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关键人物
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人物。如果说,唐宋绘画的意趣在于以文学化造境。那么,赵孟頫在其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如果说,元以前的文人画运动主要表现为舆论上的准备,元以后的文人画运动以其成功的实践逐步取代正规画而演为画坛的主流,那末,引发这种变化的巨擘仍是赵孟頫。
承前启后
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赵孟頫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成就为前人所不及:
一是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二是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三是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四是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五是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
六是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是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收南北绘画之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延续了其发展。
八是他能团结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共同繁荣中华文化。
审美标准
综观赵孟頫的画迹,并结合其相关论述,可以知道,赵氏通过批评“近世”、倡导“古意”,从而确立了元代绘画艺术思维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不仅体现在绘画上,而且也广泛地渗透于诗文、书法、篆刻等领域中。
1.提倡古意
历史上每遇沧桑变易之际,文化颇易失范,人们总是以史为鉴,从古代的启示中去寻找医时救弊的良方,如孔子的“克己复礼”、魏晋“竹林七贤”的返朴归真、唐宋的“古文运动”等,重视传统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赵孟頫提倡“古意”的出发点亦不例外,他引晋唐为法鉴,批评南宋险怪霸悍和琐细浓艳之风;不仅如此,作为一位士大夫画家,他还一反北宋以来文人画的墨戏态度,这是十分可贵的。作为价值学原则,赵孟頫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作为形态学原则,赵孟頫既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并在绘画的各种画科中进行全面的实践,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应该说,赵孟頫使职业正规画与业余文人画这两种原本对立或并行的绘画传统得以交流融汇,从此,一个以文人画家为主角,以建构文人画图式为主题的绘画新时代,拉开了序幕。
2.转化
应当特别指出,赵孟頫的山水画不但将钩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笔、师古和创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使“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而且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为“元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那种以诗意化、书法化来抒发隐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这些理论与实践,将赵孟頫推向了开元代绘画风气宗师的地位。
