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简介
谢枋得是南宋著名诗人,他对诗的研究造诣很深,曾编选过《千家诗》。当时的学者名流都以师事之。他认为“诗与道最大,诗为文之精者也。”他所作的诗,有着强烈的爱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沉郁婉转的艺术风格。
作品
谢枋得为文推尊欧、苏,认为"欧苏起遐方僻壤,以古道自任,发为词华,经天纬地,天下学士皆知所宗"。他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指出"七十年来,文体卑陋极矣"(《与杨石溪书》),于是以振兴斯文自任。他的散文格调高奇,很有气势。《上丞相留忠斋书》写得慷慨愤激,义正词严;《送史县尹朝京序》。则有见解有感情,于唐宋赠序文中,颇具特色。还有《宋辛稼轩先生墓记》记辛弃疾垂殁之语,以为其"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高度评价辛弃疾的爱国精神,也正反映了他自己的节操。
诗词成就
谢枋得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诗风朴素端正,有时也饶有韵致。如《武夷山中》写道:"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述其转徙山中的十年岁月,颇含隐痛。《初到建宁赋诗一首》是他北上前的诀别诗,起句即以"雪中松柏愈青青"自喻,高风亮节,视死如归,亦感人至深。
所著《叠山集》16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他评点的《文章轨范》,以文章类别编选文章,是南宋一部重要的评注选本,被誉为集合宋人评点学之大成。
谢枋得的诗大都是在民族存亡严重关头,同南宋奸臣、蒙古贵族统治者作斗争时所作,因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元旦阻雨》、《春日闻杜鹃》、《寄谢叔鲁》、《思亲》等诗中,通过对故国的怀念舆留恋,表达了他对复国还乡的强烈希望,抒发了一个爱国者光阴磊落的胸怀。在《别二子及良友》一诗中,他又以雪中松柏自比,比喻自己永远独立不移的民族气节,表明他为坚持民族大义,敢于傲霜斗雪的铁骨松风。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南宋灭亡后,孤单一人,卖卜为生,因而深知人民疾苦,写出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如《蚕妇吟》中,就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他描写道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天还没亮,蚕妇就起床查看,担心蚕多了,桑叶不够吃,而此时达官贵富们还在歌舞宴乐,多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枋得的诗还擅用隐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庆全庵桃花》。他借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其居民为避秦乱而隐居此地,来反映自己的处境。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的一些小诗也写得隽永清鲜,情意盎然。如《觅茶》: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
再如《小孤山》: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文章
谢枋得除了诗在当时非常有名,读之朗朗上口,回味无穷,他的文也可堪称一流。他无书不读,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学者,他写了大量的书、序、记、启等方面的文章,“文词清丽,高迈奇绝,汪洋演迤,自成一家”。他所作文章,切中时弊,令人读之泣下。如《谒辛稼轩先生祠记》、《上丞相留忠斋书》、《上程雪楼御史书》、《与参政魏容斋书》等都是文中上品,不可多得。他在《上程雪楼御史书》中写道:“某三十一而仕,五十一休官,平生实历,不满八月,俸禄无一毫归家养亲,己不可言孝矣……亲丧在浅土,贫不能礼葬,苫块余息,心死形存”。所谓悠悠寸草心,十分感人。在《与参政魏容斋书》中“宋室遗臣,只欠一死。上天降其才,其生也有日,其死也有时,某愿一死全节矣,所恨时未至耳。”更足以证明他决心为国殉难,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绝命诗
