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 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攻克武昌,年仅十八岁的丁鹤年将生母冯氏安顿于城郊,护侍嫡母顺长江东逃至镇江避难。后嫡母病逝于镇江,他徒步往浙东投奔任定海县令的从兄吉雅谟丁。
由于浙西日乱,当时江南行御史台移治奉化,不少名公大臣赏识丁鹤年的才干,推荐他做官,都被他一一回绝。不久,吉雅谟丁去世,鹤年生活无依无靠,几乎陷于绝境,只好“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食僧舍卖药以自给”。
当时,浙东一带属方国珍的势力范围,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畏祸迁徙无常居”。在浙东海岛潜踪匿迹,逃亡避祸,不得不“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
他常寄居寺庙,结交了一批“禅侣”,也深得僧人的帮助。尝诗云:“赖有诸禅侣,情亲似弟兄。”保国寺的椿上人便是其中之一。丁鹤年也在这段人生中参禅、逃禅,并在《辨中边论》基础上完善、修行了佛教界的“中观理论”,保国寺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悟道之所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退。政局逐渐安定,丁鹤年在定海海边筑室定居下来,名其室为“海巢”。明洪武十二年(1379),各地交通多恢复,丁鹤年告牒武昌长官回乡迁葬生母遗骨。回武昌后,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生母冯氏埋葬之所,将其尸骨迁至武昌城西寒溪寺后山父墓旁。
创办鹤年堂
永乐登基后,采取了对色目人的安抚、融合政策,京城也成为了色目人的聚居之地。于是丁鹤年去了北京,并且带去了慈水人、患难与共的农村医生乐良才,共赴北京穿街走巷行医。著名的鹤年堂药铺就是成立于当时,乐良才也成为了创办同仁堂的北京乐氏家族的祖宗。也可以说,丁鹤年是北京宁波商帮萌芽形成的领路人之一。
红梅翠竹。元代。丁鹤年。 琼仙服尽紫金丹,不识人间有岁寒。一笑荒村春似海,载歌淇澳报平安。
题族兄马子英进士梅花。元代。丁鹤年。 池馆春深看牡丹,五陵车马隘长安。谁知凛凛冰霜际,却是梅花守岁寒。
题馀姚叶敬常州判海堤卷。元代。丁鹤年。 阴霓夜吼风雨急,坤维震荡玄冥立。桑田变海人为鱼,叶侯诉天天为泣。侯奉天罚诛妖霓,下平水土安群黎。嶙峋老骨不肯朽,化作姚江捍海堤。海堤蜿蜒如削壁,横截狂澜三万尺。堤内耕桑堤外渔,民物欣欣始生息。潮头月落啼早鸦,柴门半启临沤沙。柳根白舫卖鱼市,花底青帘沽酒家。花柳村村各安堵,世变侯仙倏成古。侯虽已矣遗爱存,时听丛祠咽箫鼓。人生何必九鼎荣,庙食贵有千载名。君不闻一杯河水决瓠子,沈马亲勤汉皇祀。又不闻一带江波泛蜀都,刻犀厌胜秦人愚。江平河塞世犹骇,何况堂堂障沧海。论功不啻济川才,砥柱东南千万载。呜呼只今四海俱横流,平地风波沉九州。苍生引领望援溺,州县有官非叶侯,禦灾谁复忧民忧!