弟子众多
作为一代宗师,不仅他的友人高克恭、李仲宾,妻子管道升,儿子赵雍受到他的画艺影响,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外孙王蒙,乃至元末黄公望、倪瓒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发扬了赵孟頫的美学观点,使元代文人画久盛不衰,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绮丽奇特的篇章。他与儿子赵雍、孙子赵麟都做《人马图》,称《三世人马图》,传为佳话,三幅画都流传至美国,由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书画诗印
“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赵孟頫书画诗印四绝,当时就已名传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为贵,为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中与道教有关者有《洛神赋》、《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画作名品甚多,关于道教内容的有《玄真观图》、《三教图》、《轩辕问道图》、《松石老子图》、《溪山仙馆图》等。又有《玄元十子图》,画道教人物关尹子、文子等十人像,并旁书小传。该作笔墨高古,元大德九年(1305年)路道通于杭州刻版印摹,后被收入明正统《道藏》。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珠文”著称。有《松雪斋集》。元延祐六年(1319年),得请南归于家乡。曾经入松江北道堂事道,道号道渊。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
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
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年),因元世祖去世,元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
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頫顺便借病乞归,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
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拜为翰林侍读学士
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儒师太子副詹事王约的影响下对他发生了兴趣。
延祐三年(1316),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他“荣际王朝,名满四海”。赵孟頫在元朝文人中最为显赫。
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被称为是王羲之二代。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 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
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虞美人 浙江舟中作。元代。赵孟頫。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淡淡鸟飞中。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蝶恋花。元代。赵孟頫。 侬是江南游冶子。鸟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催下相思泪。
