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诗文自成一家
李孝光是元代中后期重要文学家,在江南一带负有重望,同当时文坛名流如萨都剌、张雨、张翥、柯九思、杨维桢、顾瑛等频相往还唱和。集中寄酬萨都剌诗多达三十题五十首,可见两人交往的深密。张雨《寄李季和》云:“孰与言诗李髯叟,一日不见已为疏。因观故京来白下,载闻新作过黄初。”柯九思称其“词甚奇古”;杨维桢比为“李骑鲸”;顾瑛言“诗文自成一家,为东南硕儒”,并予推崇。
元代泰定四年(1327)至天历元年(1328)间,李孝光与杨维桢相遇吴下,促膝谈诗,志趣投契,相为莫逆。其时李维桢资望尚浅,而两人才情相匹。他们共倡乐府诗创作,团结和影响了江南一批作家,竞相唱和,蔚为风气。对此杨维桢在《潇湘集序》中曾有简要说明:“余在吴下时,与永嘉李孝光论古人意。余曰:‘梅一于酸,盐一于,饮食盐梅,而味常得于酸之外。此古诗人意也,后之得此意者惟古乐府而已耳。’孝光以余言为韪,遂相与唱和古乐府辞。好事者传于海内,馆阁诸老以为李、杨乐府出而后始补元诗之缺,泰定文风为之一变。”
由于李、杨首倡,参与者又大多为浙籍诗人及靠近浙江的苏吴诗人,后来学者名之为浙派古乐府运动。这是元代中后期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影响深巨,它后来被称为“铁雅诗派”而风行元季明初诗坛。
李孝光的乐府体诗(包括骚体及部分古体歌行)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拟古创新,用古调写新辞,多为即兴命篇。二是以古音协韵,运用《诗经》、《离骚》的韵字,意在摆落时调,寻求别样的韵味。三是善用比兴引喻,语有寄托,风格上出入二李(李白、李贺),造意瑰奇,富想象力。四是切近社会现实,有所为而作,或咏怀抱,或讽时事,继承了汉魏乐府的写实精神。明宋绪《元诗体要》称其《吴趋曲》、《采莲曲》“有魏晋风格”。
《箕山操为许生作》是他乐府辞的代表作:“箕之阳兮,其木樛樛。箕之冢兮,白云幽幽。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由。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杨维桢对李孝光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乐府诗尤长于兴喻,海内学者喜诵之,故至正文体为之一变云。”李孝光卒后,他痛感失去知音和作诗的对手,深表怀念,读诗至感激处,乃大呼“安得起吾季和而见之,宁不为之击节而起舞乎?”
李孝光家世雁山北麓的大荆,对故家山水最有会心,触处感赋,无不曲尽其妙。他以丰富多姿的游记和诗词创作,塑造了雁荡山的文学形象。其中《雁山十记》是继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后又一山水记系列名篇,文笔简峻,意味隽永,刻画精细逼真,元明以来,传诵很广,收入各种文学的选本。历代的名作家如黄宗羲等人对其也非常推崇。
他善于渲染环境,烘托氛围,突出人的感受体验,创造独特境界,达到耸动的效果。《始入雁山观石梁记》后段云:“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李、杨”齐名,人们多注重李孝光的乐府古体,其实他的近体律绝也很有成就。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学者顾嗣立《元诗选二集》选录五峰五七言律一百十二首,意犹未足,复举摘十数联附后,称“皆极新警之句”。四库馆臣《五峰集》提要曰:“近体五言,疏秀有唐调;七言颇出入江西派中,而俊伟之气自不可遏。”
