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

人物生平

  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

赵师秀的诗文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

在生贫不害,早丧可嗟吁。

天下黄金有,人间好句无。

()

今识高眠处,沧波是切邻。

已知难即鹿,惟有独潜鳞。

()

少赞经纶业,周家已卜年。

谤兴无白日,心在有青天。

()

岂谓声名早,番成不遇非。

赋曾天子见,诗有世人知。

()

寂寞古仙宫,松林常有风。

鹤毛兼叶下,井气与云同。

()

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

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

()

一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

游人只是游晴昼,烟雨朝昏尽属君。

()

舟过梢人屋,停帆去未能。

野梅皆是刺,滩水不为冰。

()

山深地忽平,缥缈见殊庭。

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

()

师已无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

万年山木有千年,石路阴深到缭垣。

几片云闲谁是主,一条流水不知源。

()

嗜茶身益瘦,兼恐欲通仙。

近作诗全少,闲成画亦传。

()

午困因书又见寻,自添茶鼎候微吟。

病身未觉春风暖,柳色无端日日夜。

()

小舟随处去,幽意日相亲。

野草胜荷叶,轻鸥似逸人。

()

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

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

()

二水鸿飞外,君今问去程。

家贫难择宦,身远易成名。

()

春雨年年有,良田岁负无。

何因将此事,须要画为图。

()

竹笼盛书去,遥知官事闲。

水程春有雨,海岸晓无山。

()

三岁连华幕,何曾仕者同。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

()

一节铸黄金,翩然别禁林。

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

()

高名闻已久,方策有文雕。

接得诗人信,知从谏议招。

()

残灯吹了闭禅关,风约孤萤落砌间。

本为饮茶妨睡早,强寻诗句拟寒山。

()

分坐桥边石,同归原上村。

窥灯禽出树,闻语仆开门。

()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

使君如玉不雕镌,可惜埋藏已十年。

佳兆昔令人入梦,遗经今有子能传。

()

晴檐方听夜淋浪,晚送儒臣别建章。

但欲有言扶国是,不嫌无计作身防。

()

君山那可上,四面是层波。

此地风烟古,前人赋咏多。

()

近方辞地肺,本自住天台。

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

()

蜀道如天远,携家难计程。

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

()

冒寒独向何方去,为建灵山阁未能。

诗卷带呈看疏客,药炉留借共房僧。

()

清事贫人占,斯言恐是虚。

与花方作谱,为米又持书。

()

能文兼悟性,前是惠休身。

为选来京邑,因吟访野人。

()

扶起阶前菊,秋霖苦未休。

更逢千里别,早白一年头。

()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

双旌虽有旧,道路亦劳形。

不用携书尺,惟当带酒瓶。

()

春尽雨霏霏,春寒犹在衣。

人寻香草去,雁背远峰归。

()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

案上阴符卷,应逢骊母传。

无言过永日,不食度终年。

()

寺外山偕石,门因凿石开。

野花黄类菊,寒笋绿黏苔。

()

峰形如掌翠相环,头白山僧引客看。

积叶坏来泥径滑,斜阳移去石桥寒。

()

石门幽绝甚,独有一禅僧。

寺废馀钟在,房高过客登。

()

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

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

()

我亦将归者,先行极羡君。

惟因交已久,颇觉意难分。

()

小壶纯素无文采,验是殷商物至今。

损处怕教凡手触,铸时应有吉星临。

()

忽然闻受请,铁锡指秋风。

寺在寒城里,州居野水中。

()

尝闻事将坛,何得复儒冠。

口诵新诗句,身呈旧箭瘢。

()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

小舍宁容客,同舟却向城。

()

千日方过半,何因便得还。

就令凡事易,不及一身闲。

()

帝里逢春雨不乾,才晴数日又春还。

桐华半落官河水,榆叶全遮客舍山。

()

凡有栏干处,秋来遍往还。

就中惟此地,全得见西山。

()

此生谩与蠹鱼同,白发难收纸上功。

辅嗣易行无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

官事何曾晓,闲名苦要签。

大书公吏恐,直语众人嫌。

()

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

()

一山大半皆槠叶,绝顶闲寻得轻微。

无日谩劳携纸扇,有风犹怯去绵衣。

()

幽溪晓无雨,野竹叶自湿。

涓涓北流泉,风吹落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