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以“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与子与游保俶塔同赋》)来勾勒保俶塔下的西湖,以“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来形容龙洞山的金龛和石瓮情况,虽嫌体物呆滞,但也还能传神。他以“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来表现南北奔波的布衣诗人谢榛,以“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寄元美》)来刻画好友王世贞,也较形像。但其构思、用词多见雷同。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还能注意顿挫变化,如《和聂仪部明妃曲》:“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意味隽永,静韵深长。沈德潜品评此诗说:“不着议论,而一切着议论者皆在其下。”
李攀龙诗文,由其友人、“后七子”领袖之一的王世贞整理编集为30卷,题《沧溟先生集》,其后屡有翻刻,历百年而不衰。李攀龙所编《古今诗删》,选各代之诗,影响颇大,后又摘取其中唐代诗歌编为《唐诗选》,成为当时通行的学塾启蒙读本,明清两代,影响超过《唐诗三百首》。所写《拟古诗》,临摹过甚,受人指摘。
论诗比谢榛、王世贞偏狭,认为先秦古文已有古法,后世作者只要“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句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王世贞语)。他所著的《答冯通书》就提到:“秦汉以后无文矣”。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所编《古今诗删》,宋元诗一首未录,可看出其论诗宗旨。其文聱牙戟口,成就不大。其诗亦多模拟剽窃之作,偶然面对现实,抒写内心真情时还有一些较好的诗,如《送明卿之江西》、《挽中丞》。七律和七绝相对较好,声调清高,词采俊爽,语近情深,然构思用词多见雷同。而乐府诗则如“临摹帖”。有《沧溟集》30卷。
李攀龙先世无所称名,其父李宝死后因李攀龙赠中宪大夫、顺德知府。攀龙9岁而孤,家无余赀,赖母张氏纺织度日。18岁入县学为诸生,廪于郡庠。与尚在髫年的殷士儋(后为大学士,有文名)、许邦才(后为王府长史,济南诗人)约为知交。攀龙自幼性情疏放,不耐当时书塾中讲授的经训内容和八股文,人目为狂生。
嘉靖十九年(1540),攀龙取乡试第二名,3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此后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历顺天乡试同考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山西司郎中,官凡三迁,辗转郎署,官职闲散。此间,攀龙与王世贞、谢榛、宗臣、吴国伦、梁有誉、徐中行等诗酒唱和,旨趣一致,遂结为诗社。其论诗主张,与“前七子”相倡和,形成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史称“后七子”。他们的文学主张的基本内容,即文主秦汉,诗规盛唐,继“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为彻底改变“台阁体”统治文坛的局面而斗争。李攀龙集中的拟古乐府,是其文学主张的具体实践。