五律如《天台道上闻天香》:“八月天台路,清风物物嘉。晴虹生远树,过雁带平沙。日气常蒸稻,天香喜酿花。门前五株柳,定是故人家。”清隽秀朗,风韵绝佳。
七律的创作成绩更大,风格呈多样化,咏物、怀古、行旅、别情,皆有出色之诗篇,如《送古淡上人用张仲举韵》:“夜闻石鼎车声苦,梦绕扬澜浪蹴天。狂客还寻破虱录,清童解答野狐禅。水来巴蜀如衣带,云断中峰见岳莲。恨杀秦淮旧岁月,向人离别照年年。”《白沙早程》:“听得邻鸡便问程,前涂犹有客先登。官河半落长桥月,僧塔疏明昨夜灯。古渡潮生鸥浸梦,野田风急浪归塍。雁山喜入新诗眼,踏破秋云最上层。”
李孝光咏雁山的律作多首,每有胜韵,如《次陈辅贤游雁山韵》:“竹杖棕鞋去去赊,一春红到杜鹃花。山椒雨暗蛇如树,石屋春深燕作家。老父行寻灵运宅,道人唤喫赵州茶。明朝尘土芙蓉路,犹忆山僧饭一麻。”写景新异,兴会独到,风调绝似放翁。
他善于模写乡土风物和村野景趣,如《十里》:“官河十里数家庄,石埠门前系野航。梅月逢庚江雨歇,稻花迎午水风凉。桥横自界村南北,堠断谁知里短长。倦矣野塘行瘦马,云山杳杳复苍苍。”轻俊畅朗,于浑朴中见工致,可以看出晚唐诸家和南宋陆、杨、范的影响。
李孝光七言绝句现存二百三十九首,数量最多。如《天台道上闻天香写赠胡仲宾》:“万斛天香夜气收,晓风凉月酿清秋。诗人试与评花品,定是人间第一流。”
李孝光留存的词作,篇数不多,却甚有特色。清藏书家丁丙谓:“其词跌宕流利,无绮罗纤秾之态,殆得于山泽间清气者深也。”十分恰当地概括了他的词风。胡玉缙言其词同他“风骨遒上”的诗风相表里,“一洗元人靡丽之习”。又谓:“杨维桢作《陈樵集序》,举元代作者四人,以孝光与姚燧、吴澄、虞集并称。今观其词,殆与集相伯仲,以视澄之因辞见道者,此似转出其上矣。”极为称誉。
词作特点
李孝光今存词27首,大部分抒写隐居情趣,其中多涉及对出处行藏、人生荣枯宠辱的看法。他的《鹧鸪天》中“龙门他日文章客,雁荡今朝行地仙”和《满江红》中“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都表现出他爱君忧民的正统儒家思想。他的词作大多有真切的思想感情,如写田园风光的《念奴娇》,描绘了江南暮春的农村风物,文字淳朴自然,表现出隐居之士恬淡的心境。而写送别的《水调歌头》二首,惜别中又勉强作慷慨语,然而又禁不住道出凄凉之意,表现了一种复杂的感情。
李孝光的词直抒胸臆,易读易懂,但不够含蓄。他的诗也如此,像《游艮岳》说:“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但从内容上看,他的一些诗如《桐江》、《柳桥渔唱》、《衡门有一士》等,含有对人世的不平之鸣。今存著作有《五峰集》11卷。
李孝光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出生在温州路乐清县淀村(今为大荆镇五峰社区田岙村)一个世代隐处耕读、文化氛围浓厚的士农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五岁跟从祖母习读《孝经》、《论语》、《孟子》,六七岁更授《尚书》、《诗经》及古文辞。“凡奇字妙语,皆从大母得之。”少年孝光,聪颖好学,他说:“我昔年十二,开口作词赋。”又说:“我昔为儿时,看书不停手。十二作文赋,点笔赋鹦鹉。长者见之骇,云出诸父口。”
少时李孝光从舅氏处获读外祖谢隽伯(谢灵运留在温州的后裔)诗卷,极受鼓舞,激发了他奋励上进的热情。在《谢山人诗卷为鹤阳外祖题》中说:“忆吾为儿时,将命父母傍。舅氏袖钜简,有作似季唐。云是而外祖,遗此手泽芳……吾今在牛下,坐须羽翮成。天子正好文,去献明光宫。”随后他从学天台方仪,在那里接受了宋儒朱熹的学说。