挽倪仲权处士。元代。丁鹤年。 维鄞有高士,乃居城北门。伯叔列茅土,弟昆罗搢绅。先生视富贵,蔑若行空云。萧然坐一室,诗书日讨论。忠信化闾里,孝友敦亲姻。用兹以殁世,人亡道弥尊。我昔客东海,托交见天真。荦荦金石义,蔼蔼骨肉恩。岂意隔生死,相思劳梦魂。尚怜灵凤毛,符彩备五珍。每过话畴昔,相对泪沾巾。我悲匪儿女,所感在斯文。
戆庵。元代。丁鹤年。 小圃不盈亩,偪侧背江郭。种药有戆夫,庵居甘澹泊。参苓充服食,杞菊成帷箔。抱瓮不辞劳,荷锄宁改乐。平生慕陵黯,直道尽謇谔。固知逆耳言,即是瞑眩药。世无狄公笼,谁收治民瘼。何须持方柄,龃龉纳圆凿。余亦种瓜人,岁晏同盘礴。
赠秋月长老。元代。丁鹤年。 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莹。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證。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题表兄赛景初院中新竹。元代。丁鹤年。 双玉亭亭出粉墙,便添风月入吟觞。会看直上三千尺,截简先书异姓王。
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元代。丁鹤年。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
胡节妇。元代。丁鹤年。 一自失良人,年年不见春。常时折花处,青苔满行路。即今垂老百事非,箧中惟有嫁时衣。姑终养,子成立,望夫差胜山头石。
题西圃卷。元代。丁鹤年。 坐阅桑田变,归为菽水谋。聊从西圃隐,少慰北堂忧。汲月沧江晓,锄云沃野秋。新蔬和雨摘,硕果带霜收。嘉树巢乌鸟,閒庭下白鸥。管宁金不顾,季路米应求。千载谁同调,东陵有故侯。
赠表兄赛景初。元代。丁鹤年。 萧条门巷旧王孙,旋写黄庭换绿尊。富贵傥来还自去,只留清气在乾坤。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 其二。元代。丁鹤年。 日日看山眼倍明,更无一事可关情。扫开积雪岩前走,领取閒云陇上行。不共羽人谈太易,懒从衲子话无生。划然时发苏门啸,遥答风声及水声。
菊泉轩。元代。丁鹤年。 英英径菊,混混原泉。凌霜悦茂,挟雨潺湲。以香以洁,并作清妍。中有静者,于焉周旋。采之服之,愈疾引年。濯之嗽之,内澄外鲜。德日以新,寿日以延。深存晚节,慨慕先贤。和归来辞,谈秋水篇。
哭四明宋廷臣推官。元代。丁鹤年。 甬东郭外为邻住,湖北城中值宦游。直拟千回同一日,那知一别竟千秋。
白云精舍。元代。丁鹤年。 白云何处来,油然在岩岫。下有古精蓝,凌云起华构。吐吞金碧辉,隐见林泉秀。常从护法龙,低接喷香兽。觉花映益明,忍草滋逾茂。高僧亦无心,怡悦坐清昼。安得乘长风,遍界阴凉覆。法雨泽群生,普使跻仁寿。
次舒庵见访韵。元代。丁鹤年。 退食从容马首东,夕阳斜映柳营红。扫门将帅遥相待,却讶寒斋访秃翁。
送武昌知县潘公考满。元代。丁鹤年。 依依武昌柳,灼灼河阳花。看花思善政,折柳送仙槎。樊川令尹今潘岳,下车朝夕询民瘼。三年德化蔼如春,政成仍与民同乐。值今考绩朝玉京,云开天霁飞凫轻。褒德曾闻封卓茂,自古朝廷重老成。河阳花,武昌柳,勿剪勿伐公知否。邑人爱护比甘棠,一岁春风一回首。
赠刘全真。元代。丁鹤年。 峨峨崆峒山,去天不盈尺。西挹弱水流,东挂扶桑日。中有学仙人,眉白双眼碧。餐霞衣云雾,凝神鍊精魄。狞龙及猛虎,视之如虮虱。功成朝紫皇,名隶丹台籍。幡然汗漫游,飞行隘八极。沧海重扬尘,蟠桃几结实。天上与地下,俯仰成陈迹。归来敛衽坐,倒卷入冥寂。万象吾肺腑,四气吾嘘吸。乃知大还资,不离婴儿质。蚩蚩世间人,斲丧良可惜。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 其一。元代。丁鹤年。 一榻东轩迥绝缘,寒岩枯木共忘年。虽非悟道庞居士,岂是耽诗贾阆仙。禅定尽教崖石坐,法音都付涧湍传。晴窗终日无他伎,只办饥餐与困眠。