岳鄂王墓。元代。赵孟頫。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后庭花·清溪一叶舟。元代。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渔父词二首 其一。元代。赵孟頫。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送王月友归杭州 其一。元代。赵孟頫。 社燕秋鸿各自飞,我来君去苦相违。西湖西畔梅如雪,应有亲朋待子归。
和黄景杜雪中即事 其三。元代。赵孟頫。 君说江南苦未归,香橙新酒蟹螯肥。何当与子扁舟去,共挽清溪浣客衣。
次韵周公谨见赠。元代。赵孟頫。 池鱼思故渊,槛兽念旧薮。官曹困窘束,卯入常尽酉。简书督期会,何用传不朽。十年从世故,尘土满衣袖。归来忽相见,忘此离别久。缅怀德翁隐,坐羡沮溺耦。新诗使我和,矉里忘己丑。平生知我者,颇亦似公否。山林期晚岁,鸡黍共尊酒。却笑桓公言,凄然汉南柳。
题四画 其四 赤壁。元代。赵孟頫。 周郎赤壁走曹公,万里江流斗两雄。苏子赋成奇伟甚,长教人想谪仙风。
寄题右之此静轩。元代。赵孟頫。 卜居无喧寂,尚论心所宗。山林苟不静,亦与朝市同。闻君南窗下,寄傲乐无穷。曲肱有馀趣,战胜纷华中。好风从何来,吹子庭前松。清琴时一弹,浊酒尊不空。颇恨道里赊,不得往相从。人事矧好乖,我心何时降。
古风十首 其八。元代。赵孟頫。 海山有奇树,粲粲珊瑚枝。由来植物性,无胫可推移。如何石氏子,树之白玉墀。洛阳经几战,金谷久荒夷。空令千载下,闻者为伤悲。
咏怀六首 其四。元代。赵孟頫。 苍天高无极,大川广且深。下有沉潜鱼,上有冥飞禽。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心。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
赠恢上人。元代。赵孟頫。 晨坐古松下,有僧来叩扉。松花落金粉,细细点春衣。折松当麈尾,相对澹忘机。汤休不可作,政索解人稀。
题四画 其三 四皓。元代。赵孟頫。 白发商岩四老翁,紫芝歌罢听松风。半生不与人间事,亦堕留侯计术中。
东郊。元代。赵孟頫。 晨兴理孤榜,薄言东郊游。清风吹我衣,入袂寒飕飕。幽花媚时节,弱蒋依寒流。山开碧云敛,日出白烟收。旷望得所怀,欣然消我忧。中流望城郭,葱葱佳气稠。人生亦已繁,惠养要须周。约身不愿馀,尚恐乏所求。且当置勿念,乘化终归休。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九 玉像龛。元代。赵孟頫。 我有紫虚像,白玉雕琢成。贡之华阳天,万年期降灵。
奉和本斋先生午日绝句二首 其一。元代。赵孟頫。 风雨凄凄五月寒,绿阴门巷思萧然。客来载酒非问字,知是先生草太玄。
题山水卷。元代。赵孟頫。 霜后疏林叶尽乾,雨馀流水玉声寒。世间多少闲庭榭,要向溪山好处安。
江城子 赋水仙。元代。赵孟頫。 冰肌绰约态天然。淡无言。带蹁跹。遮莫人间,凡卉避清妍。承露玉杯餐沆瀣,真合唤,水中仙。幽香冉冉暮江边。佩空捐。恨谁传。遥夜清霜,翠袖怯春寒。罗袜凌波归去晚,风袅袅,月娟娟。
宫中口号 其一。元代。赵孟頫。 日照黄金宝殿开,雕阑玉砌拥层台。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
赵村道中 其一。元代。赵孟頫。 朝出南郭门,遥指西山阴。马蹄与石斗,宛转愁我心。溪谷莽回互,寒风振穹林。黄叶洒我衣,岩泉走哀音。凄凄霜露降,穷思浩难任。人生亦何为,百年成古今。华堂昔燕处,零落归丘岑。况复不得保,悲来泪沾襟。
题杨司农宅刘伯熙画山水图。元代。赵孟頫。 移得山川胜,坐来烟雾空。窗中列远岫,堂上见青枫。岩树参差绿,林花掩冉红。鸟飞天路迥,人去野桥通。村晚留迟日,楼高纳快风。琴尊会仙侣,几杖从儿僮。疑听孙登啸,将无顾恺同。微茫看不足,潇洒兴难穷。碧瓦开莲宇,丹楼耸竹宫。乱泉鸣石上,孤屿出江中。藉甚丹青誉,益知书画功。烦渠添钓艇,着我一渔翁。
题舜举摹伯时二马图。元代。赵孟頫。 二龙何时飞上天,空有骏影人间传。一匹凤头来于阗,一匹赐名花满川。李侯作画述者钱,想见温公当国年。太平时节巡游少,立仗归来饱春草。老向天闲无战功,马自不逢人皞皞。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五 五月。元代。赵孟頫。 仲夏苦雨乾,二麦先后熟。南风吹陇亩,惠气散清淑。是为农夫庆,所望实其腹。沽酒醉比邻,语笑声满屋。纷然收穫罢,高廪起相属。有周成王业,后稷播百谷。皇天贻来牟,长世自兹卜。愿言仍岁稔,四海尽蒙福。
