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家世背景
刘因出生于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年)闰二月九日,蒙古灭金后的第十五年。刘因的故乡容城地处冀中平原腹地,刘因的祖辈世代居住于此,长期身为金朝的臣民,高祖父、曾祖父和叔祖父曾三世仕金,其父刘述亲身经历了金朝末年的战乱,而后曾短期在元朝做官,但主要过的是隐居不仕的处士生活。时代的风云,家业的盛衰,祖父辈的经历,都在他的心灵中烙上深深的印迹,给予他的思想和性格以重要影响。
刘因在故乡出生时,已是战乱初宁的元蒙初年。刘因幼年,就全国范围说,战争虽有,但刘因生活的今河北一带,倒是一派升平气象。这期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久乱初宁的年代。元朝初年,由于社会安定,政策得当,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加数倍”。全国的统一,交通的畅达,也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城市贸易、农村集市以及对外贸易都有了巨大发展。刘因的青少年时代正是恰逢这样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它对刘因思想的形成有巨大影响。
少有大志
刘因自幼受儒学家世熏陶,其父刘述兴趣广泛,对天文、历数、阴阳、医方、性学、史学等都有研究。刘因出生后,父亲对他十分钟爱珍视,杜绝交游,一门心思传授刘因读书识字。刘因天资聪慧,颖悟过人,在父亲的启蒙教育下,三岁读书识字,每天读千百言,过目成诵;六岁开始学习作诗,七岁(一说十岁)就能写文章,文笔不俗,落笔惊人。
刘因少有大志,十五岁时就曾作诗明志“鸿鸽凌云志,燕雀安能知。”青年时代的刘因抱着积极入世的态度,在诗篇中常坦率地表露自己的志向和远大抱负。二十岁时所作《希圣解》,即以"希贤、希圣、希天为主旨,并以天地间一清才自命。
中统元年庚申(1260年),刘因随父亲迁往真定,师从北方名儒砚弥坚,学业大进,同学中无人能及。砚弥坚不仅才华出众,而且慧眼识人才,在他所教学生之中,力推刘因,预言刘因会成为名儒。
刘因从砚弥坚处学习的是经学,钻研训诂疏释之说,但他很快便不满足了。宋金两代文坛注重“以辨博长雄”的词章和“诞漫坐杂”的经义,“南北崇尚几无所分别”,中统年间前后,经许衡、窦默、姚枢等人的提倡,在南方被公认为“正学”的程朱理学也规模日广地传播到北方。刘因对早年研习的“训诂疏释之说”本来就心存疑惑,接触到了理学著作,为学方向及思想面貌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专心研读程朱诸书。
授徒明道
刘因家境贫寒,经常家无余粮手无余钱,虽然自己学有所长,远近知名,但他仍能安贫乐道,不苟合于世,也不乱结交朋友,不义之财更是一分不取。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父亲刘述病逝,经济更加窘迫,无力安葬,刘因无奈之下写信给父亲的好友杨恕,在其资助下才得以完成丧事。
至元十一年(1274),元朝下诏伐宋;大军浮汉入江,水陆并进,顺流而下。不到两年,宋亡。刘因颇伤宋朝为奸臣所误,拘留元朝国使以挑兵衅,终致国亡,遂作《渡江赋》以哀之。他曾欲南游江湖,览观南宋诸先儒名迹,但未能成行,反而北上易州(今河北易县),到当时辞官家居的何玮家馆课授徒。何玮曾参与伐宋之役,藏书中有不少是从南宋旧境携回的理学书籍,这些书在北方不易搜寻,刘因教书三年,得以实现“馆于藏书之家而肆其检阅”的宿愿。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刘因三十岁,元初没有科举取士,知识分子无由进入仕途。刘因身为布衣,虽抱负不凡,但建功立业实难。为了谋生,刘因只得在家开设学馆,授徒教学。他自编教材,见解独到,将理学贯穿教学之中,讲究师道尊严。他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有所成就,因此声名日隆。朝中公卿官员过保定的很多,听到刘因的名声,往往登门拜见。刘因谦虚谨慎,深居简出,拜访的官员,他大都逊避,不与相见,非常有个性和操守。
至元中叶,忽必烈长期倚信以“理财”固宠的回回大臣阿合马,日益疏远“讳言财利事”的朝中儒臣。刘因遂采取超脱于政治的处世态度。刘因非常欣赏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就将居所题名为“静修”,以自表心志。
东京执教
至元十九年(1282),权倾一时的阿合马被杀,元廷的政治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被蒙古、色目和汉族高级官僚中的汉法派所一致拥护的新政治领袖、太子真金,更加积极、直接地参与各种有关的政治活动,一时间在汉族士人中引起对于“朝政更新”的强烈乐观情绪。
