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肇(1047-1107),字子开,号曲阜先生。宋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曾易占之子。曾巩异母弟。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北宋政治家、诗人。历任吏、户、刑、礼四部侍郎。 自幼聪慧好学,师承其兄曾巩。重儒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章法。容貌端庄,为人忠厚仁义。为官40年,历英、神、哲、徽四朝,在朝任过礼、吏、户、刑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对朝中事敢直抒胸臆;在14个州、府任地方官时,多有政绩,为人称颂。
肇为政清明,广施仁政,惜民力,明赏罚,敢于直谏。工诗善文。咏物诗词亲切感人;文多阐发儒学经义,温润有法,婉约典雅,其文一出,时人争抄。亦工书法。
南丰曾氏为耕读世家。自巩之祖父致尧于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起,77年间曾家出了进士19位。进士中,致尧辈7人,其子易占辈6人,其孙巩辈6人。此外,巩之妹婿王安国、王补之、王彦深等一批人亦皆进士。披阅《建昌府志》、《南丰县志》及诸曾著作如巩之《元丰类稿》,我们不能不被该家族的儒学底蕴、文化积淀与苦学精神所震惊。曾巩进士同年苏轼、苏辙赠诗称:“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非虚言也。
曾肇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初为黄岩县主簿、郑州教授,后调崇文阁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太常寺同知。到崇文院后对秦汉以来的礼仪之规增补修正,使其完善,同时删定《九域志》,得到宋神宗嘉许,调国史馆编修,进吏部郎中,改右司,为《神宗实录》检讨。元祐初(1086),任起居舍人,不久为中书舍人。多次谏言朝廷应辩邪正,少宴乐,因意见不合,辞给事中职,以宝文阁待制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调知邓州(今河南邓县)、齐州(今济南)、陈州(今河南淮阳)及应天府(今南京)。元祐七年,调为吏部侍郎,又因有关祭祀一事,改刑部,出知徐州、江宁府。
元祐八年(1093)十月,宋哲宗继位,起用一些旧臣,召曾肇入朝。曾肇建议选用忠信端良之士,防止近臣参政,遭贵戚攻击,出知瀛州(今河北河间)。绍圣四年(1097),前史官范祖禹等在修撰神宗《实录》时有讥讪言语,被降罪。曾肇参与修撰,亦被降调滁州。后复为集贤殿修撰,出知泰州、海州(今连云港市)。
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徽宗即位。曾肇复为中书舍人,上疏建议广开言路,昭雪元祐党人,改任翰林学士兼侍读,掌管起草诏令。时有谏官陈灌、给事中龚原以言获罪,无人敢救,曾肇挺身而出,极力进行辩解。建中靖国元年(1101),因兄布在相位,避嫌拜龙图阁学士,提举中太一宫。出知陈州,再任太原、应天府、扬州、定州(今湖北麻城)地方长官。修《哲宗实录》、《神宗宝训》、《国朝会要》,提举中太一宫。后出知陈、扬、定、岳、和州,历太原、应天府。
崇宁元年(1102),元祐期间的士大夫再度遭贬,曾肇亦被放逐到和州(今安徽和县)、岳州(今湖南岳阳),再贬到濮州(今山东鄄城)为团练副使,最后到汀州。四年,得以归。
大观元年(1107)卒于镇江。
事英、神、哲、徽四朝,共40余年,践14州,任吏、户、刑、礼四部侍郎,两为中书舍人。卒后30余年才被追封为曲阜县开国侯,赠少师,绍兴初谥“文昭”。明王世贞谓其书“如玉环拥(“九”加“重”),自是太平人物”。
肇为政清明,广施仁政,惜民力,明赏罚,敢于直谏。工诗善文。咏物诗词亲切感人;文多阐发儒学经义,温润有法,婉约典雅,其文一出,时人争抄。亦工书法。
南丰曾氏为耕读世家。自巩之祖父致尧于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起,77年间曾家出了进士19位。进士中,致尧辈7人,其子易占辈6人,其孙巩辈6人。此外,巩之妹婿王安国、王补之、王彦深等一批人亦皆进士。披阅《建昌府志》、《南丰县志》及诸曾著作如巩之《元丰类稿》,我们不能不被该家族的儒学底蕴、文化积淀与苦学精神所震惊。曾巩进士同年苏轼、苏辙赠诗称:“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非虚言也。
