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众人皆惊。进京后,写《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被迫称病还乡。
此外,杨慎的父亲也是明朝的三朝老臣——内阁首辅杨廷和。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师,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
杨慎动身前往戍地云南永昌卫。从前其父廷和当国之时,曾经裁撤锦衣卫冗员,有怀恨在心者趁机埋伏在途中,伺机加害杨慎。杨慎有所准备,处处小心。驰骋万里,到达云南之后,几乎一病不起。
两年后,杨廷和生病,杨慎得以短暂回家探视,其父病愈后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协助平定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病逝,杨慎获准归葬其父。此后,或暂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于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员善待。
世宗因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回答杨慎“老病”,世宗才稍觉宽慰。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乐府纪闻》称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杨慎终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年近七旬时,曾返回泸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抚派人押解回永昌。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卒於戍地。明穆宗隆庆初年,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天启时追谥文宪。《明史》有传。
喜藏书。早年,明司礼监大藏经厂,贮列朝书籍甚富,他多次至阁中翻览书籍。据传曾攫取数册《永乐大典》据为己有。其后主事李继先奏命查对时,戏以窃书之名。家有“双桂堂”,为读书、贮书之所。曾编撰有《杨氏书目》,明末藏书家王道明在其《笠泽堂书目》中有记载。清初姜绍书记明一代藏书家,将他与杨士奇、吴宽、茅坤、宋濂等并列。著述多至100余种,李调元刊《函海》时,曾作专辑收录所著之书。重要结集有《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
褒
李贽在《续焚书》中说: “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 李贽恨不得“余是以窃附景仰之私……俨然如游其门,蹑而从之”。(《读《升庵集》》
袁宏道:“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外,更几人哉。吾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年矣,吾于杨升庵、李卓吾见之。”(《袁宏道集笺校》卷五十五)
王夫之称杨慎诗“三百年来最上乘”。(王夫之《明诗评选》卷五)
周逊《刻词品序》中称他为“当代词宗”。
王世贞:“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杨用修。”