由于士大夫对刘因多所称誉,名声越来越大,丞相文贞王不忽木尤其极力荐举,太子真金下诏,征刘因入朝,授给他承德郎、右赞善大夫的官职(五品)。这时的朝野对真金改革朝政的过度希望,无疑也感染了刘因,且真金甚重儒臣,关怀备至。刘因受教之后,便与使者通行。
当时,真金在宫中建立大学,原由赞善王恂执教。刘因入朝时,王询刚刚去世,于是就接替他的职位,教授宫廷子嗣读书。刘因一介儒生,教授乡里,忽然受到朝廷的征聘,一跃而成为朝官,且成为大学的教授,这表明,刘因此时在学问上已经成熟,并有相当建树,是以声名远播。刘因入朝为时不长,因继母病重,辞官归家。第二年继母去世,依当时风俗,刘因要居丧守孝,为官的事遂被搁置。
重归隐沦
由真金所发动的更新朝政的改革,还来不及等刘因母丧服除,就因与元世祖忽必烈政见不合而中途夭折。这次事件给予刘因很深的刺激,使他对于元朝政治再也不抱什么希望,而且反过来,对于自己轻易应诏、一聘而起十分后悔,遂隐居以教学为生。
此后的几年间,因遭荒年,粮价上涨,他的生活颇为桔据,有时不得不以一些代食品糊口。此时期的诗作中对这种清贫生活多有反映,并流露出比较浓重的隐逸情调。刘因的生活不仅是清贫的,而且是孤寂的;不幸接连而至:早失父母且不说,两个姐姐又相继亡故;四十岁后喜生一子,却又不幸早夭。刘因身体本来就比较羸弱,丧子的忧伤更使他受到沉重打击,以致百病缠身,形体癯瘁,须发斑白。
二次被征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刘因四十三岁。元世祖忽必烈杀权相桑哥,“朝政又一更新”。又有朝臣荐举刘因,忽必烈下诏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召刘因,这个职位属于三品清要之职,授给一个平民,在当时是被人看作不次之宠的。但此时的刘因,身体已经恶化到不能扶病而行的地步,且不愿再仕,于是上书以疾固辞,写下了著名的《上政府书》(一名《上宰相书》)表明心迹。
上疏呈至朝廷,忽必烈甚感遗憾,惋惜地说:“古时有不肯受召的臣子,就是这样的人吧。”
因病辞世
至元三十年(1293 年),国子助教吴明又陈书朝廷,荐刘因为国子祭酒。但就在这年夏季四月十六日,刘因竟因病与世长辞,终年四十五岁。元仁宗延祐年间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追封容城郡公,谥号文靖。
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元代。刘因。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元代。刘因。 西山不似庞公傲。城府有楼山便到。欲将华发染晴岚,千里青青浓可扫。人言华发因愁早。劝我消愁惟酒好。夜来一饮尽千钟,今日醒来依旧老。
观梅有感。元代。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秋莲。元代。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白沟。元代。刘因。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郭判官按察广右。元代。刘因。 谢病三公掾,分司五岭南。柱山天下秀,宪府百僚参。夜泊防风浪,晨征避瘴岚。遥知慈母念,先汝过湘潭。
饮仲诚㭨瓢。元代。刘因。 君家瓠落无所容,江湖谁辨平生胸。海南佳气久郁塞,滟滪似喜今相逢。前年对酒面发红,今年对酒气如虹。江山万古骚人国,跬步便与华胥通。河间古儒病我枸,闻我一饮喜气浓。平生得意南湖张,此意颇与河间同。太古洼尊老无底,一朝倾倒何由供。醉乡千年有此客,鸟歌蝶舞春濛濛。醉翁之意不在酒,宛如琴意非丝桐。太和风境无酩酊,洛阳楼阁高玲珑。泠然仙驭一杯水,眼中渺渺无极翁。西家伯伦瞽且聋,东家醉死王无功。酒中醒境渠未识,冰壶秋月昆崙峰。举杯唤月来胸中,人间白日浮云空。五岭山高云几重,朱崖灭没南飞鸿。玄鹤翩翩渺何许?操瓢径访眉山公。
登保府市阁。元代。刘因。 十载鸡泉隐,今朝市阁晴。民谣混诸国,里号带军营。瀛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怀今与思古,独立若为情。
西江月 赠赵提学酒 强村业书本樵庵乐府。元代。刘因。 买得鸡泉新酿,病中无容同斟。遣人持送旅窝深。呼取毛翁共饮。少个散花天女,维摩憔悴难禁。安排走马杏花阴。咫尺春风似锦。
示孙谐。元代。刘因。 龙山古壮哉,郁郁盘烟岚。一读元子诗,泠然玉泉甘。江山胜景要佳客,而我不到怀应惭。雷家髯翁虎眈眈,刘氏遗爱存河南。百年乔木动秋色,篮舆谁与供奇探。昆山出美玉,楚国多楩楠。孙郎复贵种,良璞须深函。勾萌慎培养,云霄看岩岩。野夫老矣一何拙?平生只有归休堪。传经访道可无愧,为我早办龙山庵。
杂著集陶句二首 其二。元代。刘因。 善恶苟不应,鬼神昧茫然。是非苟相形,行止千万端。世路廓悠悠,聊且凭化迁。居常待其尽,任真无所先。诗书塞座外,弱子戏我前。亲戚共一处,馀粮宿中田。促席延故老,斗酒散襟颜。聊以永今朝,百世谁当传?
