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诗人还写了不少怀念故乡洛阳的作品,如《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虞美人》是写虽然到了春天(“又东风”),洛阳的桃花未必开得和往年一样红妍。其原因是被战乱践踏得连花儿也一改旧时的俏容,给洛阳蒙上一层耻辱的阴影。《临江仙》是写在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当时陈与义才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又二十多年过去了,简直像一场恶梦,虽然还活在世上,确实叫人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担惊害怕。其原因又是朝纲败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所造成的。再如《法驾导引》中的“归路碧迢迢”。《点绛唇》(紫阳寒食)中的“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木兰花慢》中的“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等等都是写对故乡的怀念。归途遥远,又一定是杂草丛生,无路可寻,欲归而不可得。即是回去,由于长期在外难解乡音,父老子弟们对我会是什么看法呢?年龄不算大(逝世时才四十九岁),依然喜爱北方衣着,无不流露出怀恋故乡之情,任何一个羁旅它乡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
按照古代户籍划分,陈与义算不上地地道道的洛阳人——他的老祖宗本来一直居住在京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后来赶上安禄山造反,只得跟着唐玄宗入蜀避乱,迁居青神。后来,陈与义的曾祖陈希亮又把家搬到了洛阳。陈与义也算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曾祖陈希亮(字公弼),官至太常卿,与苏洵父子为世交。大文豪苏东坡后来还写了《陈公弼传》作为纪念。陈与义的祖父和父亲也曾做过官,其外祖父张友正还是名显一时的书法家。 陈与义也确实给先祖争气。出生于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六月的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志。稍长,他又学诗于当时颇有名的崔鶠(音yàn),其后进入太学深造。
24岁时,陈与义考中进士,随后当上文林郎。这是个闲职,负责开德府(今濮阳)的文学教育工作。陈与义干了3年后辞职,回家与一帮好友吟诗赏画,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又过了两年,他被任命为辟雍录,也就是到太学的预备学校里当老师。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陈与义的母亲辞世。他在汝州服丧期间,结识了州守、词人葛胜仲。两年后,由葛举荐,他入京做了太学博士。次年,他29岁时的诗作《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竟被徽宗看上了。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抵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陈与义为高宗旧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授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对酒。宋代。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清明二绝·其一。宋代。陈与义。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早行。宋代。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宋代。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送人归京师。宋代。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登岳阳楼二首。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春寒。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清明二绝·其二。宋代。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无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宋代。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伤春。宋代。陈与义。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宋代。陈与义。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宋代。陈与义。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襄邑道中。宋代。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咏牡丹。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雨晴。宋代。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刘大资挽词二首。宋代。陈与义。 天柱欹倾日,堂堂堕虏围。遂闻王蠋死,不见华元归。一代名超古,千年泪染衣。当时如有继,犹足变危机。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宋代。陈与义。 海内无坚垒,天涯有近亲。不辞供笑语,未惯得殷勤。舟楫深宜客,溪山各放春。高眠过滩浪,已寄百年身。