焦竑十分推崇杨慎,曾花很长时间专心搜集杨氏著作,经过校对订正,编辑成《升庵外集》一百卷,刻板传世,并在《升庵外集题识》中盛赞道:“明兴,博雅饶著达者无如杨升庵先生。”
顾起元在《升庵外集序》中说:“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李慈铭:“有明博雅之士,首推升庵;所著《丹铅录》、《谭苑醒酬》诸书征引该博,洵近世所罕有。”
胡薇元《岁寒居词话》说:“明人词,以杨用修升庵为第一。”
钱允治《类编笺释国朝诗余》选杨慎词达118首,占了整部词选的四分之一。
《明史·杨慎传》:“杨慎博物洽闻,于文学为优。”
《四库全书总目》:“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
明末朱之瑜晚年讲学日本,教育日本学生安东守约说:“明朝文集极多,好者亦寥寥……如杨升庵、李空同集,极佳。”(《朱舜水集》卷十一《问答三》) 小宅生顺问:“扬雄、司马氏鸣汉家,眉山三苏及陆游等鸣宋家,不知今亦有如此人哉?”朱之瑜回答说:“国朝有宰相之子杨升庵讳慎者……”(《朱舜水集》卷十一〈问答四〉)
简绍芳〈升庵先生年谱〉说:“公颖敏过人,家学相承,益以该博。凡宇宙名物之广,经史百家之奥,下至稗官小说之微,医卜技能、草木虫鱼之细,靡不究心多识。……平生著述,四百多种…学者恨未睹其全也。”顾起元《升庵外集序》说:“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无逾升庵先生者。至其奇丽奥雅,渔弋四部七略之间,……唐宋以来,吾见罕矣。”
纪昀更赞曰:杨慎“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
近现代的陈寅恪说:“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贬
陈耀文,对杨慎的博学颇感不服,特作《正杨》一书,指出《丹铝》诸录中的150条错误。万历年间,胡应麟仿杨慎《丹铅录》而作《丹铅新录》、仿杨慎《艺林伐山》而作《艺林学山》,一面订正杨氏笔误,指出:“千虑而得间有异同,即就正大方”;一面不满于陈耀文“哓哓焉数以辨其后”,自以为“求忠臣于杨氏之门,或为余屈其一指也天”。
胡氏此举,被“时人颜曰《正正杨》”,朱国桢对之评曰:“(自)有《丹铅录》诸书,便有《正杨》、《正正杨》,辨则辨矣,然古人古事古字、彼书如彼、彼书如此,原散见杂出,各不相同,见其一未见其二,哄然相驳,不免为前人暗笑。”迨于清世,四库馆臣既说:“慎于正德、嘉靖之间,以博学称,而所作《丹铅录》诸书,不免瑕瑜互见,真伪互陈”,又说:“耀文考证其非,不使转滋疑误,于学者不为无功。然衅起争名,语多攻讦,丑词恶谑,无所不加,虽古人挟怨构争如吴缜之解《新唐书》者,亦不至是,殊乖著作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了杨慎29种著述,一一加以考评,虽承认杨慎“博洽冠一时”,《丹铅》诸作“疏殊虽多,而精华亦复不少”,但就总体言之,还是站在正统立场,对杨慎其人其学每多贬抑,如说他“好伪撰古书,以证成己说”,责他“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 为编,只成杂学”等等。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官修之书,故自面世流传后,杨慎即长期被冷落,一直不被重视。流风余波所及,以至近百余年来的中国儒学世、中国思想史著作中,多无杨慎的一席之地。