寄龙门禅师二首。元代。丁鹤年。 上方楼阁閟烟霞,补衲重来岁月赊。拄杖入门如隔世,依然翠竹对黄花。
梅林书屋。元代。丁鹤年。 陆郎好修士,读书梅屋下。冰雪共清寒,风月同潇洒。弹琴聊对花,调鼎须待实。岂无松竹交,岁晚为三益。
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元代。丁鹤年。 兖为礼义乡,自昔多名士。佐也游夏徒,力学能崛起。三冬文史富才华,万言入对天王家。骑蟾秋折广寒桂,走马春看长安花。承恩筮仕御史府,风生台阁膺佥举。雅知严敬授祠官,奉礼山川来大楚。祠宫清暇日有馀,焚香危坐读父书。门外犹维桓典马,釜中屡出莱芜鱼。嗟予老病衡茅下,时人弃置如土苴。多公高义数相过,茅塞心胸赖陶泻。霜风一夜吹庭闱,椿萱并瘁色养违。再拜天颜零涕出,千里看云匍匐归。佳城已卜牛眠地,屏立泰山带围泗。种松畚土展孝诚,傍水依山砺仁知。知明仁熟政乃攻,终丧还谒蓬莱宫。致君尧舜付公等,伫令四海回淳风。五风十雨年屡丰,吾何幸为田舍翁。
重到戴玄学斋居。元代。丁鹤年。 忆坐诗坛棹酒船,花枝旖旎月婵娟。一从凫舄朝天去,月夕花朝两惘然。
送周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元代。丁鹤年。 戈甲三边静,车书四海同。时平尚文治,策士明光宫。龙沙公子清且美,玉立芙蓉照秋水。前席才名贾谊贤,出关气槩终军伟。恭捧帝符临下方,卿云五色分天章。星轺小驻武陵驿,炎海六月生清凉。宣朝廷德,意问闾阎。疾苦游民,亦占籍编。户悉按堵,力役均平赋敛轻,去者讴歌来鼓舞。观风采谣,乃使之职。任贤使能,惟帝之德。目击盛事,岂容缄默。乃歌曰:生逢舜日当尧天,经营内外皆英贤。八十衰贫百无补,茅檐击壤歌丰年。
赠相者姜奉先。元代。丁鹤年。 德祐忠臣好孙子,烂烂目光岩电紫。人间富贵等浮云,琐琐何烦挂唇齿。滟滪险,蜀道难,曳裾旁人多厚颜。留取乾坤双老眼,夕阳牛背看青山。
赠医士乐孟杰。元代。丁鹤年。 越人有至鉴,明德以为基。视疾洞表里,谈笑驱三尸。神圣不自居,托以饮上池。今人重势利,昼夜营已私。心志先蛊惑,仁术讵能推。明哲有深诫,弗治为中医。乐也孝廉士,天锡仁寿资。蚤岁失所怙,长怀罔极悲。力学岐黄术,百岁奉慈闱。朱颜映华发,和气春熙熙。因推老老意,遂及亲与知。东邻抱膏肓,西里困疮痍。刀圭一入口,沈痼忽若遗。乐也无德色,贤声日四驰。越人久羽化,绪言百世师。今古不二致,乐也其勉之。
采莲曲。元代。丁鹤年。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不愁花妒容,惟恐刺伤手。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采莲复采莲,湖水清且深。徒能照妾面,不能照妾心。采莲复采莲,下有孤鸳鸯。秋花不结实,夜夜守空房。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嚬送离别。莲舟何处来,同住西湖口。郎怜波上花,妾爱泥中藕。藕有青白节,花有艳冶容。郎心异妾心,三叹掩归篷。
寄郑高士 其二。元代。丁鹤年。 方瞳广颡古先生,气秉先天独混成。辟谷斋房餐石髓,采苓幽涧役山精。星辰夜动龙缠剑,风露秋清鹤载笙。别后仙踪杳难觅,相思几度梦登瀛。
戏赠应修吉。元代。丁鹤年。 砚溪居士神仙侣,短发萧萧雪满簪。暖老恨无燕赵玉,养生赖有坎离金。床头酒熟留僧饮,席上诗成对客吟。岁晚山空谁是伴?北窗梅月最知心。