青年的李孝光,志气轩朗,又倔强自负,“功名不经意,自谓可拾取。”但仕进遭受挫折,乡贡时被黜落,这于他打击不小,于是筑室家乡五峰山云霞洞(又名普庵洞),名白云舍,授徒讲学,因此以五峰自号。他生性倜傥豪放,熟谙经籍,学问醇厚,又教育得法,名誉日闻,“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元代至顺三年(1332)他应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聘,任职昇州(今南京)积庆学宫,“昇士从之如云”,是一位深受学子欢迎的好老师。元末明初著名学者朱右、陶宗仪俱出自他的门下。
李孝光壮岁曾游历南北山川名胜,凌天台,探禹穴,济钱江,揽西湖、姑苏、维扬、金陵、淮南诸景,足迹遍及匡庐、少室、泰岱、恒岳。其间往返会稽(绍兴)、钱塘(杭州)、平江(苏州)等地,寓居建康(南京)十数年之久。他深通儒术,满腹经纶,明乎古今治乱兴亡之理,怀有“致主尧舜”、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然而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
中年之后,李孝光曾有强烈的出仕从政愿望,同政界人物也广有来往,但他励志自守,不愿屈身侥幸图进,希望能以体面的方式获任朝廷,用布匡济方略,报效国家。元代泰定二年(1325),怀王图帖睦尔(武宗次子,明宗弟,后即位为文宗)出居建康(南京),李孝光特被顾遇,“受知梁王(怀王)”。至顺元年(1330)秋,相国赵世延养疾金陵,李孝光出入赵府,深受鲁公器重。侍御史郭干卿曾将他的《春秋述始》称扬于朝,“而天下士大夫始知有公”,出身贵胄又擅才名的泰不华“以师事之”。
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十二月,李孝光终于获得朝廷召聘,这时他已六十三岁了。次年四月至京师,顺帝御明仁殿召见,授官秘书监著作郎。自是数获召见。不久,顺帝御宣文阁,与语宋儒性理。帝悦,升任秘书监监丞。但李孝光在朝任职没有多久。至正九年(1349)七月,右相朵儿只、左相太平相继去位。他目睹政局变化,自觉在朝中失去依靠;况且秘书监丞也只是一个号为“清贵”的闲职,不能有所作为,便以老病请辞。至正十年(1350),他以奉训大夫、秘书监丞致仕。这年四月,南归途中病故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
书丘老先生诗轴送蔡石云县正。元代。李孝光。 仙家有浮玉,六鳌引首扛。天地结根蒂,日月开八窗。石林千丈碧,云气树赤幢。飙车不可到,羽仙驾飞艭。中有元气翁,髯紫修眉庞。大瓢
题画史朱好古卷。元代。李孝光。 真宰簸橐籥,笑睨造化炉。鼓金铸贤智,抟土作下愚。画史天机精,窃见造化枢。盘礴解衣纵,当轩舐铅朱。沾涂狡兔翰,神气如走珠。手掣巨鳌簪,㾕
衡门有一士。元代。李孝光。 衡门有一士,闭门恒苦饥。俯仰良自惜,日晏犹弦歌。小人未足畏,君子或见之。宁为兰玉摧,不为萧艾滋。
次铎志文韵送之归武昌。元代。李孝光。 昆崙起西极,地势郁磅礴。洪河荡其胸,土裂苍石削。群水日夜走,风霆无时作。泰山天下脊,龃龉见
湖山八景 其三 秋江渔火。元代。李孝光。 八月九月风气肃,白波如山楚天绿。苍苍夜色入芦花,船泊中流燃楚竹。夜半起坐寒飕飕,遥见惊飞双白鸥。鲈鲙莼羹入我梦,扁舟去趁三吴秋。
题梅石为王集虚尊师书纸屏上。元代。李孝光。 北风吹倒山,三日雪塞门。愔愔岩谷里,万木命在根。天翁粲然笑,洗出明月魂。春如鼎中香,已觉火力温。
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元代。李孝光。 箕山之阳兮其木樛樛。箕之冢兮白云幽幽。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由。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送人兼简丁仲容。元代。李孝光。 忽忆龙河水西寺,两株桂树绕千回。若见阿苏烦借问,汝耶何日浙东来?