敦煌乐。明代。杨慎。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江月晃重山 其二 壬寅立春。明代。杨慎。 金马九重恩谴,碧鸡二十春风。江花江草每年同。君不见,憔悴已成翁。白发带花休笑,紫髯说剑犹雄。欲笺心事向天公。赊美酒,长醉玉壶中。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明代。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杨慎。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青海引。明代。杨慎。 长白山前号黑风,桔槔火照甘泉红。五千貂锦血边草,单于夜帐移湟中。华林酒艳长庚醉,沉香春浓海棠睡。金马门如万里遥,那知青海城头事。
次张大理文柔别后见寄韵。明代。杨慎。 垂老云南戍,逢君海上州。桂招非小隐,萍泛是同流。江汉询幽侧,关山慰阻修。欲酬平子赠,空有畔牢愁。
三阁词(二首)。明代。杨慎。 桃根桃叶斗春葩,《水调》河传穆护砂。无限江南新乐府,君王独赏《后庭花》。
拟青青河畔草。明代。杨慎。 河水清且涟,河上多芳草。春风二月时,千里交河道。交河汉家营,荒莽少人行。日暮凄风起,黄沙与云平。云间有孤雁,附书自乡县。翩翩欲下来,闻弦却惊散。草青雁北飞,草枯雁南归。雁飞有归时,征人无还期。
梦游感通寺简诸友。明代。杨慎。 李白题诗寺,文箫雁韵楼。海光浮树杪,山翠滴床头。热想寒泉濯,春曾煖谷游。暝钟萝月下,清梦一相求。
赠筝人(二首)。明代。杨慎。 玄的檀痕画未成,翔鸾屏里斗轻盈。罗虬若向今宵见,不比红儿比玉英。
青蛉行寄内。明代。杨慎。 青蛉绝塞怨离居,金雁桥头几岁除。易求海上琼枝树,难得闺中锦字书。
春夜望月。明代。杨慎。 今夜南楼月,中天北望赊。星河分宇县,钟漏隔京华。露砌光含竹,春江影泛花。留连竭樽蚁,潦倒待城鸦。
会津门观江涨望小市人家戏作。明代。杨慎。 渺渺波环紫贝,萧萧风起青蘋。花市宁非海市,美人疑是鲛人。眉妩春山学翠,脸疑秋水为神。银汉双星漫渡,石城两桨无津。
滇海曲(八首)。明代。杨慎。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正月十一日宿禄礼寄丘月渚杨溪山张见梅杨墨池。明代。杨慎。 客星无定影,惊鹊又迁枝。避地仍多阻,还家未有期。东桥花月夜,南浦蕙风时。携手难同赏,劳歌寄所思。
宿积翠岩。明代。杨慎。 晓色动香尘,天风杂梵声。鸡鸣关树白,龙卧海波清。湘浦行捐佩,沧浪坐濯缨。思归还引望,怀古若为情。
听歌。明代。杨慎。 彩云天外驻行杯,明月楼前引上才。红颊绽时银烛烂,翠眉低处玉山颓。飘飖侠客游燕市,窈窕仙娥下楚台。千载王郎风韵在,倩君重唱夕阳开。
四月二日雨中拨闷。明代。杨慎。 零雨崇朝不下楼,开窗烟外见渔舟。今年四月寒犹在,坐拥红炉送酒筹。
寄徐用先程以道。明代。杨慎。 轩辕台畔雪霜寒,阴碛茫茫万里宽。梦绕卢龙明月易,书随鸿雁朔风难。天涯好在崔亭伯,海上终还管幼安。应念瘴乡孤戍者,自将形影吊衰残。
郫县子云阁。明代。杨慎。 落景登临县郭西,坐来结构与云齐。平郊远讶行人小,高阁回看去鸟低。林表余花春寂寂,城隅纤草晚萋萋。酒阑却下危梯去,犹为风烟惜解携。
次韵奉酬中丞刘公侍御谢公除夕联句见怀。明代。杨慎。 岁夕遥怜误忆家,月毫联锦灿缸花。戍楼晓角传清燕,归棹寒江梦断鸦。彩燕西飞边候改,碧鸡东望蜀云赊。不知卧病衡天柱,何似穷愁瘴海涯。
近归有寄。明代。杨慎。 禄品宵征路,堂川暝问津。凉风吹远思,新月照归人。未醒鸡边梦,犹惊马上身。明朝携手地,先醉雪梅春。
冬甲子晴江亭小集。明代。杨慎。 晴意初从甲子回,江亭更集暖寒杯。笑看裾带怜芳草,喜向钗梁见早梅。潘岳不胜金谷罚,嵇康已觉玉山颓。石苔可践城隅路,细把青溪古句裁。
杨柳枝词(二首)。明代。杨慎。 临水临风漾碧漪,含烟含雾一枝枝。战尘收后无离别,又见长条到地时。
至前二日朝天宫习仪。明代。杨慎。 绯袍玉佩过长安,紫府琳庭引百官。一代威仪非汉蕝,三成气象是周坛。城头暝色笼轻雾,树杪新阳破早寒。闻道宫衣添一线,恩光请向衮龙看。
滇海曲(八首)。明代。杨慎。 沙金海贝出西荒,桃竹橦华贡上方。香象渡河来佛子,白狼槃木拜夷王。
孟津 其二。明代。杨慎。 河曲风烟古,天涯旅望深。津楼环日溆,碣石带云岑。竹箭春添溜,蒲帆暝逗阴。岷源千万里,何处是江浔。