嘉靖三十二年(1553),李攀龙出守顺德(今河北邢台市),为顺德知府。3年任期中,政绩卓著,做了一些既有利于巩固明王朝统治而又给百姓带来一定利益的事。如请蠲民税,减轻百姓负担;政刑宽简,民无冤情;增设驿站,减轻人民劳役负担等。其间诗文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无论赠答抒怀,还是描山摹水,或是关心时政之作,都各具特色。《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四首》、《春兴》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嘉靖三十五年(1556)夏,李攀龙被提升为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到任不久,不能忍受陕西巡抚殷学挟势倨傲的作风,以母老归养为由,上疏乞归,旨未下即拂衣辞官。在职虽不满一年,李攀龙足迹却遍及区内,在视察府州县学的同时,也游览了各地的名山胜迹。《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四首》,是这一时期的最佳诗作。
由陕归来,李攀龙在家乡筑白雪楼,隐居高卧,杜门谢客,不与权贵往来,一些达官显官以其接见为荣,学人士子更以其品评来衡定自己的身价。因此“闻望茂著,自时厥后,操海内文柄垂二十年”(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李按察攀龙》)。这一时期是李攀龙诗文创作的重要时期,所写诗文,殆占《沧溟集》之太半,因而其诗文最初结集曾名为《白雪楼集》。此间,诗歌以吟咏故乡湖光山色之作成就最高,《与转运诸公登华不注绝顶》、《青萝馆二首》、《抄秋同右史南山眺望》、《酬张转运龙洞之作》以及《挽王中丞八首》等,是其代表性作品。
隆庆改元(1567),李攀龙起复,出任浙江按察司副使,隆庆三年(1569),诏拜河南按察使。在浙江,诗人曾写诗赞美以“戚家军”为主体的抗倭军将,表现深厚的爱国之情。在河南任职4个月,老母病故,诗人扶柩归里。本来病弱,加上持丧哀痛过甚,遂卧病不起,第二年(1570年)八月十九日(9月18日)暴疾而卒,终年58岁。葬历城城郊“牛山之原”,后移药山之麓。后人在其少年读书处趵突泉上建白雪楼,以寄托对诗人的追念之情。楼渐荒废,至解放初拆除。1996年又在原址重新修建,并建成与白雪楼连为一体的戏剧大舞台。这里常年举办以京剧为主的各种戏剧演出,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演出活动中心。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代。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塞上曲送元美。明代。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长相思。明代。李攀龙。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郡斋同元美赋得阴字。明代。李攀龙。 漳之浔,大陆阴。天落落,日骎骎。谁为郡,此滞淫。君在坐,倍萧森。嗟波及,邈陆沈。酌我酒,听长吟。秋无色,风雨深。山欲出,薜萝侵。泪相视,卧独临。沧海梦,白云心。来何处,别至今。重握手,一知音。孤城夜,枫树林。漂短发,问抽簪。
刁斗篇。明代。李攀龙。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怀魏顺甫。明代。李攀龙。 白云同署客,相念意悠哉。交道萧朱失,文章屈宋来。风尘还傲吏,案牍岂时才。不见黄金骏,秋高蓟北台。
为殿卿悼亡。明代。李攀龙。 歌梁尘未断,舞袖影方閒。落月窥珠镜,青春暗玉颜。为云归峡里,窃药去人间。安得招䰟术,姗姗步幄还。
与卢次楩登大伾山。明代。李攀龙。 河朔风尘万里看,空亭天外一凭栏。夕阳忽送孤城色,高雪遥临白马寒。何处浮云吞大泽,于时紫气满长安。我来欲著浮邱赋,此地因君老鹖冠。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明代。李攀龙。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简许殿卿。明代。李攀龙。 玉函山色倚嵯峨,北渚清秋已自波。我欲与君携酒去,不知何处白云多。