送武呈景耀随伯氏之金华。元代。李孝光。 驱车出东门,车行有离声。升高望城郭,嘉树何青青。平生畏离别,乃复送子行。
十二月十三日登凤凰台望淮南雪中诸山兼书道上所见二首 其二。元代。李孝光。 貂帽金鞲绿裤襦,骑童自狎小毡车。黄金博得歌姬笑,却笑先生夜读书。
歙砚歌。元代。李孝光。 渴龙夜饮天池水,六丁挥戈断其尾。黑风吹落歙山深,化作玄精石中髓。山深夜夜飞神光,良工盗发天所藏。凿开苍厓斸寒玉,磨砻秋水归文房。元气淋漓翠光湿,松花香碎蟾蜍泣。醉扫郇公五色云,倒凤颠鸾秋瑟瑟。谁能持此归玉堂,经天纬地成文章。月中老兔吹寒芒,与君同上青云乡。
太乙真人歌题莲舟图。元代。李孝光。 银河跨西海,秋至天为白。一片玉芙蓉,洗出明月魄。太乙真人挟两龙,脱巾大笑眠其中。凤麟洲西与天通,扶桑乃在碧海东。手把白云有两童,掣嬲二鸟开金笼。
九月一日李晋仲张子长张仲举蔡行之载酒西湖是日会者凡九人分韵得采字。元代。李孝光。 积水生秋阴,旭日动晨彩。始忻天宇旷,稍见川容改。骑童屡见招,舟子亦相待。菱荷纷菲菲,葭苇青漼漼。浮鸟或上下,游鯈自行队。山冈西北鹜,江水东南汇。群贤聚城邑,三载隔江海。长怀远缯缴,至性同蕙
送卫县尹。元代。李孝光。 轩辕羽仗上云霄,天上璚台绛节朝。桂树阴阴明月出,画屏西畔听吹箫。
次萨使君六合诗韵二首 其一。元代。李孝光。 瞿塘雪解水初回,浪触金山怒转雷。惟有诗人天亦爱,迎船怪雨为君开。
赠林泉生兄弟。元代。李孝光。 蟋蟀入床下,鸿雁亦南征。江头送归客,浩荡万里情。昨日始识面,已觉畏子行。萧萧一尊酒,怊怅不能倾。行子在道路,梦见鹤发人。悬知灯火夕,笑语久咿嘤。男子四方愿,养志在致身。高树春色满,持子听流莺。
悼巴陵女。元代。李孝光。 河从积石来,滔滔东入海。逝波何还时?谁能坐相待。妾心比山石,之死终不改。生逢尧舜年,贱妾独何罪。
青天有雕鹗。元代。李孝光。 青天有雕鹗,一日飞万里。横绝四海上,孤兔草间死。平生精悍姿,垂翅当清秋。且须养六翮,莫使群鬼愁。
笋。元代。李孝光。 雷公■跎夜鼓噪,惊起龙孙触旌纛。炎沙烧之修尾脱,六丁控抟忽颠倒。欲落不落虎豹皮,锦绷婴儿笼大帽。斧斤幸贷凌云姿,留以观渠岁寒操。
送宋武官尉安康之桐城。元代。李孝光。 令人作恶惟离别,今日江头送客还。赢得秋风斜照里,倚篷满意看青山。
大星。元代。李孝光。 大星在天小星落,城头呜呜吹画角。津吏击鼓河上船,行人草草居人怜。男儿堕地弧矢愿,南北东西君莫怨。
灵隐十咏 其八 翻经台。元代。李孝光。 高台亦荒芜,云气久己寂。伊人树白业,后来念遗迹。虫鱼出华言,科斗藏坏壁。嗟然不可见,风雨日易夕。
水龙吟 与北山觉公。元代。李孝光。 倚阑蓝玉西边,长松千尺鼪鼯走。风吹香雾,云生幽树,泉鸣缺甃。嘻笑山翁,看山不厌,别来浑瘦。且休嫌俗客,竹床乌几,半分与,真耆旧。已办泽车款段,时时过、竹扉花牖。人来问我,功名老矣,狂歌摇首。袖里经纶,与时消息,只令杯酒。唤香山居士商量,添个似侬肯否。
古诗七首 其四。元代。李孝光。 考槃在涧谷,伐檀寘河干。利达或忘返,处穷亦已难。中夜起太息,取琴为尔弹。智士当黾勉,仁人良独安。
次萨使君六合诗韵二首 其二。元代。李孝光。 梦驱枢郎发船去,两舷成与岐龙撞。醒时呼童开户看,月在青天天在江。
杂诗四首 其四。元代。李孝光。 美人不可见,夕河在云端。金茎高露堕,玉井碧梧残。鸡鸣成天旦,虫语伤夜寒。同心疲梦寐,遥知行路难。