句 其十九。宋代。曾肇。 君不见莆阳学士蓬莱仙,制成月团飞上天。南北自此俱岁贡,寸璧往往人间传。
句 其二十。宋代。曾肇。 蘼芜有香叶,采采乘清旦。山头去妇思,堂下骚人怨。使君亦何为,烹茶奉閒燕。
句 其九。宋代。曾肇。 团团桂丛孤,枝叶寒更媚。托根庭宇间,自有幽人致。何必问嫦娥,青云借馀地。
迩英阁前槐后竹双槐极高而柯叶拂地状如龙蛇或谓之凤尾槐。宋代。曾肇。 凤尾扶疏槐影寒,龙吟萧瑟竹声乾。汉皇恭默尊儒学,不似公孙见不冠。
凌霄花。宋代。曾肇。 凌波条体纤,柔枝叶上缀。青青乱松树,直干遭蒙蔽。不有严霜威,焉能辨坚脆。
南丰军山庙碑。宋代。曾肇。 土膏起兮,泉流驶兮。牧徂于田,偕妇子兮。既耕且艺,耘且耔兮。一岁之功,在勤始兮。野无蟊螟,塘有水兮。非神之力,其谁使兮。我苞盈兮,我实成兮。挥镰铚铚,风雨声兮。囷仓露积,如坻京兮。遗
薝卜花。宋代。曾肇。 林兰擅孤芳,性与凡木异。不受雪霰侵,自足中和气。欲知清净身,即此林间是。
句 其一。宋代。曾肇。 岩岩九门深,日举费十万。忽于泥滓中,得列方丈案。腥咸置齿牙,光彩生顾眄。从此辱虚名,岁先包橘献。微生知几何,得丧孰真赝。玉食有云补,刳肠非所患。
海陵春雨日。宋代。曾肇。 公事无多使客稀,雨时衙退吏人归。沉烟一炷春阴重,画角三声晚照微。桑雉未驯惭报政,海鸥相近信忘机。只将宴坐收心念,懒向人间问是非。
南郭隐居。宋代。曾肇。 南郭萧条居士家,断垣荒堑翳蓬麻。筼筜映水千竿直,略彴当门一径斜。老有图书忘世界,贫无杯酌送生涯。倘来轩冕何须贵,未胜牛衣驾鹿车。
次后山陈师道见寄韵。宋代。曾肇。 故人南北叹乖离,忽把清诗慰所思。松茂雪霜无改色,鸡鸣风雨不愆时。著书子已通蝌蚪,窃食吾方逐鸒斯。便欲去为林下友,懒随年少乐新知。
京口甘露寺。宋代。曾肇。 屈曲危楼倚半空,诗情无限景无穷。江声逆顺潮来往,山色有无烟淡浓。风月满楼供一览,乾坤万里豁双瞳。片云迥逐斜阳去,知落淮山第几重。
二贤堂 其一。宋代。曾肇。 天骥精神凤羽仪,青云天路此委蛇。由来道谊千钧重,不独文章一世师。史牒已传三黜赋,骚人谁继八哀诗。有时无命非今日,从古长沙贾傅悲。
二贤堂 其二。宋代。曾肇。 万壑千岩花草香,醉翁此地昔徜徉。不闻燕雀知鸿鹄,但见鸱枭笑凤凰。平日声名追屈贾,暮年勋业佐虞唐。神清洞府今何处,故事空留楚天傍。
武夷山天柱峰。宋代。曾肇。 燕越相望路八千,忽惊天柱落樽前。何如乞我双凫舄,飞上峰头访列仙。
好事近(毫州秩满归江南别诸僚旧)。宋代。曾肇。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上王荆公墓。宋代。曾肇。 天上龙胡断,人间鵩鸟来。未应淮水竭,所惜泰山颓。华屋今非昔,佳城闭不开。白头门下士,怅望有馀哀。
灵寿同年兄再以杞屑分惠复成小诗以代善谑。宋代。曾肇。 场屋十年长,铃斋一笑欢。微言师水薤,交分托金兰。腹饱仙人杖,心存姹女丹。他时玉京路,同缀侍宸官。
紫薇花 其二。宋代。曾肇。 明丽碧天霞,千茸紫绶花。香开荀令宅,艳入孝王家。几岁自荣辱,高情方叹嗟。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
次兄子宣先生作高阳众乐园成被命金陵易镇韵。宋代。曾肇。 文物河间信可嘉,风流江左亦堪誇。水南水北千竿竹,山后山前二月花。久愧迂儒怀郡绂,聊须隽老驻军牙。两州耆旧无多怪,鲁卫从来是一家。
游石仙岩次兄子宣公韵。宋代。曾肇。 尘埃华发换朱颜,十载重来款故关。天下楼台春寂寂,洞中鸡犬昼闲闲。苔深尚识曾题石,木老难寻旧戏环。未断凡心却归去,他年飞鸟会知还。
族兄山庄。宋代。曾肇。 宦路崎岖寄此身,羡君筑室离嚣尘。能将孝谨传家法,何用声名动世人。桑落百壶宁惜醉,竹竿千亩不忧贫。求田更欲依丘垄,来往他时愿卜邻。
出门寄家。宋代。曾肇。 出门日日念归期,恐过归期未得归。画角数声来别浦,孤帆一点背斜晖。行逢山树秋前落,坐见江云水上飞。尽是南人好风景,客心惊此却依依。
寄吕南公。宋代。曾肇。 主人第一河南守,之子无双江夏才。会见吹嘘上云汉,可能憔悴隐蒿莱。风骚寓兴垂金薤,翰墨传家富玉杯。倾盖相知胜白首,扁舟临别重徘徊。
淮南道中。宋代。曾肇。 四山蓊郁气朝隮,晚雨廉纤未有泥。鸭绿几寻塘水浸,鹅黄一段稻秧齐。幽花布地金钱小,野蔓萦林翠幄低。满目淮南风景好,不堪时听子规啼。
题王晋卿所藏郑虔著色山水图。宋代。曾肇。 曾访江南鸟爪仙,误随尘网落人间。红泉碧涧春风里,尚记麻源谷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