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 其二。元代。赵孟頫。 琼山发天秀,珠泉表地灵。柔荑吐丹葩,乔林标绛英。酌醴吸冲和,汲涧漱甘清。石门开洞府,木龙走岩扃。清飙一时至,四座浮幽馨。阆风何必远,世尘空自冥。从游当有期,淹留讵无成。左手撷紫芝,右手采黄菁。振衣陟崇冈,遐观散神情。长啸烟雾里,满空鸾鹤声。
仙人巳归白云中,空馀手植青枝桐。根柯盘郁如蛟龙,一朝辟历驱雷公,烈火半爇随狂风。
箕子之裔多髯翁,才气迈俗惊愚蒙。抱持来归寻国工,斲为二琴含商宫。
谢鲜于伯几惠震馀琴云是许旌阳手植桐所斲。元代。赵孟頫。 仙人巳归白云中,空馀手植青枝桐。根柯盘郁如蛟龙,一朝辟历驱雷公,烈火半爇随狂风。箕子之裔多髯翁,才气迈俗惊愚蒙。抱持来归寻国工,斲为二琴含商宫。我来自北欣相逢,持一赠我为我容。自吾得此不敢寐,终夜起坐弹孤鸿。下弦清泠上黄钟,转弦更张涕满胸。黄虞巳远将无同,恨君不识牙与钟。恨我不识瞽与矇,《周南》《大雅》当谁从。
题孙登长啸图。元代。赵孟頫。 在涧幽人乐考槃,南山白石夜漫漫。空林无风万籁寂,长啸一声山月寒。
赠季明道尊师。元代。赵孟頫。 我游皆意行,仙馆欣有遇。麻衣皓如雪,蓬鬓飒以素。悬知有道者,一见乃如故。行当还山中,清飙送云驭。苍松无凡声,石局有生路。风雷坐可致,龙虎俨诃护。空令尘中人,矫首企烟雾。
题孤山放鹤图 其二。元代。赵孟頫。 昔年曾到孤山,苍藤古木高寒。想见先生风致,画图留与人看。
鱼乐楼。元代。赵孟頫。 楼下南来水,清泠百尺深。菰蒲终夜响,杨柳半溪阴。日月驱人世,江湖动客心。向来歌舞宴,达晓看横参。
幽独二首 其二。元代。赵孟頫。 独坐不自聊,披草寻微径。夕阳在高林,篱落有馀映。依依增远想,历历生晚德。凉蝉轧鸣筝,候虫击清磬。大小皆有从,雄雌各相应。沉吟复踌躇,忽觉西山暝。
桐庐道中。元代。赵孟頫。 历历山水郡,行行襟抱清。两崖束沧江,扁舟此宵征。卧闻滩声壮,起见渚烟横。西风林木净,落日沙水明。高旻众星出,东岭素月生。舟子棹歌发,含词感人情。人情苦不远,东山有遗声。岂不怀燕居,简书趣期程。优游恐不免,驱驰竟何成。我生悠悠者,何日遂归耕。
送黄景杜。元代。赵孟頫。 天下无双黄印曹,割鸡聊复试牛刀。梅花香里听衙罢,明月泉边饮浊醪。
题所画梅竹幽兰水仙赠鹤皋 其一。元代。赵孟頫。 千树瑶芳压水湄,西湖风月鬓成丝。江南春色今何似,赖有高人把一枝。
次韵舜举四慕诗。元代。赵孟頫。 子晰有高志,悠然舞雩春。接舆谅非狂,行歌归隐沦。周也实旷士,天地视一身。去之千载下,渊明亦其人。归来北窗里,势屈道自伸。仕止固有时,四子乃不泯。九原如可作,执鞭良所欣。
咏怀六首 其一。元代。赵孟頫。 皇天分四序,寒暑互推移。如何当秋夕,怆恍令心悲。寒蝉寂无声,翔雁纷南飞。西风一披拂,草木失华滋。不惜鶗鴂鸣,但伤众芳萎。徘佪白露下,郁邑谁能知。
题钱舜举着色梨花。元代。赵孟頫。 东风吹日花冥冥,繁枝压雪凌风尘。素罗衣裳照青春,眼中若有梨园人。攀条弄芳畏日夕,只今纸上空颜色。颜色好,愁转多,与君沽酒花前歌。
送高郎仲德往汝州迎母。元代。赵孟頫。 高郎八岁失其母,每一言之泪如雨。忽然有信自北来,知道慈亲在临汝。艰难一别四十年,惊喜失声浑欲舞。水行有舟陆有车,襆被即行身欲羽。遥想团栾再拜时,膝下抱持喧笑语。人生天地谁无母,此别真如隔今古。焉知孝感动神明,万里言归复相睹。吴兴山水清且远,指日安舆还乐土。我当理舟楫迎汝,买红缠酒刲肥羜。斑衣喜色映庭萱,白发从教老农圃。
题东野平陵图。元代。赵孟頫。 骑驴渺渺入荒城,积水空林坐自清。政使不容投劾去,也胜尘土负平生。
次韵信仲晚兴。元代。赵孟頫。 萧萧残照晚当楼,寒叶疏云乱客愁。岁月蹉跎星北指,乾坤浩荡水东流。古来人物皆黄土,少日心情在一丘。独立无言风满袖,青山相对共悠悠。
咏逸民十一首 其十。元代。赵孟頫。 黄鹄羽翼长,一举思千里。幼安本中原,乘桴走东海。举世方尚同,远引存吾志。流风渐异俗,敦礼化邻鄙。子鱼平生友,胡乃不相委。
咏逸民十一首 其四。元代。赵孟頫。 四时相代谢,荣耀何足恃。瓜田引新蔓,不见桃与李。知士解其会,遇坎当复止。邵生故秦吏,乃亦睹兹理。贤哉感我怀,三叹不能巳。