铁笛歌为铁厓赋。元代。李孝光。 铁厓道人吹铁笛,宫徵含嚼太古音。一声吹破浑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一声吹开虎豺闼,彤庭跪献丹扆箴。问君何以得此曲,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看东溟深。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徵球琳。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
和叔夏寄童质夫。元代。李孝光。 溪头春水绿欲沽,溪上行人马蹄滑。溪山周匝空翠香,驻马看山惜不发。有客有客苍髯眉,兰襟蕙带光参差。手携鲤鱼压清酒,劝我且复留斯须。道傍废垣藓花裂,昔人富贵春云灭。此时不饮将奈何,为君醉倒溪头月。
岐山小隐图。元代。李孝光。 我思岐山,无日不思。彼岐出云,亦返于岐。思何不归,孰言岐远。舟则在川,车则在坂。维岐之阳,有枣于桑。余归之不遑,余心之伤。
次三衢守马昂书垒韵。元代。李孝光。 主人歌且止,听我为尔歌。作垒不厌小,买书不厌多。地上小儿喜夸犬,睚眦生怒如膰蛙。先生书垒止类巢,不树长戟兼横戈。清净如与圣贤遇,高明屡烦神物呵。却笑飞仙十二城,鬼功日夜长琢磨。其南通丹穴,其东僦女倭。北引崆峒挹酒之长柄,西收西漠专车之木禾。啸歌聚族无不可,祓除安用索与傩。羽衣服妖踏白茅,朱鬘善幻言呿啰。而我先生不语怪,二氏羞伏面发酡。我垒何所有?但闻诗作魔。雕锼夺天巧,雅澹消众疴。我垒何所有?地窄安不颇。惟有屈宋字,文声锵然相戛摩。我垒何所有?而蓄礼士罗。罗致尽俊杰,往往为公么。我垒何所有?而无白马驮。群书汗牛马,不涉流沙河。我垒何所有?而有太白力士靴。著鞭见天子,竟往金鸾坡。我垒何所有?而有韩公紫玉珂。通籍引金阙,不愧国老皤。先生宁钝不为铦,宁方不为鈋。窃闻先生骨已朽,空教众语漫缕。春秋讹字变亥豕,宋楚方言作箕箩。后来继者浸灭裂,何其婴龀相㗻唆。纷纭百鸟更啁唧,安知清庙连猗那。勿言我垒狭,不用蓖与蓑。容膝志自足,吾其敢蹉跎。问字函丈间,吴炔续四科。勿言我垒小,日月才一梭。往来云汉上,飘忽若轻蛾。组织成文章,飞扬如女萝。中心若止水,水上元不波。深如相如读书屋,大如尧夫安乐窝。可以扣我匣中之飞景,可以理我膝上之云和。弦歌以解吾心之蕴结,弹铗以袪吾愁之诱囮。如轈而不辐,如舟而不舵。高如鹳鸣垤,矗如蜂房涡。又如仙人宅初拔,又如野处礼不苛。又如橘中饮来去,又如树间坐以哦。如连䔟偃蹇,如藻井馺娑。又如探虎穴,又如封蚁柯。客至足周旋,高论如切磋。坐以氍毹席,酌以鹦鹉螺。佳儿引银艾,诸生避蓼莪。开笼放白鹤,临池看白鹅。张具设
送林彦清。元代。李孝光。 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客今好游自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望见九华足云气,一上绝顶驱莲莱。
山宫观瀑。元代。李孝光。 山宫寺前瀑布流,直下千尺垂林丘。山僧无灯静欲死,夜气如月空中浮。黄河昆崙何壮哉,鬼神牵挽天下来。先生藜杖来照影,白发千尺空崔巍。
送冯秦卿。元代。李孝光。 天下承平边事小,将军卧治莫谈兵。公庭吏散无来客,自数阶前挝鼓声。
鹧鸪天。元代。李孝光。 千载循良汉鲍宣。云仍儒雅故依然。龙门他日文章客,雁荡今朝行地仙。鱼鲙玉,酒流泉。紫萸黄菊斗清妍。祝君此会年年健,药裹阴功已付天。