咸阳。明代。杨慎。 帝里繁华歇,神皋岁月多。秦城依北斗,渭水象天河。颓堞无遗土,惊川有逝波。丘陵沉霸气,松柏起悲歌。
竹枝词(九首)。明代。杨慎。 上峡舟航风浪多,送郎行去为郎歌。白盐红锦多多载,危石高滩稳稳过。
九日遂宁县郭西登高。明代。杨慎。 烟霞万里开,鸿雁几行来。江近飞乌国,山高戏马台。霜华沾旅服,霞影落仙杯。坐惜佳辰晚,斜春未拟回。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明代。杨慎。 经帷当日表,讲殿直天中。鹓鹭随多士,貂蝉列上公。墀声分哕哕,棂影辨瞳曈。湛露晞兰省,卿云烂桂宫。蚁浮仙酒绿,鹤翥锡袍红。晋昼延三接,尧旻达四聪。衣香芬玉藻,履迹印璇穹。观易三阳泰,陈诗万国同。宠高梁授简,恩迈汉临雍。奎聚占乾象,研书识帝鸿。羽陵无蚀蠹,玄阁谢雕虫。莹德同金砺,温规借玉攻。扆瞻休气近,钟叩德音隆。卷帙叨从事,簪裾俨在躬。涓尘何补助,海岳自深崇。敢诧桓荣力,还歌吉甫风。
松韶关吊孙松山中丞。明代。杨慎。 京兆推孙宝,郇瑕得智罃。才教烽火静,已见谤书盈。梦断琼瑰水,魂归贯索城。故山闻笛处,松壑动悲声。
春夕闻雨坐至晓寄熊南沙。明代。杨慎。 半夜风声似水声,五更春雨遍春城。被提芳草茸茸暗,镜渚夭花灼灼明。墙过村醪仍冻蚁,窗临海树已暄莺。天涯节物催华发,同是怀乡去国情。
舟晓。明代。杨慎。 羁心厌漏迟,未晓命舟师。树过如人立,帆开觉岸移。天梭星落织,霞锦日舒丝。渐喜渔村近,炊烟出竹篱。
与胡在轩简西峃泛舟至柳坝晚归。明代。杨慎。 北风吹海岸,拥沬聚银沙。去棹穿汀叶,归帆拂渚花。鹅儿黄似酒,杨柳绿藏鸦。物色撩人醉,醉歌凌紫霞。
鱼凫关宴别赵龙岩佥宪。明代。杨慎。 有美台中彦,怀予别思长。薄云随马首,落日送渔梁。野燎山多黑,江秋荻已黄。摇摇愁转旆,宁用诉华觞。
寄中麓李伯华。明代。杨慎。 中麓何山隐,青丘太岳东。藏书侔宛委,问道即崆峒。鸾鹤烟云驾,乌蟾日月笼。相求天路迥,惟许谷神通。
泛莲池晚归。明代。杨慎。 桂枻兰泛碧漪,芰塍莲荡倒芳卮。十三雁足传情遍,二八蛾眉度曲迟。玉树风前人散后,金波水上月明时。良辰胜会应难续,风雨连宵恼别离。
咏霜。明代。杨慎。 天驷粲寒芒,青腰骋素妆。珠帘银蒜白,金井碧梧黄。汉署宵钟彻,胡庭晓角长。礼貂无暖色,坐待烛龙光。
荅杨从龙给事。明代。杨慎。 仙居深紫府,旅望渺苍波。五夜劳魂梦,三年阻啸歌。云心陶令远,秋兴杜陵多。鱼浦南风便,龙关一羽过。
谢平江送至广通。明代。杨慎。 明月清风渡两桥,相随百里不辞遥。共怜话别无长夜,红烛清樽碧玉箫。
锦城夕。明代。杨慎。 锦波澄霁色,丹楼生晚辉。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犹明叔度火,未息文君机。南陌骖騑度,东城钟漏微。
竹枝词(九首)。明代。杨慎。 最高峰顶有人家,冬种蔓菁春采茶。长笑江头来往客,冷风寒雨宿天涯。
秋日枕疾 其四。明代。杨慎。 残灯光翳壁,斜月影穿帷。衰鬓难禁日,幽忧不寐时。棘篱嗥夜犬,茅栋笑寒鸱。展转那堪说,呻吟强作诗。
八月十三日夜梦亡室安人惊泣而寤因思去年丁。明代。杨慎。 稚子今朝是两周,新衣戏舞拜前头。伤心孺慕声声切,母在重泉听得不?
滇海曲(八首)。明代。杨慎。 海滨宠柿趁春畬,江曲鱼村弄晚霞。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村晓。明代。杨慎。 水寺霜钟起,山楼晓堞迷。长庚配残月,斜汉界晴霓。犬吠声如豹,蝇喧听似鸡。老怀浑不寐,遥夕又新题。
暑夕。明代。杨慎。 工跳昭侯蚤,翾飞露女蚊。青蒲眠不稳,白羽挥徒勤。南浦生凉月,西郊聚密云。星桥归思逼,力疾坐宵分。
广心楼小酌忆张禺山。明代。杨慎。 久客高峣上,登楼眺望频。云连呈贡雨,花接晋宁春。苏李诗篇盛,陈雷意气真。不逢刘会孟,谁识两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