以事走郊外示友。宋代。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次韵何文缜题颜持约画水墨梅花二首。宋代。陈与义。 夺得斜枝不放归,倚窗承月看熹微。墨池雪岭春俱好,付与诗人说是非。
江梅。宋代。陈与义。 风雪集岁暮,江梅开不迟。朝来幽窗底,明璫缀青枝。上天播淑气,百卉分四时。寒村值西子,足以昌吾诗。
游八关寺后池上。宋代。陈与义。 落日生春色,微澜动古池。柳林横绝野,藜杖去寻诗。不有今年谪,争成此段奇。殷勤雪颅老,随客转荒陂。
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宋代。陈与义。 十月高风客子悲,故人书到暂开眉。也知廊庙当推毂,无奈江山好赋诗。万事莫伦兵动后,一杯当及菊残时。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
城上晚思。宋代。陈与义。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跋江都王马。宋代。陈与义。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
雪。宋代。陈与义。 穷腊见三白,江南无旧闻。天上春已暮,尽日花缤纷。平生虽畏寒,遇雪心所欣。拥裘未敢出,投隙致殷勤。窗户忽相照,川陵已难分。二仪有巨丽,老我不能文。高吟黄竹诗,薄暮心无垠。浮屠似玉笋,突兀倚重云。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宋代。陈与义。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夸。
甘棠道中。宋代。陈与义。 笋舆碍石一悠然,正月微风意已便。桃花向来浑不数,山中时见绝堪怜。
次韵邢九思。宋代。陈与义。 百年鼎鼎杂悲欢,老去初依六祖坛。玄晏不堪长抱病,子真那复更为官。山林未必容身得,颜面何宜与世看。白帝高寻最奇事,共君盟了不应寒。
出山道中。宋代。陈与义。 雨歇澹春晓,云气山腰流。高崖落绛叶,恍如人世秋。避地时忽忽,出山意悠悠。溪急竹阴动,谷虚禽响幽。同行得快士,胜处频淹留。乘除了身世,未恨落房州。
均阳舟中夜赋。宋代。陈与义。 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开窗望两津,烟树何其多。晴江涵万象,夜半光荡摩。客愁弥世路,秋气入天河。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长吟宇宙内,激烈悲蹉跎。
将至杉木铺望野人居。宋代。陈与义。 春风漠漠野人居,若使能诗我不如。数株苍桧遮官道,一树桃花映草庐。
六月六日夜。宋代。陈与义。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题长乐亭。宋代。陈与义。 远山云迷颠,近山净如沐。客子曳竹舆,伊鸦过山麓。我行一何迟,时序一何速。东风所经过,林水一时绿。疏雨忽飞堕,声在道边木。淑气自远归,光景变川陆。遥知存存子,明亦戒征轴。霁色虽宜诗,不见此清穆。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宋代。陈与义。 安隐轻节序,艰难惜欢娱。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前年邓州城,风雨倾客居。何尝疏麯生,麯生自我疏。岂无登高地,送目与云俱。门生及儿子,劝我升篮舆。出门复入门,戈旆填街衢。去年郢州岸,孤檝对坏郛。莫招大夫魂,谁揽使君须。独题怀古句,枯砚生明珠。亦复跻荒戍,日暮野踟蹰。白衣终不至,眇眇空愁予。今年洞庭上,九折余崎岖。时凭岳阳楼,山川看萦纡。孙兄语蝉连,王丈色敷腴。不用踏筵舞,秋风摇菊株。乐哉未曾有,是梦其非欤。丈夫各堂堂,坐受世故驱。会须明年节,醉倒还相扶。此花期复对,勿令堕空虚。明月风景佳,南翔先一凫。可言知机早,政尔因鲈鱼。分襟肺肝热,抚事岁月迂。归家问瓶锡,生理何必余。相期衡山南,追步凌忽区。回首望尧云,中原莽榛芜。臣岂专爱死,有怀竟不舒。老谋与壮事,二者惭俱无。
偶成古调十六韵上呈判府兼赠刘兴州。宋代。陈与义。 稽首苏耽仙,乘云去无迹。尚留橘井在,与世除狂疾。谁能不饮此,识味亦可录。坐令郑玄牛,亦抱荆山玉。伟哉稚川裔,神交接朝夕。游戏及小道,造化入大笔。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岂其橘井助,本自同仙籙。坐中子刘子,知是当日客。书悬元和脚,语经建康力。先我登公门,不数鸷鸟百。曾挹两仙袖,自然生羽翼。嗟我无长才,学架屋下屋。诗虽两牛腰,事亦几蛇足。已穷犹不悔,政荷师友德。文盟傥许予,幸不疑籍湜。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宋代。陈与义。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和孙升之。宋代。陈与义。 姬国馀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花岛红云春句丽,月梅疏影夜香闻。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游南嶂同孙信道。宋代。陈与义。 遥瞻南嶂深复深,双崖与天藏太阴。青鞋济胜不能懒,踏破积雪穷崎嶔。空中朽树抱孤筱,无窍苍壁生横林。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萧森。磴回忽然何处所,当面烟如翠蛟舞。石门泄风无昼夜,古木截道藏雷雨。丹丘赤城去几许,下视人间足尘土。放身天地不自知,导以龙蛇翼熊餐。山中异事记今晨,杖藜得道孙与陈。