赠别夹谷公二首 其二。元代。赵孟頫。 青青蕙兰花,含英在中林。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相去千里馀,会合大江南。促席谈自古,知我一何深。此别虽非远,怀思渺难任。公其爱体素,尚无金玉音。
题王子庆所藏大年墨雁。元代。赵孟頫。 鸿雁栖栖遵渚,黄芦索索鸣秋。羡杀承平公子,笔端万里沧洲。
赠相者。元代。赵孟頫。 吾闻伯乐善相马,一顾千金长高价。何人倜傥买权奇,满眼驽骀居枥下。张君年少目有神,走半江湖多阅人。我生瘦愞乏骏骨,浪许腾骧防失真。连朝春雨今始晴,花枝照眼生春情。楼前山色横翠霭,湖上柳黄飞乱莺。便须沽酒与君饮,醉倒花前犹满引。懒从唐举问流年,欲向德翁谋小隐。
送董参政赴召。元代。赵孟頫。 丹极飞明诏,锋车召老臣。仲舒经术䆳,贾谊谠言陈。偃革怀殊俗,安田慰远人。公心如皦日,江国自熙春。散乱堆床帙,萧飕满案尘。诡随吾不忍,高卧理还伸。入奏能回主,当言莫爱身。衮衣瞻望重,丈席侍趍频。铅椠工无益,樵渔意巳亲。白鸥波万里,浩荡未能驯。
虞美人。元代。赵孟頫。 池塘处处生春草。芳思纷缭绕。醉中时作短歌行。无奈夕阳、偏旁小窗明。故园荒径迷行迹。只有山仍碧。及今作乐送春归。莫待春归、去后始知非。
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 其一。元代。赵孟頫。 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山中古仙伯,翱翔白云间。城市多嚣尘,山林幽且闲。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清斋诵道德,焚香降神仙。俯仰皆自得,洗心游泰玄。税驾往从之,规买山下田。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
题桃源图。元代。赵孟頫。 战国方忿争,嬴秦复狂怒。冤哉鱼肉民,死者不知数。斯人逃空谷,是殆天所恕。山深无来遥,林密绝归路。艰难苟生活,种莳偶成趣。西邻与东舍,鸡犬自来去。熙熙如上古,无复当世虑。安知捕鱼郎,延缘至其处。遥遥千载后,缅想增慨慕。即今生齿繁,险绝悉开露。山中无木客,川上靡渔父。虽怀隐者心,桃源在何许。况兹太平世,尧舜方在御。干戈久己戢,老幼乐含哺。田畴毕耕耨,努力勤蓻树。毋为问迷津,穷探事高举。
允怀斋。元代。赵孟頫。 小斋深且明,中有万卷书。斋中古君子,寸田自耘锄。人生万善具,政当复其初。操存贵勿忘,道积乃有馀。时复南荣下,静看云卷舒。
赠张彦古。元代。赵孟頫。 秋雨新巳风日清,匆闻剥啄紫门声。出逢麻衣老仙伯,身长七尺双瞳明。平生学道几半世,一见洒洒心为倾。大道无为返尔朴,自然有路通长生。我今素发飒以白,宦途久矣思归耕。吴兴山水况清绝,白云满岭堪怡情。老仙何当从我去,小筑茅屋依峥嵘。还丹已就蓬岛近,笑指尘海寻方平。
兴中府某氏见山楼。元代。赵孟頫。 东北有高楼,迢递数十尺。朝霞映窗牖,浮云来凡席。莽苍一望间,崒嵂千峰碧。青山何处无,所见多迫迮。伟哉医无闾,周礼载简册。我虽身未到,心想已可索。但惜道里赊,处地远且僻。嘉彼楼居子,不受世故役。爱山如爱客,相对乐晨夕。应笑平地人,尘埃坐充斥。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耕 其一 正月。元代。赵孟頫。 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小大易新衣,相戒未明起。老翁年已迈,含笑弄孙子。老妪惠且慈,白发被两耳。杯盘且罗列,饮食致甘旨。相呼团栾坐,聊慰衰莫齿。田硗藉人力,粪壤要锄理。新岁不敢闲,农事自兹始。
杭州雨中。元代。赵孟頫。 江南十日九阴雨,花柳欲开无好春。却忆京城二三月,秋千风暖涨香尘。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七 七月。元代。赵孟頫。 大火既西流,凉风日凄厉。古人重稼穑,力田在匪懈。郊行省农事,禾黍何旆旆。碾以他山石,玉粒使人爱。大祀须粢盛,一一稽古制。是为五谷长,异彼稊与稗。炊之香且美,可用享上帝。岂惟足食人,一饱有所待。
送王子庆诏檄浙东收郡县图籍 其一。元代。赵孟頫。 木落江南天地秋,西风吹子过东州。试开图籍寻佳处,便命舟车作胜游。
和黄景杜雪中即事 其四。元代。赵孟頫。 客里相从意最亲,高歌快饮见天真。明年去学潘怀县,满县栽花做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