蹛林歌。明代。李攀龙。 单于庭,阴山下,汉家和亲刑白马。刑白马,祭龙城,今年蹛林大会兵。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十。明代。李攀龙。 东观风流著作郎,满朝谁不羡恩光。赋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洒玉堂。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二。明代。李攀龙。 春风忽送汉臣还,再入承明供奉班。怪得文章成五色,朝朝染翰近龙颜。
古诗后十九首 其六。明代。李攀龙。 烛烛芙蓉花,擢擢采兰妇。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
同元美与诸比部早夏城南放舟 其六。明代。李攀龙。 言寻韦杜曲,与客放船行。树影含衣动,溪光逼酒清。狂来出真态,醉里见浮生。所以山公后,寥寥达者名。
送万言卿明府之长兴。明代。李攀龙。 逐虏将军度漠回,黄金犹自满燕台。请缨惭我为齐客,制锦多君更楚材。城上春云天目出,帘前秋色太湖来。弦歌暇日能相忆,花里新诗过雁裁。
寄吴明卿 其七。明代。李攀龙。 睢阳小吏困逢迎,醉后参差故态生。莫倚甘泉曾献赋,君今久已罢承明。
汝宁徐使君 其一。明代。李攀龙。 汝海清秋四望开,白云长在景夷台。已知千载无枚叔,谁爱风流汉署才。
哭公实 其四。明代。李攀龙。 一虚郎署问,竟负帝乡期。此日名堪定,千秋事可知。赋宁为异物,人已不同时。垂白君应妒,还丹我自疑。橐装高卧尽,椎结旧游悲。坐识藏舟理,行令荷锸随。
送范大澈。明代。李攀龙。 十载风尘道路难,天涯金尽俗相看。自怜华发冯唐老,谁问绨袍范叔寒。病起清樽开雨雪,归来春草遍长安。故人海上悲摇落,拟共秋涛把钓竿。
谢俞仲蔚寄簟。明代。李攀龙。 五柳先生漉酒巾,门无车马断红尘。劳将楚簟遥相问,高卧中原更几人。
春日闲居 其十。明代。李攀龙。 五柳㟙湖滨,先生隐是真。文章堪侧目,潦倒竟全身。何必论交地,长须纵酒人。即令东蹈海,断不混风尘。
哭公实 其一。明代。李攀龙。 逝矣梁公实,清时隐汉关。扁舟浮大海,健笔志名山。岂悟风流尽,犹言洗沐还。文章憎白发,服食误红颜。禅草来天上,玄经出世间。纵为华表鹤,羽翮已难攀。
戏赠张茂才 其二。明代。李攀龙。 张郎新制合欢衾,醉拥红颜烛影深。别有洞房双玉妾,吹箫自和白头吟。
公燕诗九首 其七 公干。明代。李攀龙。 月出西掖垣,双阙郁苍苍。白石烂素波,蘋藻槩金塘。方舟转清流,飞盖纷翱翔。轻飙洒前庭,明镫皦中堂。渌酒溢尊罍,嘉殽充圆方。公子多妙制,藻思何纵横。高谈自宠珍,濡翰安能详。婴疾日沈痼,簿领非所长。愿言贻令德,僶俛不可忘。
送徐子与之武昌 其一。明代。李攀龙。 使君安在武昌城,江汉双悬宪府清。共许登高能作赋,不妨乘暇一论兵。翛然白雪千人和,飒尔雄风万里生。更忆南楼明月好,欲携佳兴与纵横。
铙歌 其八 上陵。明代。李攀龙。 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赤翅之鸿,翁杂相随。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游阊阖,守谒者。五色露,何泥泥。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明代。李攀龙。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
毛刺史姑蔑高斋。明代。李攀龙。 武陵看花处,二仲得相闻。雨白闽天合,山青越徼分。书声散秋瀑,翰墨染春云。府檄何年事,犹馀猿鹤群。
送劳少参提学蜀中。明代。李攀龙。 分藩吴越气雄哉,人自南宫出上台。一抱连城明月满,还看三峡使星来。锦江波动词场色,剑阁高临宪府开。圣主贤臣今日事,王褒门下本奇才。
白纻舞歌 其四。明代。李攀龙。 双袖徐起若有思,逸态一放横难持。淫衍诘屈纷陆离,流纨曳縠风委迤。萦尘逗节利屣施,纡形赴曲影不知。纤腰欲结行缀移,众变沓至生繁姿。踌躇中止人尽疑,浮腾绝迹称神奇。游精荡志君自治,大乐万岁远如期。