蒙示涉汝诗次韵。宋代。陈与义。 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烟涵翠轂润,月照金波委。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向来趋热士,说似颡应泚。俗子与清游,自古剧函矢。如何有双脚,受垢不受洗。异哉公殊嗜,记此两苦李。诗成堕衡门,名字污纸尾。明当蹑公迹,佳处不待指。会逢白沙渚,我舍真可徙。鸣驺傥重来,傍舫倾我耳。
康州小舫与耿伯顺李德升席大光郑德象夜语以。宋代。陈与义。 万里衣冠京国旧,一船风雨晋康城。灯前颜面重相识,海内艰难各饱更。天阔路长吾欲老,夜阑酒尽意还倾。明朝古峡苍烟道,都送新愁入橹声。
舟次高舍书事。宋代。陈与义。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北风。宋代。陈与义。 北风掠野悲岁暮,黄尘涨街人不度。孤鸿抱饥客千里,性命么微不当怒。梅花欲动天作难,蓬飞上天得盘桓。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
晓发杉木。宋代。陈与义。 古泽春光淡,高林露气清。纷纷世上事,寂寂水边行。客子凋双鬓,田家自一生。有诗还忘记,无酒却思倾。
归洛道中。宋代。陈与义。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华。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道路无穷几倾毂,牛羊既饱各知家。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道中。宋代。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晓登燕公楼。宋代。陈与义。 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独。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
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宋代。陈与义。 湖北弥年所,长沙费月余。初为邵阳梦,又作桂林书。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疏。管宁辽海上,何得便端居。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其二。宋代。陈与义。 清晓坐南轩,望山头屡侧。居士亦岂痴,飞云方未息。乐哉此远俗,乱世免怵迫。那知百战祸,岂识三空厄。闭门美享睡,开门瞻翠壁。远客谢主人,分此一窗碧。新晴鸟鸣檐,微暑风入席。萧然此白首,岂更冒朝帻。誓将老兹地,不复数晨夕。但恨食无肉,臞仙出山泽。蛰雷转空肠,吐句作圭璧。一笑示邻家,向来无此客。
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宋代。陈与义。 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陶潜迷路已良远,张翰思归那待秋。病鹤欲飞还踯躅,孤云欲去更迟留。盍簪共结鸡豚社,一笑相从万事休。
与大光同登封州小阁。宋代。陈与义。 去程欲数莽难知,三日封州更作迟。青嶂足稽天下士,锦囊今有峤南诗。共登小阁春风里,回望中原夕霭时。万本梅花为我寿,一杯相属未全痴。
元日。宋代。陈与义。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霑衣。
与周绍祖分茶。宋代。陈与义。 竹影满幽窗,欲出腰髀懒。何以同岁暮,共此晴云椀。摩挲蛰雷腹,自笑计常短。异时分忧虞,小杓勿辞满。
再蒙宠示佳什殆无遗巧勉成二章一以报佳贶一。宋代。陈与义。 睆睆休嫌笏与绅,如公本是九包人。读书只用三冬足,学道从来一色醇。太尉谈辞仍玉麈,侍中风韵更纱巾。谁言上界多官府,亦许散仙追后尘。
金潭道中。宋代。陈与义。 晴路篮舆稳,举头闲望赊。前冈春泱漭,后岭雪槎牙。海内兵犹壮,村边岁自华。客行惊节序,回眼送桃花。
次韵乐文卿北园。宋代。陈与义。 红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梅花不是人间白,日色争如酒面红。且复高吟置余事,此生能费几诗筒。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宋代。陈与义。 梦中与世极周流,错认三刀是得州。拟学耕田给公上,要为同社燕春秋。囊间已办青芒屦。桑间想闻黄栗留。傥有幽人谘出处,为言无况莫来休。
再别。宋代。陈与义。 多难还分手,江边日发新。公为九州督,我是半途人。政尔倾全节,终然却要身。平生第温峤,未必下张巡。
墨戏二首·兰。宋代。陈与义。 鄂州迁客一花说,仇池老仙五字铭。併入晴窗三昧手,不须辛苦读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