除夕。元代。刘因。 百岁三分一,初心谩慨然。空囊难避节,青镜不留年。静阅无穷世,閒观已定天。履端思后日,四鼓未成眠。
南乡子。元代。刘因。 方寸足留耕。大胜良田万顷平。阴理不随陵谷变,分明。霜落西山满意青。千载董生行。鸡犬升平画不成。终日相看天与我,高情。身外浮云自古轻。
行色匆匆缘底事,山阳梅信相催。梅花香底有新醅。南州今乐土,得意即衔杯。君见太行凭寄语,云间苍壁崔嵬。平生遮眼厌黄埃。高楼吾有兴,无惜送君来。
临江仙 送王从事(王原误作二,兹从疆村业。元代。刘因。 行色匆匆缘底事,山阳梅信相催。梅花香底有新醅。南州今乐土,得意即衔杯。君见太行凭寄语,云间苍壁崔嵬。平生遮眼厌黄埃。高楼吾有兴,无惜送君来。
鹊桥仙。元代。刘因。 悠悠万古。茫茫天宇。自笑平生豪举。元龙尽意卧床高,浑占得、乾坤几许。公家租赋。私家鸡黍。学种东皋烟雨。有时抱膝看青山,却不是、长吟梁甫。
杂著集陶句二首 其一。元代。刘因。 人生岂不劳,终古谓之然。孰是都不营,早起暮归眠。过足非所钦,躬耕非所叹!但使愿无违,甘以辞华轩。正尔不可得,在己何怨天。自古有黔娄,被服常不完。荣叟老带索,饥寒况当年。何以称我情,赖古多此贤。
送友生。元代。刘因。 无人慰幽独,之子罢登临。野鹤笼中态,翔鸿天外音。吾儒关世运,晚节见初心。有问山间事,白云今更深。
西江月 饮山亭留饮。元代。刘因。 看竹何须问主,寻村遥认松萝。小车到处是行窝。门外云山属我。张叟腊醅藏久,王家红药开多。相留一醉意如何。老子掀髯曰可。
喜迁莺 乙亥元日。元代。刘因。 春风满面。是胸中春意,与春相见。不醉陶然,无人也笑,况是一年清宴。宁儿挽须学语,爨妇举杯重劝。道惟愿。贫常圆聚,老常康健。□□□□□,二十七年,世事经千变。今是昨非,春风花柳,消尽冰霜残怨。门外晓寒犹浅。门上垂帘休卷。灯花软。酒香浓趁歌声,试轻轻咽。
宋高宗题李唐秋江图。元代。刘因。 秋江吞天云拍水,涛借西风挟不起。断云分雨入江村,回首龙沙几千里。澹庵老笔摇江声,髣髴阿唐惨淡情。千秋万古青山恨,不见归舟一叶横。
登镇州隆兴寺阁。元代。刘因。 大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金仙一梦一千载,腾掷变化天无功。万象绕口恣喷吐,坐令四海皆盲聋。千池万沼尽明月,长天一碧无遗踪。我生玄感非象识,此眼此臂将安庸。海岳神光埋禹鼎,人间诡态何由穷。金天月窟尔乡国,玉毫万丈须弥峰。一杯径欲呼与语,为我返驾随西风。堂堂全赵思一豁,江山落落吾心胸。中原左界此重镇,形势彷佛馀兵冲。歌舞遗台土花碧,旗帜西山霜叶红。乾坤割裂万万古,乌鸢蝼蚁为谁雄?滹水悠悠自东注,落日渺渺明孤鸿。
白雁行。元代。刘因。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吹江干。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钱。万里江湖想潇洒,伫看春水雁来还。
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予诗。元代。刘因。 静华墨君天下奇,陵川仙人为赋之。遗山野史誇慧女,万古春风蝴蝶词。岂知此巧复绝代,夜月静拂天孙丝。梦云丝雨有形外,郢斤庖刃无心时。蔡公凛凛袖鄂姿,诸郎画戟清香诗。香奁秀发亦馀事,诗人饥眼省见稀。敲门青灯烂红碧,布衾惊走恶睡儿。破屋犹疑翠鲸怒,短褐谁怜紫凤移。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
