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

人物生平

  李若水早年在太学读书,进士及第后,历任元城(今大名)尉,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县)司录,济南教授等职。当时徽宗昏庸无能,朝政由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把持,对北方日渐强大的金国采取妥协投降战略,“主和”派占据上风,李若水对此极为愤慨,多次上书皇帝,深中时病,条陈兴国治邦良策。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钦宗继位,加封李若水为礼部尚书,李若水十分谦逊,不受,改封吏部侍郞。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徽、钦二帝被俘,备受羞辱,李若水仗义执言,怒斥金国统帅粘罕不讲信义,粘罕见李若水忠勇可嘉,想收买留用,便许以高官厚禄,对李若水说:“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李若水严辞拒绝,粘罕又命仆从劝慰李若水,说:“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李若水叱之说:“忠臣事君,不复顾家矣!”李若水大义凛然,骂声不绝,粘罕无奈,命人割下李若水舌头,李若水不能用口骂,便怒目而视,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断手,最后寸磔而死(即凌迟处死),死年三十五岁。

  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诏:“若水忠义之节,无比伦,达于联闻,为之涕泣”。赠观文殿学士,谥曰“忠愍”故李若水有“南朝一人”的美称。

李若水的诗文

坡头霜木秋半老,沙际水禽时一双。

乞我短篷归去好,醉听夜雨卧荒江。

()

金甲将军传好梦,铁冠道士寄新书。

我与云长隔异代,翻疑此事太荒虚。

()

山色堆蓝重,水光拖练寒。

主人看不足,终日凭栏干。

()

马足疲长路,林端霁色开。

客程经十驿,村酒只三杯。

()

绿暗红疏春事休,此身孑孑又西游。

不堪回首斜阳外,一片黄云万古愁。

()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骇里闾。

一井深藏缘底事,百年不出待潜夫。

()

皇家有道岁不恶,雪花如絮千里飞。

老农夸杀麦本绿,一杯汤饼令汝肥。

()

我闻刘纲古仙子,此郎无乃渠耳孙。

平生丘壑有真趣,脱口误与儿辈论。

()

昔时藜苋田陇头,近时虀盐学舍里。

腹不成瘿肠有雷,何郎万钱其敢企。

()

吾君迈周王,於今盛文化。

学郎纷万辈,战艺双阙下。

()

布衾纸帐饯残冬,老眼俄惊晓日红。

好梦追寻忘首尾,但闻窗外竹摇风。

()

问君何日赴神京,明日扬鞭数去程。

风雪一天行客恨,关山千里故人情。

()

休辞十驿犯埃尘,花柳无边政可人。

我坐宦囚归未得,仗君说与古溪春。

()

半竿晓日明柳梢,飞沙眯眼东风豪。

之子北归颜色好,黄纸写敕蓝染袍。

()

近侍传呼到集英,参差宫殿晓霞明。

丹墀日对三千字,云翼风高九万程。

()

一鞭行色黄榆路,望断遥天垂地处。

呜呜流水如有情,泻我离愁向东去。

()

去意浮长汴,离怀咏晓灯。

明时非不遇。幽黜坐无能。

()

羃羃护云衣,巉巉露山骨。

老木依苍岩,密布荫清樾。

()

千山倚奇峭,十日寄登临。

宇宙蜂房小,功名虎穴深。

()

伤哉野老村下居,瘠田几亩聊自鉏。

卒岁辛勤输税外,倒囷试量无斗储。

()

太原城角小军营,兀坐何人肯见临。

半阴半晴天气杂,一去一住客思深。

()

自怜畴昔抱痴顽,不惯黄埃日跨鞍。

荒径露霑旗尾润,幽窗尘锁笔头乾。

()

君是神仙人,应识蓬莱路。

愿将尘土客,共向蓬莱去。

()

脱迹尘嚣外,悠然寄北亭。

池平一鉴净。山远数螺青。

()

客子结征衣,伺明鞭瘦马。

时平路无虞,年丰村有社。

()

疏风舞天际,坐觉秋容开。

新凉万金直,竟从何许来。

()

小桃脱萼柳梢柔,春色无边破客愁。

好与永和修故事,一时人物尽风流。

()

戎马南来久不归,山河残破一身微。

功名误我等云过,岁月惊人还云飞。

()

秋月净如璧,影著乌帽寒。

残梦未辞睫,疲驽兀难安。

()

村家爱桑如爱儿,问尔伐此将何为。

几年年荒欠官债,卖薪输赋免鞭笞。

()

中山忠义定何人,数月相从笑语真。

未信功名孤壮志,不妨诗酒寄闲身。

()

东风一戏剧,会使红绿争。

粲粲墙角花,朝霞翦芳英。

()

火云扑不灭,余炽欲烧天。

江山散白日,草木含苍烟。

()

盍簪当日话殷勤,便著金兰较此心。

相去不堪千里远,别来何况一年深。

()

远雁入空碧,孤舟浮浅清。

()

秋风秀庭槐,举子勤朝课。

丹诏日边下,收揽不赀货。

()

还家十日坐井底,北风吹我上高台。

亭亭寒日光彩薄,幕空云影低徘徊。

()

曙风入修檐,宿霭度遥岭。

游子恋庭闱,延此须臾景。

()

才到绿漪轩,逸兴小寰宇。

岸斜水自环,树缺山为补。

()

事纵未涯心已老,山虽许远梦能归。

团蒲稳坐亦不恶,扪虱工夫趁早晖。

()

行旌此去隔关山,顿觉幽斋笑语阑。

后夜月明空似水,孤桐横膝向谁弹。

()

东风政摇荡,百鸟争春鸣。

长亭杨柳弱,广陌芳草平。

()

涧底战骸霜雪枯,笼烟万瓦半荒墟。

流离赤子马前位,争问九重知也无。

()

云将剪水戏微茫,草木非春也自芳。

坐上落来千片急,鬓间添得数丝长。

()

雪彩鳞鳞照夜徂,化工游戏翦轻酥。

竹声摇破梦千里,蓬迹转来天一隅。

()

村妇相将入城去,呵之不止问其故。

我闻官中新糶米,比似民间较钱数。

()

一笛秋风急,千岸晚照多。

竹根邻叟醉,牛背牧儿歌。

()

村翁七十倚柴扉,手障夕阳望牧儿。

牧儿归来问牛饱,屋东几亩田未犁。

()

伫立危亭醉眼宽,无边秋色夕阳间。

牧儿腰笛挽牛去,却放半川云水闲。

()

断云横碧暗平野,落照曳红明远村。

回首半天云破处,一眉新月报黄昏。

()

厚德镇嚣浮,才高谢羁束。

所赋虽不均,而皆堪比玉。

()

霜梧一叶落,尘鬓几茎秋。

夜久灯仍暗,人閒室自幽。

()

先生学业自无双,当代闻人共叹降。

文采羡君高楚梦,诗声笑我类吴江。

()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

双袖貯疏凉,六幕净余滓。

()

寸心已老自宜休,误别云山岁几周。

疏远骤依双凤阙,清贫仅剩一貂裘。

()

诗老逢人细细夸,一溪春色定能佳。

东风无意秀芳草,野鸟不言衔落花。

()

何郎风味梅花瘦,楚客孤高蕙草芳。

二子寥寥去人远,一编青竹姓名香。

()

青衫一领缚闲身,饱识官街肥马尘。

昨日友生双鲤至,怪人不忆故溪春。

()

纷纷儿辈只轻肥,不爱笼烟小黛眉。

唯有幽人负高韵,为怜奇物直新诗。

()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