《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
太清群仙宴会多,凤箫龙笛鸣瑶瑟。岂无道兄相提携,骑龙直上寥天一。
编辑《千家诗》
我国古代为儿童启蒙教育而编的一部诗集,相当于现在的小学课本。《千家诗》原名《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宋朝刘克庄编辑。南宋末年谢枋得对原有《千家诗》有所整理增删,成为谢枋得编辑《千家诗》。从此《千家诗》有两种版本并行与世。
自幼聪明
谢枋得(1226~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南宋信州弋阳人(今上饶弋阳县)。谢枋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他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作为南宋著名的爱国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
其伯父谢征明抗元战死,其父谢应琇因忤贵官被冤枉死,谢枋得由母亲桂氏教养,自幼颖悟,每次看书,五行一齐看下来,过目一看,终身不忘。《宋史列传》对谢枋得是这样描绘:“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他好说直话,一与别人论述古今治乱的国家大事,一定是掀起胡子,抵着几案,跳跃自奋,显得很激动的样子。以“忠义”作为己任。徐霖称他为:“如受惊的白鹤伴云霄而飞,不可能用笼子来束缚他。”
中进士 怒斥奸佞
宋朝是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特别是南宋末期,当时,以理宗为首的南宋封建统治集团,荒淫腐朽,再加上宦官董宋臣和权臣贾似道祸国殃民,南宋的政治十分黑暗。
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谢枋得对策时严厉地攻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本意希望擢升中进士甲科,到公布考生名单,考中乙科。任命担任抚州司户参军,随即弃职而去。
次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担任建宁府教授。未上,吴潜宣抚江南东、西两路,命他担任干办公事。团结民兵,以保护饶州、信州、抚州,用科降钱米以作为地方民兵的食粮。谢枋得说服邓、傅二姓所属二社各大家,得到民兵一万多人,驻守信州,到兵退后,朝廷核实各项军费,差一点没有免除科降钱。
1258年,蒙古军大举攻宋,谢枋得被朝廷任为礼兵部架阁,负责招募民兵,筹集军饷,保卫饶、信、抚三州。谢枋得变卖家产,八方奔走,经他多方筹措,共招募得民兵一万多人。
景定五年(1264),他在建康当考官时,当时的丞相兼枢密使叫贾似道,他奉行投降政策,奉币向蒙古军求和,加上蒙古大汗蒙哥刚死,内乱发生,忽必烈答应了条件,率蒙古军北撤去争夺王位。蒙军刚撤,贾似道就开始行打算法,诬陷各地抗蒙将领贪污军费,逼他们破产赔偿。谢枋得极为愤慨,也对时局失望至极,便以贾似道政事为题,言“兵必至,国必亡”。指出贾似道“窃政柄,害忠良,误国毒民”,为此,漕使陆景思抓住了这件事,送上这种文稿给贾似道,贾似道则以谢枋得居乡不守法纪、起兵时冒领使用科降钱,又诽谤他,追夺两官,贬谪兴国(今湖北阳新县),直到公元1267年才被放回家乡。此后,他隐居弋阳的家中,没有出仕,主要还是由于他厌恶统治集团的欺压百姓,昏庸无能,腐败透顶。这期间,他闭门讲学,向弟子宣传爱国思想,并鄙视权贵,足迹不入豪门。
保家卫国
咸淳三年(1267),朝廷赦免谢枋得,允准回居乡里,应吴潜征辟,组织民兵抗元。公元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1275年,元将伯颜率元兵大举攻宋。
德祐元年(1275),吕文焕引导元兵沿长江东下攻占鄂州、黄州、蕲州、安庆、九江,凡是他的亲友、部下都被诱降而献出城邑,于是屯驻建康。谢枋得与吕师夔友善,于是应诏上书,以一族人举保吕师夔可以信任,希望分给沿长江诸屯兵让他统帅,以他为镇抚使,使之行程成功,又愿亲自到江州会见吕文焕与他议论。朝廷同意了,令他沿长江以察访使的职务成行,正当吕文焕北归而去,没有见到他就返回。