山行见马耳峰。元代。刘因。 近山豪士少羁检,酒浇不下胸崔嵬。远山静女亦閒雅,尚恨少有伤春怀。乱山米聚争拱揖,武卒侍婢皆凡材。天知老眼不受尘,路转忽睹双峰开。双峰何年耸双耳?叱之不动烦风雷。今朝向我效神骏,翠色欲逐神鞭来。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驾此观蓬莱。只愁日暮三山上,黄尘回首令人哀。
乙亥十月往平定早发土门宿故关书所见。元代。刘因。 风烟全赵如平掌,失脚山城梦犹想。土门一缕汉时天,万古行人为谁仰?指似劲敌谈笑中,为状羸仆忍寒强。当年鼓角如可闻,急著清吟和林响。远山宛欲来相迎,近山留人屹相向。或从井底忽登天,倚伏已能先想像。平生爱山真恶谶,今日果为山所网。昨朝爽翠拥修眉,最恨高楼负清赏。壮怀郁郁闷欲绝,安得凌风恣吾往。天教石顶放一头,驶若骅骝脱羁鞅。山灵努力出奇供,只恐先生驾虚枉。万壑霜松动悲啸,极目云烟埋莽苍。北门形势护中原,办与奸雄增技痒。太行横绝半九州,留在平原几尘坱。何人为我起六丁,嵯峨尽堕天宇朗。千年再挽神禹功,恍若鸿流开四象。
食笋。元代。刘因。 梦回齿颊风萧骚,幽姿不许霜松高。南来苍玉不盈束,已觉饮兴翻云涛。诗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烟火须烹炰。想像南风吹万竹,箨龙正恐称冤号。石盆养鱼心自苦,仰羡鸲鸲云间巢。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后虑山无毛。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凤声嗷嗷。
雪翠轩观大宁。元代。刘因。 吾家雪翠天下白,银河无声月无色。天关不闭寒峥嵘,箕尾晶英冻将拆。帝遣六丁下取将,敕赐名轩换金碧。初如紫雾蟠青云,飞下人间作坚壁。渐如扶桑六龙出,万缕丹霞吹海立。何人办此女娲氏?补天重鍊苍苍石。阳能兼阴今可知,祝融若并玄冥国。正教芜秽洗欲空,谁为千年栋梁惜?杀机如火出至微,焰焰宁知有今夕。轩中高卧刘更生,愿借馀光照方册。方册有道出黄虞,今古煌煌天与极。火耕明日千万斛,酒瓮已闻春雨滴。不妨一饮尽群山,醉晕春生半天赤。
明河秋夕图。元代。刘因。 明河澹澹纵复横,行云悠悠度疏星。凤媒不来乌夜惊,琼枝玉佩迟所托,画中隐隐闻机声。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昆崙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
记梦。元代。刘因。 天风吹云送星槎,苍鳞道前牵紫霞。凤凰呈舞月妃和,飘飘来自金母家。金母临行有奇赠,玉箫璚管声清佳。嘱我醒时无泄露,恐世知子生諠哗。明朝梦觉莫惊怪,异香冉冉浮窗纱。
四皓二首。元代。刘因。 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每当西去鸿,目极天际还。马迁歌采薇,托名夷齐閒。孰谓《紫芝曲》,能形此心閒。鄙哉山林槁,抟也或可班。安得六黄鹄,五老相追攀。一笑三千古,浩荡观人寰。
四皓二首 其二。元代。刘因。 留侯在汉庭,四老在南山。不知高祖意,但欲太子安。一读《鸿鹄歌》,令人心胆寒。高飞横四海,牝鸡生羽翰。孺子诚可教,从容济时艰。平生无遗策,此举良可叹。出处今误我,惜哉不早还。何必赤松子,商洛非人间。
幽禽。元代。刘因。 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书堂谷晏坐。元代。刘因。 上负青天壁,下引碧涧滋。中有晏坐石,日夕忘吾归。永怀幽栖人,千载谁与期?人间九瀛海,莽苍天相围。黄尘重如雾,举手不欲挥。白云如可招,愿作双鹤飞。
月下独酌。元代。刘因。 佳月静可饮,一天明水寒。馀光泛不极,徘徊尊俎间。但觉凉露下,不知清夜阑。醉眠吾有兴,君当下西山。