张本之春晖堂。元代。李孝光。 泰山有嘉树,上与青云齐。枝枝濯晨露,叶叶含华滋。有鸟巢其颠,羽毛金色芝。凤凰生九子,一一好光仪。母食九子哺,母飞九子随。嗟我有父母,常愿千岁期。父兮捐我去,今独与母居。愿母加餐饭,且勿念儿饥。愿母增裤襦,勿念儿未衣。寿命悬皇天,皇天岂无私。莫作冬日促,愿如春日迟。
莲叶何田田。元代。李孝光。 莲叶何田田,宛在水中央。别离不足念,亦复可怜生。莲叶何田田,见叶不见水。贫贱贫贱交,富贵富贵友。花生满洲渚,不复叶田田。持身许人易,持心许人难。
古诗七首 其五。元代。李孝光。 旭日始曰旦,有鸟鸣嘐嘐。牡出得饮啄,雌居完守巢。幽人念兹久,尼父讵系瓠。先民重自任,贵器藉白茅。
陪萨使君饮酒铁塔寺分题得箨龙轩分韵得而字。元代。李孝光。 琅玕尽灵种,玉立近东池。已与风云会,终含冰雹姿。气酣犹赑屃,鳞动觉之而。雨暗思雷泽,天清入葛陂。凤毛当户见,蛇影到杯疑。神物烦呵护,应看变化时。
题李子云白云窗。元代。李孝光。 白云如白月,宛宛复离离。青霓依涧出,玉叶映檐垂。讵阂飞花度,还同病鹤窥。纷晖含户牖,倒影散园池。近看吁欲落,伫立意俱迟。坐卧常相对,成峰晚更奇。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元代。李孝光。 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白龙来唤之,仙圣不敢救。相当二物争雌雄,冯夷击鼓张其咮。日车为之翻,地轴为之仆。至今两门开,天遣百水凑。吾闻神禹疏龙门,蜿蜒偃伏夹左右。坐令遗黎收树艺,嗟哉神龙之功独何有!
题周耕云为萧元泰画龙虎仙岩图。元代。李孝光。 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羽人受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扳。金宫蕊殿起寥廓,翠厓丹巘深回环。峰头时飘白菡萏,石上谁种青琅玕。诸岩一览二十四,总似瀛渚蓬莱山。清溪浮空引雪练,远岫隔水来烟鬘。就中仙岩更奇绝,上有玉树皆团栾。虹光半夜出林杪,云是石室韬神丹。欲求刀圭已衰疾,羽人去我如飞翰。褰裳涧曲采芳杜,断猿疏雨春山寒。觉来俗事日满眼,岁月冉冉随惊湍。会稽萧君忽相访,笑以此图令我看。梦中羽人貌真似,而我别后鬓毛斑。题诗聊复记畴昔,愿拂尘服高骖鸾。
怀萨使君二首 其一。元代。李孝光。 憎夜还闻蟋蟀吟,定知秋色上青林。坐看黄叶落四五,记得题诗入绿阴。
海谷。元代。李孝光。 归墟谷在渤海东,八纮之水注其中。不盈不缩浩无际,吞吐日月涵空濛。灵鳌于此负山出,上有缥缈金银宫。人间相去几万里,弱水满眼多回风。琴高来时踏赤鲤,少灵归来乘白鸿。秦皇到老不得渡,嗟我欲往将焉从。子房有孙海谷子,告我有路非难通。只随云气相上下,与子共谒扶桑公。
姑苏台。元代。李孝光。 阊门杨柳自春风,水殿幽花泣露红。飞絮年年满城郭,行人不见馆娃宫。
杂诗四首 其三。元代。李孝光。 北林有秋声,夜静独先闻。寒暑迭相谒,万物何芸芸。深坐百忧息,仰见孤飞云。嗟予亦有念,谁哉致夫君。
夏日荷亭即事。元代。李孝光。 辟暑何所适,南亭俯中渚。鸥鹭了不惊,况复凉入髓。水华露未晞,香气纷旖旎。美人美无度,婵娟照江水。■■玉雪姿,何能畏袢暑。南风从天来,入我怀袖里。高气行青云,且置吾白羽。迩来不饮酒,煮药咽香蕊。群贤政自佳,有作动盈纸。但恐清兴阑,遭此催诗雨。