谢枋得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的身份担任信州知州。第二年正月,吕师夔与武万户分别平定江东一带,谢枋得以兵挡之,派前锋呼喊说:“谢提刑来了。”吕师夔的军队驰到军前,用箭射谢枋得,箭头一直射到马前,谢枋得逃入安仁,调淮士张孝忠迎战团湖坪,箭射完了,张孝忠挥动双刀杀死了一百多人。
流亡生涯
在此国家存亡关头,谢枋得又挺身出来组织抗战。由于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畏战,左丞相留梦炎弃职逃跑,兵部尚书吕师孟降元,其他不少封疆大臣和前线将领也纷纷投敌,大片国土沦丧。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进攻宋朝江东地区。谢枋得亲自率兵与元军展开了一场血战,终因孤军无援而失败。三月,元军占领南宋首都临安,并将宋恭宗、太后全氏、太皇太后谢氏俘往元朝上都,谢氏曾寄诏书命令南宋臣民降元,但谢枋得拒绝降元。五月,南宋景炎帝即位,谢枋得被任江东制置使。于是,他再次招集义兵,继续进行抗元斗争,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由于元军的追捕,他被迫隐姓埋名,逃亡福建,隐遁于建宁唐石山中,宋亡,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这场战争中,谢枋得的妻子李氏饶州安仁人,宁死不屈,与次女和两婢女自尽,谢枋得的两个兄弟,三个侄子也被元军迫害致死,南宋终因回天乏术,走上了灭亡之途。
谢枋得逃到福建后,曾长期流亡在建阳一带的穷山野岭之间,生活极其贫困。他每天穿着麻衣草鞋,面向东方痛哭,藉以悼念已亡的故国。谢枋得不做元朝的顺民,以卜卦、织卖草鞋或教书为生。曾到武夷山拜访遗民熊禾。在流亡期间,谢枋得创作了大量的诗和文,反映人民的疾苦,痛斥南宋的昏暗和大臣们的卖国求荣,表达对复国还乡的强烈愿望,艺术成就极高。
叠山精神
谢枋得有《叠山集》,存词一首。
长女谢葵英适安仁通判周铨,早寡,后闻父亡亦投水而死,人称其投水处为“孝烈叠山”,谢枋得被贬,谪居在兴国军的叠山,谢枋得就以此为号。苏东坡曾经作诗中有“溪上青山三百叠”,兴国军属江南西路管辖。它位处长江西南面,州城紧靠长江支流富川的北岸。黄州是在离兴国军不远的长江北岸。早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居住,过着极其艰苦淡泊的生活,境况和谢枋得非常相似。当年,苏轼曾经在黄州城东东坡的数十亩营防废地上垦荒耕种,于大雪天在这里修建房子,还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匾额,并从此自号“东坡居士”。谢枋得十分崇敬苏轼,苏轼在兴国军写的一首七律诗:《自兴国往筠宿石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谢枋得对这首诗的格调和意境,非常推崇,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苏轼还有这种洒脱的风度,于是谢枋得取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模仿苏轼,也为自己的读书堂写了—块“叠山”二字的匾额,并从此自号“叠山”,而人们也因此尊称他为“叠山先生”。
绝食殉国
元朝统一中国后,就开始拉拢汉族士大夫,由于谢枋得的文名和威望,元朝曾先後五次派人来诱降,但都被他用严词拒绝,并写《却聘书》:“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决不失志。”
1288年冬天,大雪纷飞,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奉元帝之命,强迫谢枋得北上大都。这时,谢枋得虽然形容枯瘦,但仍精神抖擞,慷慨赋诗赠别亲友。他一到大都,就问明太皇太后谢道清坟墓和宋恭宗所在的方向,恸哭再拜,后拘留于悯忠寺(今法源寺),见壁间有曹娥碑,哭泣说:“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并再次进行绝食斗争。留梦炎派医生拿了杂有米饭的药汤请他去喝,他一面怒骂,一面将药罐拂在地上。四月初五,谢枋在大都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绝食五天,终于为国尽节,至死未降为元臣。
遗书自称“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某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先妣以今年二月,考终于正寝,某自今无意人间事矣!”。其子定之负骸骨归信州,葬故乡弋阳玉亭龚原。门人私谥他为“文节”。