秋蕖。元代。丁鹤年。 绿水出红蕖,清丽世无比。旭日照新妆,盈盈明镜里。亦有后时者,悽然抱孤蕊。欲开风露寒,寂寂含香死。
自咏十律 其十。元代。丁鹤年。 九鼎神州竟陆沈,偷生江海复山林。频繁谁在隆中顾,憔悴惟馀泽畔吟。齧雪心危天日远,看云泪尽岁时深。百年家国无穷事,可得忘机老汉阴。
乐节妇。元代。丁鹤年。 荼蓼未为苦,姜桂未为辛。累累辛苦者,无若未亡人。欲随世苟活,生则同室死同椁。欲殉夫并殂,阿婆方老儿方孤。朝养姑,暮教子,泉下良人犹不死。
复渊。元代。丁鹤年。 沈沈止水,如大圆镜。一波不生,万象交映。彼美外史,知止有定。观水之渊,复我之性。湛然虚明,犹水之莹。寂然不动,犹水之静。众理具存,四端随应。操之者仙,念之者圣。至道不烦,主一持敬。
暮春二首 其二。元代。丁鹤年。 一夕春归遍九垓,千红万紫尽尘埃。韶光淑气逡巡退,暑雨炎风烂熳来。
寄龙门禅师二首 其二。元代。丁鹤年。 灵山积雪赤城霞,咫尺东西路不赊。破碎衲衣刚补就,不须天女散天花。
雨窗宴坐与表兄论作诗写字之法各一首 其一。元代。丁鹤年。 南窗薄暮雨如丝,茗盌熏炉共论诗。天趣悠悠人意表,忘言相对坐多时。
题建昌王子中桥亭八景。元代。丁鹤年。 桥亭风景洞天如,中有儒仙旧隐庐。春涨挼蓝涵螮蝀,晓岚滴翠湿芙蕖。受诗华巘浮丘馆,说剑香炉许令居。云外悬崖飞屐上,雨中沃壤带经锄。疏钟鲸吼霜华重,长笛龙吟月色虚。老我尘寰怀胜景,追游早晚命巾车。
些子景。元代。丁鹤年。 尺树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气吞渤澥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彷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旁人莫讶胸襟隘,毫发从来立大千。
清胜轩。元代。丁鹤年。 绕屋松杉手自栽,重阴长日护苍苔。一溪窈窕花间入,三径参差竹下开。夜半霜钟宁假莛,秋深月镜本无台。主人定起焚香坐,何处扁舟棹雪来。
半村。元代。丁鹤年。 庵居背郭称疏慵,道韵清孤野趣浓。花径萦回通小市,竹窗窈窕纳遥峰。五更风递严城角,半夜霜清古寺钟。昨日邻翁告东作,四郊春雨起降龙。
云石。元代。丁鹤年。 坐石看云绝百非,空山终岁澹相依。卧龙春煖潜嘘气,伏虎年深不振威。已向诸天陈瑞彩,更从历劫拂铢衣。蓦然触着无拘碍,荡荡乾坤自在飞。
白石。元代。丁鹤年。 雪色云根出翠微,坚贞不与道心违。尘空自比神仙镜,路滑谁参佛祖机。岂为砺金希世用,都缘韫玉发山辉。点头默契生公法,绝胜商歌叹短衣。
寓东湖二灵寺。元代。丁鹤年。 二灵古称山水窟,兴来独往亦一奇。扣舷时闻小海唱,夺卷复睹长江诗。月中听鹤坐不寐,烟外盟鸥归每迟。桃花流水傥得路,便应黄发为渔师。
次义上人韵。元代。丁鹤年。 冥栖九陇傍云松,茗盌熏炉取次供。月满长空秋放鹤,雨昏大海昼降龙。病中普施诸方食,定里长闻上界钟。明哲古来多玩世,不妨随处舞三筇。
题桃源图。元代。丁鹤年。 放舟长怪武陵人,强觅桃花洞里春。若使仙源通一线,如何避得虎狼秦。
题天师竹。元代。丁鹤年。 琅玕仙节郁萧森,知受三天雨露深。投老相求访真诀,独骑龙杖度千岑。
长啸篇。元代。丁鹤年。 惟远度可量,惟暗烛可照。丈夫穷达际,安可以逆料。区区井观天,扰扰管窥豹。众论徒沸腾,谁能领其要。韩信出裤下,市井皆哄笑。范雎置厕中,醉客更相溺。一朝佐秦汉,将相无同调。声名六合驰,事业九天耀。平生怨与恩,历历加显报。以马饲故人,以尉乞恶少。是非姑置之,独立发长啸。
寄昌国济汝舟长老。元代。丁鹤年。 西江禅伯住东溟,境接蓬莱地最灵。析木秋涛浮座白,扶桑朝影拂檐青。已无鹤近云间锡,祇有龙听月下经。李白骑鲸天上去,题诗谁复扣岩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