关门雪望。明代。李攀龙。 西来千里雪,斜日满函关。秋水何当落,浮云自不还。积阴高紫气,寒色壮秦山。似欲欺双鬓,苍茫到客颜。
集张使君别业。明代。李攀龙。 清河迅寒流,金舆杳空翠。秋气下高原,苍然西北至。返照散疏林,萧条烟景异。零落复佳期,茅茨况幽致。握手平生人,笑谈出往事。旧游数子尽,风流吾党备。千金抵白发,一醉满君意。
早春寄吴使君 其一。明代。李攀龙。 十载风流动帝都,只今漂泊满江湖。那能万里褰帷处,不忆中原一病夫。
酬皇甫虞部寒夜书怀见寄。明代。李攀龙。 兄弟播清徽,词林振羽飞。再来郎署重,何谓宦情违。夜雪留沽酒,寒灯坐掩扉。共嗟羁物役,岁晏此依依。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明代。李攀龙。 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
山中简许郭 其一。明代。李攀龙。 山中酒熟住山中,早晚羊何诣谢公。莫道白云终日在,及看秋色向丹枫。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二。明代。李攀龙。 病起逢春上酒卮,江南江北正相思。中原谩说先朝事,五子风流自一时。
早夏示殿卿二首。明代。李攀龙。 湖上青山绕屋斜,萧条重枉使君车。到来纵遣柴门闭,只在东邻卖酒家。
赠陆膳部。明代。李攀龙。 清览三台上,名家四姓前。累朝霖雨望,群从聚星贤。北斗尚书府,南宫视草年。秩宗周典礼,膳部汉常员。官属青云氏,才高白雪篇。微言黄绢在,美节素丝传。笔綵生春署,兰薰握近天。明光宁再入,空此羡神仙。
五子诗 其五 梁公实。明代。李攀龙。 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
郡阁怀王徐二比部。明代。李攀龙。 晓漏鸣珂谒建章,春风载酒出长杨。词华并数西台妙,握草同称大国香。玉树月明堪自倚,金茎秋色坐相望。故人为郡逢摇落,日夕看云忆帝乡。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七。明代。李攀龙。 帝宠词臣弄彩毫,蓬蒿宫阙五云高。自怜一日成三赋,不分傍人赐锦袍。
和许右史寄怀曾水部之作 其一。明代。李攀龙。 右史怀人弄彩毫,华阳秋送白云高。遥知水部开椷处,不独钟山照锦袍。
于郡楼送茂秦之京。明代。李攀龙。 把酒高楼眺暮春,孤城落照浊漳滨。自怜白发常为客,谁道青山不负人。西署诗名干气象,中原宦迹任风尘。元龙未下当时傲,湖海看君意转亲。
咏古 其十一。明代。李攀龙。 忽忽岁已莫,太台役方作。太上美遨游,禾黍未能穫。滞穗满甫田,风雨殚零落。相国一沾襟,罢酒不为乐。
袭生绯桃栽。明代。李攀龙。 白云湖上酒家春,那更桃花照眼新。今日为栽三径里,怜君也是武陵人。
答寄俞仲蔚 其二。明代。李攀龙。 郁郁龙门山,下临千仞溪。孤桐生其间,干与浮云齐。湍水击其隈,回波荡其涯。野火燔其东,飞雪涂其西。莫则止黄鹄,朝则啼鹍鸡。悲风从天来,清商以凄凄。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琴瑟和神人,无乃非其怀。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一。明代。李攀龙。 满天鸿雁雨纷纷,浊酒黄花把向君。莫道龙山高会后,风流今少孟参军。
夏日东村卧病 其六。明代。李攀龙。 拂衣先达怪,高枕故人疑。世路衡门左,轩车负郭迟。少年誇解事,薄俗讳言诗。何处堪遥集,悠悠未有期。
天马歌。明代。李攀龙。 天马下阊阖开,汗以血騑离哉。河之精龙之子,视浮云无万里。绝流景蹑遗风,今安驾幸回中。天马徕从西极,经千里归有德。天马徕竦予身,挟飞电化若神。天马徕循东道,承灵威服帝皂。天马徕岁执徐,陕四海将安如。天马徕出峤山,逝昆仑排玉关。天马徕龙为友,北击胡驱群丑。
送右史之京 其一。明代。李攀龙。 汉家高宴柏梁台,千载风云拥上才。谁得似君珠履贵,亲承咳唾九天来。
萧萧篇哭孙 其一。明代。李攀龙。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