谢枋得用死来表示抗拒,从出发北上那天起,就开始绝食。后来,为了能活着到大都,看见被元军 俘虏的谢太后和恭宗后,才每天吃少量的蔬菜水果维持生命。
到大都后,尚书留梦炎下令把他安排到悯忠寺休养。谢枋得住的那间屋子中,墙上有一块纪念曹娥的碑。谢枋得看碑后,痛哭地说:“一个年轻的女子尚能为父尽孝,我怎能不为国殉难呢?”从此,他开始绝食。5天后,谢枋得终于以死殉国,那年他64岁。
庆庵寺桃花。宋代。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小孤山。宋代。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春日闻杜宇。宋代。谢枋得。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又何必,待过家上冢,书锦荣华。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宋代。谢枋得。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又何必,待过家上冢,书锦荣华。
蚕妇吟。宋代。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武夷山中。宋代。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谢惠椒酱 其一。宋代。谢枋得。 菫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老成。
书林十景 其十 华峰霁雪。宋代。谢枋得。 朔风吹折寒梅枝,严凝冻合彤云痴。华峰屹立亘今古,堆累积聚皆昏迷。杨花飞舞盈三尺,蝶翅交加呈六出。朝阳发燄照乾坤,万壑千崖消粉饰。
北行别人。宋代。谢枋得。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菖蒲歌。宋代。谢枋得。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怪石篠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共登。神农知己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幽人躯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彩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玉皇一笑留香案,锡与有道者长生。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豔,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
蚕。宋代。谢枋得。 养口资身赖以桑,终成王道泽流长。吐丝不羡蜘蛛巧,饲叶频催织女忙。三起三眠时化运,一生一死命天常。待看献茧盆缫后,先与吾皇织衮裳。
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宋代。谢枋得。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太清群仙宴会多,凤箫龙笛鸣瑶瑟。岂无道兄相提携,骑龙直上寥天一。
思亲 其二。宋代。谢枋得。 九十萱亲天下稀,吾王何在子何之?倚闾日暮无他念,一片好心天得知。
思亲 其三。宋代。谢枋得。 九十萱亲天下稀,人无容力荷天慈。衣冠礼乐江东聚,此是痴儿奉母时。
思亲 其五。宋代。谢枋得。 九十萱亲天下稀,教儿只诵白华诗。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
思亲 其四。宋代。谢枋得。 九十萱亲天下稀,平生教子欲何为。楚王肯立韩公子,良也归韩亦有辞。
谢刘纯父。宋代。谢枋得。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江东得此种,亦可致富殷。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角齿不兼与,天道斯平均。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绨袍望不及,共裘心自仁。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洁白如雪积,丽密过棉纯。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诗多草木名,笺疏徒谆谆。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安得移此惠,飞到君王身。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季札有赠好,千古尚如新。