信笔次潘一水韵。元代。李孝光。 墙阴梅花上朝日,一线微阳落东壁。白头老子居户中,诸生授经争拥膝。下帷罢讲进盘餐,旨蓄杂羞行上栗。只今生年八十馀,耳目聪明好颜色。抑搔说带见鲐文,户牖无风养龟息。去年媪病入修夜,壁间遗挂皆陈迹。百忧熏心损老气,十梦九见空恻恻。作诗远寄平生素,但云衰朽伤宿昔。土田腴瘠付儿耕,杼轴轩輖无妇织。食肉徒悲鲵齿生,著书幸留瞳子碧。君看朝露落复乾,莫持忧患横胸臆。前日雁归初北乡,行见南宾飞历历。北邻笙竽屋瓦振,卧夜裁能专一席。百年荣华不满眦,学道无方如转石。盗蹠岂能贤孔颜,富贵寿夭非人力。圣朝天子政好老,我愿先生起华国。
溪行分韵得美字。元代。李孝光。 条风泛轻春,野碧润如雨。幽人有新怀,相携玩山水。岩花既菲菲,溪石亦齿齿。意行无前期,适趣成坐起。况兹豪俊姿,陶写出妙理。东山携妓游,风流未余美。持杯劝松风,韶濩忽盈耳。归来乐未央,题诗寄幽绪。
华山有泉石沉碧。元代。李孝光。 玉煖山脉润,雨新花气薰。铜瓶百尺便,触裂阶前云。天光堕空碧,万象涵无垠。蛟龙吐水雹,松窗绝飞蚊。
湖山八景 其七 龟屿迎潮。元代。李孝光。 玄灵吐纳日月光,轩轾大海敲其扬。海枯石烂不得死,甲间绿发如尺长。昔年洛书荐神瑞,故龟独见收文章。天球河图在东序,岂久置汝南海傍。
龙湫行送轩宗冕归山。元代。李孝光。 大龙湫,小龙湫,青天倒泻银河流。海风吹练白杲杲,雪花满面寒飕飕。讵那大士濯足处,碧波下见长黄虬。山僧洗钵白云动,涧猿饮子苍岩幽。神踪隐见不可测,幻境变化谁能求?道人此地昔追游,泠然一锡辞神州。天香飘飘满衣袖,散作雨露东南陬。老夫送别歌龙湫,芙蓉花开溪水头。永嘉妙语犹可续,永夜松声消客愁。思君何处寄清梦,三十六峰明月秋。
竺云为昙上人作。元代。李孝光。 云来自西极,骀荡复委蛇。影度流沙晓,峰临鹫岭奇。从龙飘宛转,触石起参差。光拟凤毛紫,清同玉叶垂。芙蓉连华岳,绮藻映天池。五色主祥瑞,贤人怀羽仪。
送陈君礼之婺女兼寄徐仲礼。元代。李孝光。 陈公子,骐骥騊駼一日驰万里,珍怪生从渥洼水。不随众马仰秣刍,覂驾亦莫牵鼓车。陈公子,公起为我舞,我能为尔歌。古来豪杰不择术,萧曹刀笔终身多。身为国士足可惜,致主尧舜今如何?陈公子,努力富贵勉自强,白发坐见千丈长。邹阳枚乘焉足学,去学董子登贤良。读书未及无读律,脱令贫贱犹馨香。陈公子,我之故人柏台史,三年不得书一纸。鞭麟笞凤作官府,往往吹笙碧云里。芙蓉衣裾云锦褠,手夺天巧天孙愁。岂忆故人在下土,夜半短衣行饭牛。陈公子,我有《幽兰》《白雪》之古曲,不辞为我歌宿宿。有使东来即寄书,莫学故人忘我为。
送翁景旸作台州掾。元代。李孝光。 门前五株桃,春暮始作花。劝尔一杯酒,丈夫莫思家。功成持身归,吏民相迎遮。男儿自应尔,父老慎勿誇。
游艮岳。元代。李孝光。 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
柳桥渔唱。元代。李孝光。 杨柳桥头杨柳青,西边即是越王城。城中大官听艳曲,半是美人肠断声。
书岳法师屏。元代。李孝光。 眼中有客久不见,长见白云成往还。风著纸窗疑是雨,酒醒忽忆在南山。
题王士让御史所藏画卷 其二 古庙折碑。元代。李孝光。 山上荒祠山下溪,系牲断石是谁题?落日行人更回首,青枫树里鹧鸪啼。
题王士让御史所藏画卷 其一 风雨回舟。元代。李孝光。 天昏地黑蛟龙恶,风雨如山擘不开。舟中自有刺蛟手,笑杀舟师捩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