表,十二雕栊云雾中。

地灵天保人时好,元气融熙人不老。咽嗽玄和玉液泉,茹餐沆瀣金光草。

()

蓟城有名士,美盛元无前。手抉云汉华,身交文锦妍。

目烂明月珠,口涌悬河泉。幽思入玄默,清臭纷兰荃。

()

曙日初逢宿雾开,馆娃宫外冢累累。鸣鸾不见孤鸾下,晞露疑闻化鹤回。

隐映祥光辉草木,茏葱佳气满楼台。一从埋玉高冈上,几度凌晨祭扫来。

()

少长同游事业俱,中年去住忽殊途。白云门下春风歇,赤壁江头夜月孤。

早拟骅骝空冀北,晚惊鸑鷟振东湖。连城已剖辉山玉,按剑犹疑照乘珠。

()

大江东去飞涛急,故垒西边壁垂赤。玉堂学士天上人,两度随携漫游客。

放歌一曲下中流,洞箫倚和言更詶。清风明月不须买,欲与元化相周游。

()

弟兄相逊入蛮荆,啮雪茹芝不为名。薇叶日蕃山日在,几人曾上首阳行。

()

插架诗书负郭田,此生清意满林泉。一犁时雨春方竹,尽夜寒灯晓未眠。

访隐何人经白屋,传家有子付青毡。年年报社人都醉,独自关门草太玄。

()

小山孤月净流辉,石磴高寒酒力微。清赏正浓赋未稳,夜深松露湿秋衣。

()

漠漠阴云满太空,自驱黄犊事春农。疏狂更喜儿童长,衰薄应须畎亩功。

水色微茫春雨后,歌声迢递夕阳中。麻衣短褐浑相似,举世无人识卧龙。

()

云满孤山雨满楼,青春花鸟澹相留。年芳似旧故人少,默倚阑干悔昔游。

()

白发见重孙,名称尚未分。是谁司冠礼,率尔缺仪文。

父命元当重,宾言已莫闻。直须存古道,慎勿蔽时氛。

()

广场初日照戈矛,一骑红尘忽过沟。弓影横开孤月满,剑光飞决白云浮。

勋名不废先公业,谈笑能分主将忧。好趁少年能事日,玉关千里觅封侯。

()

驿骑飞行野棹迟,忙閒应与事相宜。平生此意中藏久,劳逸无凭只自思。

()

浓如山色乱如云,满目春愁殢夕曛。风雨欲来人不到,杜鹃啼入岳王坟。

()

笄总承归聘,青春媾悯凶。褰帷惊落雁,属纩怨乘龙。

夙抱衾裯苦,未遑组织工。弦琴悲窈窕,中馈失仪容。

()

一溪流水漾寒沙,万树和风护玉花。白鹤近窗人未寝,夜深随月诵南华。

()

二月忽已迈,庶草三春时。九畹有馀秀,百亩多芳蕤。

光风转幽馥,湛露增华滋。筼筜拂琨璞,揭车被留夷。

()

两臂束蹙肩双攒,仰首挺立如禁寒。平生斗酒百篇兴,似为庐瀑唫盘桓。

江东无人酒船返,黄鹤放归南道远。绝倡从来和者稀,紫烟落日香炉晚。

()

成化壬辰秋七月,海涛腾风石塘决。桑田夜变陆成川,一望边沙烟火绝。

青苗白屋随奔流,红颜皓首尸横丘。一身虽存六亲尽,至今乱骨无人收。

()

方洲秋日景荒凉,古木幽篁遍草堂。写入溪藤送君去,情随疏影共斜阳。

()

尔雅列名称,埤雅伸疏义。恢恢造化功,独此亦难备。

况当画史传,舐墨随手至。骊黄牝牡间,不必问形似。

()

自废登山屐,长怀漉酒巾。风云游子暮,鱼鸟故园春。

听雨兴思远,临池得句频。林泉高致在,词翰近尤新。

()

陋巷无馀地,破庐常见天。往来浑不觉,老去欲忘年。

世味閒中豁,冥怀澹处便。浮云门境外,诗酒只陶然。

()

予生二十年,始解访同族。缅想姑祖亲,悲喜相交属。

如何百年内,情好复断续。登堂思高曾,入门拜伯叔。

()

芳春初茁土,首夏渐成阴。不待冰霜后,清风已满林。

()