赠画士刘信可 其一。宋代。谢枋得。 毛颖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赠相士吴楚峰。宋代。谢枋得。 世乱异人出,高者为神仙。方术皆救世,可知愚与贤。喜君风鉴别,妙处不可传。著眼看福人,要识太平年。
谢人冬至送凫。宋代。谢枋得。 阳复旦闭关,万物畏坤含。双凫飞天外,鹜食何贪婪。儒道又一泰,十年乱愈餤。谁家读书堂,庭阶无清
谢惠药。宋代。谢枋得。 雪深不能馋黄精,天寒不能斸茯苓。瑶草共食何日长,还丹独炼何时成?如来怜我似鹤形,指挥龙树露神灵。佛无老死无生灭,何用劳我以长生。
书林十景 其八 仰寺疏钟。宋代。谢枋得。 仰山梵刹万竹閒,巨鲸吸动天风寒。前声穿云出山久,后音待月挥槌难。长短轻重知多少,断续参差不奇偶。敲残一百馀八声,树色模糊落星斗。
赠画士刘信可二首。宋代。谢枋得。 毛颍摧锋入墨池,白云窗下展乌丝。乘君袖里孤山月,写尽横斜竹外枝。
赠秋山道人。宋代。谢枋得。 晒衣台上草春深,天遣诗人近士林。宇宙中间千万变,长歌收拾付閒心。
赠儒医陈西岩。宋代。谢枋得。 猪苓桔梗最为奇,药笼书囊用有诗。莫把眼前穷达论,要知良相即良医。
赠宋相士。宋代。谢枋得。 堕甑看无益,乘轩计亦疏。忍贫吾自解,过论子姑徐。但得耆而艾,饱观诗与书。时乎一杯酒,此外尽从渠。
忠贤祠。宋代。谢枋得。 正气冲融自一家,宦情儒墨共根芽。身因世故归民社,道为时谋重圣涯。千古寒光流夜月,满天余彩漾晴霞。殷勤瞻拜诸公侧,送尽长林几晚鸦。
和道士陈天隐 其二。宋代。谢枋得。 岂不逍遥自乐真,世閒何地可容身?碧桃秋月原无物,丽日祥风只爱春。天上尽多知己友,尘中安得见心人。赤虬一跃蓬莱近,又恐丹邱有宿因。
示儿 其二。宋代。谢枋得。 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家消息又何疑。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
辞洞斋、华甫二刘兄惠寒衣。宋代。谢枋得。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谢人惠米线。宋代。谢枋得。 玉粒百谷王,有功满人寰。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扳。银涛滚雪浪,出没几洲澴。有味胜汤饼,饫歌不愁癏。包裹数十里,莹洁无点班。兴师远持糒,此物正可颁。千万一日饱,不费金数锾。长安权贵人,五鼎靳笑颜。玉食过九重,恨无土宇版。岂知有琼糜,天雨到市闤。愿献空峒帝,马迷龙难攀。
谢送夏衣。宋代。谢枋得。 南州久客困炎歊,汗浥春衫上白毛。细葛含风常着看,此情犹胜旧绨袍。
谢药。宋代。谢枋得。 雪深不能鑱黄精,天寒不能斸茯苓。瑶草共食何日长,还丹独链何时成。如来怜我似鹤形,指挥龙树露神灵。佛无老死无生灭,何用劳我以长生。
谢张四居士惠纸衾。宋代。谢枋得。 何年捣玉楮,莹洁无滓坌。清兴厌纯绵,安有尘可振。夜卧白昼中,冰雪心不紊。梦觉梅花香,炉红绝烟煴。疑到玉皇前,俯视日月晕。人间绮罗帐,何异锦覆粪。吾慕忍寒人,从师游鲁邻。爵禄不可辞,高举已在汶。独怜无褐民,茅檐冻欲偾。大裘正万丈,德心欠广运。天下皆无寒,孔孟有素蕴。愿与物为春,衾铁吾不愠。以君志趣高,惠我无俗韵。缟带报紵衣,侨札真契分。
与魏梅墅。宋代。谢枋得。 义熙陶令书甲子,春秋仲尼尊天王。孔明汉贼不两立,梁公十念臣而皇。
赠卜者魏易斋。宋代。谢枋得。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白玉五城人可到,黄金一鼎道无穷。先生救世心衣苦,后派多才命必通。魏本大名名易显,子明且为筮江东。
元旦阻雨二首。宋代。谢枋得。 洪钧一转岁开端,草木群生亦喜欢。安得明年此时节,江东重睹旧衣冠。
赠道士阮太虚何存斋。宋代。谢枋得。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莫愁我饥渴,天厨食天饱。真宰善解家,未敢与道。
赠何古梅学医。宋代。谢枋得。 永州何仙药最灵,神丸能溃邕州城。广西两道再清平,百万赤子荷更生。笙鹤一去三百年,东南忽变为腥膻。为血为肉生灵苦,在者疮痍何日痊。上界真人有同性,不学神仙学孔孟。有术医国无人知,要为吾民救微命。察脉肥瘠韩子精,论疾阴阳子产明。神功端不让思邈,古道依然如宋清。得钱卖药少取利,无钱乞药喜舍施。好客来时入酒垆,无朋终日阅书市。忆昔民生三皇前,下寿无疾享百年。神人妙用不可见,本草灵素犹有传。古云医不通三书,世上断不服其药。如君胸中有炎黄,冷笑三书尽糟粕。我闻上帝最好生,活人功多朝玉京。请看岐叟至陶葛,神仙多是良医成。东南干戈二十秋,人无贫富眉长愁。千人幸有一人在,到处呻吟无歌讴。遗黎若要家平康,但愿良医自天降。不龟手药有灵时,好看良医作良相。
