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

人物生平

  魏初是金末翰林修撰魏璠的从孙,魏璠曾被元世祖征聘到和林问策,向元世祖推荐名士60多人。逝世后,谥号靖肃。

  魏初爱好诵读诗书,尤其擅长于朗诵《春秋》,朗诵起来激情饱满,铿锵有声。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朝廷刚刚建立中书省,就征聘他为椽史,兼执掌文书记录。不久,因祖母年迈而辞去官职,隐居乡下教授诗书。

  当时,朝廷下诏,令左丞许衡、学士窦默以及京师的各位儒士各自陈述历史所记载的前代帝王的嘉言善政,挑选进宫侍读之士。主管部门举荐魏初前来应诏,元世祖敬重魏璠的声名,把他和古代忠直之臣相提并论,询问得知魏初是魏璠的后人,感叹勉励很久,于是任命魏初为国史院编修官,不久又官拜监察御史。他上任后马上上书朝廷:所谓法,乃国家管理天下的有力工具,而御史台正是维护国家法制威严的部门。如今国法还没有制定,各部门办事没有法律可依据,当务之急,朝廷应该马上组织人员参酌修订,然后颁行天下。

  元世祖曾经在上都行宫宴请群臣,席间下令:如果有谁不能满饮大杯的,就把自己的帽子衣服脱了。魏初上疏说道:“臣听说君主就好像天,臣下就好像地。尊卑之礼仪,不可不严肃对待。现在朝廷内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来规范典制礼仪,记录朝廷言行;朝廷外有高丽、安南的使者入朝进贡,来观摩我中原大国的礼仪。昨天臣听说陛下赐宴给大臣时威仪不太严谨,这实在不是尊朝廷、正上下的应当之举。”条陈上奏之后,元世祖欣然采纳,并宣谕身边近臣,从此以后不要再有类似举动。

  当时,襄樊地区还没有攻下来,军队招募百姓为兵,有人奏请从大兴开始招募。魏初进言说道:“京师乃天下之本基所在,关键要使它殷富昌盛。现在刚刚建国不久,怎么可以轻易骚乱扰动呢?”于是朝廷下令免除招募大兴之兵。魏初又进言道:“依据旧例,平常的参官各州刺史,刚上任三日,就要举荐一人来代替自己。况且监察风纪的官职与一般官员不一样,臣奏请从今往后,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年,必须举荐一人代替自己。对所举不当之人进行惩罚,这样,不仅可以砥砺风节,也可以为国家选取优秀人才。”他举荐劝农副使刘宣代替自己,自己则出任陕西四川按察司事、陕西河东按察副使,后入朝担任治书侍御史。此后,魏初又以侍御史的身份在扬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后被擢升为江西按察使,不久又官拜侍御史。后到建康,被任命为中丞,逝世于任上,终年61岁。

魏初的诗文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

谱牒从姬旧有传,移家桑水忆当年。只缘遗泽今仍在,留得诸孙拜墓前。

()

菽水承颜尽所欢,传家风土占高寒。力田桑梓供租了,孝弟读书事最难。

()

操艺逢时与命违,恬然心思不求知。两魁文赋今仍在,正是诸孙堕泪碑。

()

袖里春风事蔼然,不争功利不争贤。苏州一说天机在,南北无兵四十年。

()

不爱君家亿万赀,求师教子动京师。春风丹桂三千尺,秀出十郎更两枝。

()

河北兵尘拨不开,河南撑住数奇才。郏城一死人争惜,不到褒忠庙里来。

()

羽书南北无消息,山压孤城破卵时。一片丹心倚天地,未应巡远是男儿。

()

危节中间奉节行,堂堂忠义见平生。归来杖屦林泉下,谁遣天朝识姓名。

()

诗礼庭闱少日情,乱来风雨一灯青。慇勤著就三千字,留与诸孙见典刑。

()

穷通有定分,流坎无庸悲。湘累自苦亦太隘,韩子孤愤将奚为。

人生百年浑几时,鼠窥鬼瞰徒成私。何如樊川一樽酒,往者莫究今已而。

()

千古汗青,勋业几人,能是雄杰。麒麟画像当年,转首许多除折。

前村月底,一壶春酒追随,梅花解软肝肠铁。万事尽悠悠,只固吾穷节。

()

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此心拙诚。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遥望神州故人千里,何意今年共此行。潇萧雨,算几番茅屋,灯火残更。

()

曩予按川蜀,此道凡九过。仰高如梯登,遇下若井堕。

崎岖百险中,平步得几个。朝来拂横披,恍若有今我。

()

江山如画四时春,独有

()

江山如画四时春,独有

()

精神满腹眼如漆,落笔蛟虬大如尺。君侯累世公卿家,清议到君能事毕。

忆昨台中初见时,虎头金节含春姿。陪从评议得梗槩,磊磊落落青松枝。

()

汉运固已厄,臣心无偏安。出师非倖功,为国将胜残。

所当尽者分,不可期者天。至今原上草,惨惨萦愁烟。

()