新柳绕芳塘,柔风送时雨。润草及西堂,增波接南浦。

得句起遐思,赠别怀旧侣。回首灞陵桥,潇潇几行旅。

()

萧萧落日风,淅淅清秋雨。满目岁寒情,相看不能语。

()

宝架金瓶绝护持,折来应是最高枝。画堂春色殷于锦,终不如前土种时。

()

山色青无际,溪流绿渐深。淡烟依远岫,疏雨过平林。

不见轮蹄迹,惟闻钟磬音。何当去城市,来此极招寻。

()

路入青云梦在山,身忙应不碍心閒。宦途自有幽栖处,何必林泉好解颜。

()

閒看图画想离骚,香草萎垂半野蒿。何事春风太相误,却教荆棘出林高。

()

四举皆不偶,一生良苦辛。贫无青眼客,死负白头亲。

牢落愁中事,悲凉梦里身。生平清谊在,肠断故交人。

()

閒来徐步方洲上,但觉诗怀处处生。竹影不随流水去,夕阳斜照树梢明。

()

生来便唤白头公,名物相依偶此同。满地东风自春色,非关临老入花丛。

()

大隐居城小隐山,山城未见一人閒。不如还访林逋宅,坐待梅开野鹤还。

()

疏柳系扁舟,年年水上头。雨晴人共发,风急夜相留。

酒伴多同醉,船居未解愁。此生聊复尔,何用著羊裘。

()

美人远我天一方。何以遗之双琳琅。黄云蔽天日无光。纷纷雨雪濡衣裳。

()

神物何年化,行云日霭然。灵氛迷石洞,翔影落沉渊。

岂是无心出,何因有梦传。田家镇相望,霖雨自年年。

()

满篷落叶树头风,一雁高飞海色空。水净莼香鲈正美,故应张翰忆江东。

()

故人归田园,风景如未别。时菊老馀芳,疏篁晏高节。

皇皇枝上花,潇潇石边叶。安得素人心,清尊对明月。

()

么红雨馀葩,疏绿风中筱。虽无尤物丽,得借此君好。

栽培良有待,开落恒可保。嗟彼桃李花,采折随媚草。

()

妾年二十馀,谁信终孀长独居。妾子方乳哺,急水浮沤岂能固。

妾甘冻馁儿长成,冰壶玉洁阶兰荣。儿能读书妾终老,良人瞑目黄泉道。

()

水曲沿塘转,桥危藉石支。杖藜扶晚过,忽忆韨除时。

()

金兰玉树每相联,聚散无凭共一天。芳草池塘催别梦,夜窗风雨惜芳年。

北堂燕綵黄昏话,东阁看云白昼眠。两地应须各努力,天涯此去只潸然。

()

澹澹苍烟破玉蟾,隔林清影落疏檐。从今留作黄昏伴,分付山童莫下帘。

()

只记生离日,那知死别年。素怀常自省,真信托谁传。

姊妺双成念,夫妻未了缘。从今东海月,空照蓟门烟。

()

薰风五月都门道,送客临岐心草草。天涯转觉故人稀,对酒难忘旧乡好。

忆惜随君歌鹿鸣,风流文采超群英。当时科第已晚出,岂谓岁月犹相仍。

()

曲水回塘不碍舟,涉江无便寄清秋。故园桃李今摇落,欲驻寒芳待远游。

()

窈窕双亲墓,风光尽可伤。秋霜行浒墅,春雨泊横塘。

桥月影沉梦,寺钟声断肠。狮山迷望翠,虎阜映愁苍。

()

幽意写不尽,万山深更深。

白云无出处,绿树漫成林。

()

海宇年芳尽,孤标晚更奇。不缘风雪里,那见岁寒姿。

止渴惭无补,调羹已有期。逢人如有便,莫负陇头思。

()

云路缘江转,舟行夕照中。水清深见石,山近欲挨蓬。

意与寒林澹,情随野望通。閒呼小儿女,到处一从容。

()

长安花落莺声老,送别都门心草草。白璧由来惜暗投,俗眼相看不知好。

读书十载未成名,落日辞家仗剑行。飞腾已遂丈夫志,离别无为儿女情。

()

池中荷欲花,池上水初漫。初看水上微,旋觉香不断。

一曲密藏鸥,万柄娇倚岸。莫唱采莲歌,江南时节换。

()

折选囊珠聚夜光,开分璞玉取琳琅。都将几夜金茎露,鍊作孤山百和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