赠画梅吴雪坞。宋代。谢枋得。 冷凝寒极雪漫漫,天下无人知袁安。起来门前问梅竹,吾友可以话岁寒。岁寒心肠似铁石,不与万木同摧残。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人生莫与天争巧,上帝一见开笑颜。八极俗物不足道,千年陈人无可观。谁人奈得此雪过,春风去后终须还。千红万紫争烂熳,梅竹携手隐空山。皋陶庭坚不祀苦,程婴杵臼存孤难。岂无当门独立者,五更风雪不相干。
吾友张四居士为僧敢献善颂。宋代。谢枋得。 天台罗汉形模,也学丹霞划草。少年大振宗风,好个五山长老。
题庆全庵。宋代。谢枋得。 莲如君子甘离世,菊似逸民难出山。不信众芳□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
戏道士阮太虚。宋代。谢枋得。 阮郎正好住天台,玉女多情忍放回。雨散云收一天碧,薰风吹梦到瑶台。
仙隐观。宋代。谢枋得。 秋日閒十日,面怀秋山空。烟霞固常态,败叶铺山红。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秃翁。相看各萧索,事付不语中。二轮固代谢,四季弭初终。义霜素凄惨,温律复冲融。相期保岁寒,木末回春风。
谢惠椒酱等物。宋代。谢枋得。 堇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先成。
谢黄禅师华严会供食。宋代。谢枋得。 十兆九万拜,求道心如惔。毗卢顶上珠,直欲一手探。天厨送谁馔,众腹岂敢贫。君有维摩心,作茧怜吴蚕。八万四千供,只须丈室函。昔我闻晨钟,今载草堂柟。流年急如梭,长歌愧仙蓝。勇寻赵州关,何畏白发鬖。愿为护法轮,金甲持长锬。又恐囘道人,晚遇黄龙南。
谢刘纯父惠木绵布。宋代。谢枋得。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角齿不兼与,天道期平均。所以木绵值利,不畀江东人。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绨袍望不及,共裘志自仁,物意皆可珍。洁白如雪积,丽密过绵纯。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诗多草木名,笺疏欲谆谆。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安得遗此惠,飞到君王身。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季札有赠限,
谢麪。宋代。谢枋得。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谢人冬至送鸭酒。宋代。谢枋得。 阳复且闭关,万物畏坤含。双凫飞天外,鹜食何贪婪。儒道又一泰,十年乱愈餤。谁家读书堂,庭阶无青藫。此时谈时书,莲经提鱼篮。平生太玄文,知者无一谭。之子爱野鹜,骥驹舞两骖。厚颜酒食馔,不猎县鹑鹌。寒威甚毒矢,三杯胜七{左金右函}。烂碎寻梅花,登峰吾尚堪。
赏牡丹。宋代。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书林十景诗。宋代。谢枋得。 巍巍文笔光书林,插空几地皆天成。尖斋不假云烟敛,圆健何劳雨露深。椽墨太阿窥小丑,书天不动龙蛇走。何用蒙恬制作工,五色光芒焕星斗。
示儿二首。宋代。谢枋得。 门户兴衰不自由,乐天知命我无忧。大儿安得孔文举,生子何如孙仲谋。天上麒麟元有数,人间豚犬不须愁。养男不教父之过,莫视诗书如寇仇。
思亲五首。宋代。谢枋得。 九十萱亲天下稀,十年甘旨误庭闱。临行有恳慈心喜,再睹衣冠儿便归。
送程楚翁远游。宋代。谢枋得。 近日人传庾岭梅,南枝落尽北枝开。长安旧日元无此,尽是江南人送来。
送半村厉元吉出尉乌程。宋代。谢枋得。 十二街头三尺雪,骏马健行如跛鳖。生怀故人厉半村,拂袖前行何勇决。叠山居士强欲吟,冻笔如椎砚欲裂。京国青衫十载交,欲言不言情哽咽。愿君勿作绕指柔,愿君勿作在鑛铁。甘雨幽遐冤草甦,清风宇宙贪泉竭。循良讵困圣明时,玉烛光华待调燮。
送刘治中之信州。宋代。谢枋得。 冰玉古溪山,治中今士元。邦人敬文简,道化望曾孙。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十年儒道晦,此日啼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