皇帝马箠开云南,始得一象来中国。中国传闻未尝见,一日争睹轰霹雳。

巨鼻引地六七尺,左卷右舒为口役。耳项垂垂倍数牛,皮毛苍苍艾豭黑。

()

此书不可废,此酒不可无。醒时自漉酒,醉后还枕书。

人生天地间,穷达竟何如。

()

落日江楼,山不尽、乱云横碧。还又见、人家烟火,倚天青壁。貔虎夜攒分远近,鱼龙入海无南北。道军门、昨夜有人来,传佳檄。歌慷慨,吾平昔。今潦倒,嗟何及。幸此身膏沐,太平文德。方喜诗坛逢老手,却愁酒阵当强敌。便从今、都与卷降幡,知吾必。

()

汝郎川阔草油油,秃尾河淤一漫流。行上沙冈人不见,黍田平碧澹生秋。

()

老树苍崖渍雨秋,布帆风满夕阳舟。生平一半江湖梦,不到元龙百尺楼。

()

人海抽身得自由,只随耆旧见风流。而今冠盖长安道,老死黄尘不肯休。

()

羊牛几点土空黑,尽日人烟不数家。赖得甘泉城外道,洛波如练带川斜。

()

柏乡花好入诗传,梦里石家锦障鲜。记与使君曾共醉,江郊亭下水如天。

()

行行春雨复秋烟,西去长安又几千。落日空庭望南北,黄河城下水连天。

()

梨花澹澹柳丝丝,午梦醒来半醉时。门外红尘三百丈,至人高卧看陶诗。

()

床头白酒屋头山,数册閒书竹两竿。张目不知人说似,门前骑马是高官。

()

章章绵蕝叔孙通,矫矫麒麟御史骢。四海升平有今日,更须危论沃宸聪。

()

不必区区名利场,恰将真伪试论量。扪心有愧秋风屋,便与山雷是两乡。

()

马鬣封前乏妙辞,牛腰卷里又题诗。伤心故老凋零尽,谁说宫门唱第时。

()

人誇铁面自河东,晚岁潜心理性中。一日归来便长往,几人终始得如公。

()

长安醉倒十年馀,老木清霜一梦如。前辈风流几人在,鉴山诗卷有图书。

()

读彻闽人痛哭诗,风流遗爱见新词。伤心御史青骢马,今日行行避有谁。

()

公事关心每尽勤,文章细意见为人。野斋不负为知己,马鬣封头笔有神。

()

人生偕老古犹稀,八十相看一与齐。有子有孙家事了,千年双鹤上天梯。

()

草堂一觉巫山梦,行雨行云今不知。半夜青灯两行泪,催妆犹记去年时。

()

廉泉乔木出氛埃,闻道平章手自栽。一巷绿衣人不见,依依如待相公来。

()

偃蹇昂藏颇自奇,与人成美不求知。黄金铸就官街屋,不及传家一轴诗。

()

五叶葵花盌口平,虎蹄新过树无声。三年按部成何事,才见山王远避行。

()

灵夏兵尘百战鏖,城根石壁矗云高。当时遗老今犹在,说是山前有界濠。

()

学道躬行意味真,爱君辞气见忠纯。千秋万古先贤传,合作中朝第一人。

()

秋意生香簇绿云,土膏栽满石头盆。谁怜白发人千里,独对青山酒一尊。

()

高树围前射箭时,小书楼上共题诗。扬州灯火京城夜,独立秋风有所思。

()

剑门秋色记分司,煮茗西湖晚诵诗。青眼如君几人在,不因鞭策独伤时。

()

外家宅相悲零落,母氏风流记阿姨。独有吾兄今又去,百年亲话更谁知。

()

高梁河上十年别,白塔亭前再见时。万里风沙颜色黑,敝裘如结鬓如丝。

()

铁石心肠报主知,一生一死隔毫釐。旌旗日影丹墀上,三拜尚书亦自奇。

()

中郎堂上尚书宅,才得从容又别离。今日归来亦衰病,两围秋草不胜悲。

()

牧之萍梗寄吴东,南北音容只梦中。莫恨终天曾不见,天高留付若堂封。

()

中州元气文章伯,四海今知有使君。一片济时心未了,风棱亦足张吾军。

()

瞿塘事去已千古,芦荻花飞两岸秋。四海升平有今日,卧吹箫管到杭州。

()

行役匆匆力未任,欲因衰懒事幽寻。诗来重谢多提奖,跛鳖何堪有此心。

()

细溜津津涌石尖,云腴隐隐复暹暹。银釭满贮燃灯坐,似向东川看井盐。

()

才出并州第一程,凭高百井见孤城。潇潇风色今如此,却忆梅花雪里行。

()

人道梁山是帝墟,石楼苔雨上金铺。千年留得降王在,辛苦昭陵六马图。

()

谁道寥休与世疏,青天推上六龙车。看来诗笔今如此,着白山人恐未如。

()

诗酒交亲半老臣,田园成趣自由身。回头行路风波里,得似先生有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