九日登洪崖。元代。刘因。 卑居不见秋,登高自谁始?清狂未免俗,谨厚亦复尔。山光故相迎,百步翠可倚。屈指数胜游,兹山居食指。高绝让龙门,平敞亦专美。群山渺波鳞,天开见洪水。列岳真情尘,遐瞰小千里。却恐行路人,视予旋磨蚁。解衣林表坐,烂摘蒲萄紫。甘浆来逡巡,毛骨脱泥滓。胜境得真赏,泉石迥如洗。况有幽栖人,嗒然空隐几。相对已忘言,一笑云林喜。回首暮烟深,高歌望吾子。
游龙宫。元代。刘因。 翠涧如生烟,石濑欲无雪。纵目失平地,仰面犹清樾。时节未当春,生意方谋泄。随时久闭藏,与物今超越。兹游岂人力,胜境殆天设。拊石看栖龙,髣髴仇池穴。闻说如桃源,自古有深绝。抠衣径欲往,不见当年辙。独立驭长风,哀歌山石裂。
九日携诸生登西山。元代。刘因。 九日秋服成,童冠从我游。万古清沂春,重结西山秋。白云归青岑,狂澜落沧洲。永啸长风来,爽籁生岩幽。清商失摇落,生气浮林丘。门生顾我言,乐矣行归休。风袂尚飘然,此意浩难收。
送徐生还鄂。元代。刘因。 燕山送客归南州,兴来每恨无扁舟。君归为我谢江汉,思君不见令人愁。千里风烟想萧洒,一代英雄成古丘。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黄鹤归来哀江头,江山依旧人悠悠。浮云万古恣变灭,眼中扰扰何时休?紫阳仙人歌远游,飞蛟起灭三千秋,为君挥手昆崙头。
宋徽宗赐周准人马图。元代。刘因。 笔底金鞍有萧爽,谁云不博降王长。汴梁门外若云屯,画本相看应自赏。十载青衣梦故都,经营惨淡欲何如。只除金粟呼风鸟,曾见昭陵铁马趋。
采石图。元代。刘因。 何年凿江倚青壁,乞与中原作南北。天公老眼如看画,万里才堪论咫尺。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见江南几亡国。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怜辛苦矶头石。江头老父说当年,夜卷长风晓无迹。古人衮衮去不返,江水悠悠来无极。只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旧时。龙蟠虎踞有时歇,月白风清无尽期。古人看画论兵机,我今看画诗自奇。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宋理宗书宫扇。元代。刘因。 天津月明啼杜鹃,梁园春色凝寒烟。伤心莫说靖康前,吴山又到繁华年。繁华几时春已换,千秋万古合欢扇。铜雀香销见墨痕,秋去秋来几思怨。一声白雁更西风,冠盖散为烟雾空。百钱袜锦天留在,祸胎要鉴骊山宫。当时梦里金银阙,百子楼前无六月。琼枝秀发后庭春,珠帘晴卷天门雪。棹歌一曲白云秋,不觉金人泪暗流。乾坤几度青城月,扇影无情也解愁。五云回首燕山北,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漫漫冰峨峨,大风起兮奈尔何!
观雷溪。元代。刘因。 飞狐天下脊,老气盘互回。三江泻天怒,合为一水东南来。此势不杀令人愁,石门喜见西山开。未补青天裂,谁凿混沌胎?奇声猛状万万古,山根几许犹崔嵬。两山倒倾澜,百丈逢颠崖。先声动毛发,馀爽开襟怀。初疑万壑转奔石,意像髣髴坤轴摧。又疑鼓角鸣地中,百步未到仍徘徊。荒祠下石磴,骇目何雄哉!春风不到太古雪,今日乃得胸中雷。穿石谁能穷窟宅?流沫势欲浮蓬莱。平生芥蒂今寒灰,两耳到骨无纤埃。郦元笔头天下水,石门之奇犹见推。乃知兹游亦奇绝,快弄素电喷琼瑰。东崖一片石,坐抚千年苔。为招郎山君,共卷长鲸杯。江妃为挝灵鼓催,赤鲩跃出银山堆。先生醉来泉洒面,狂歌一和湍声哀。
续十二辰诗。元代。刘因。 饥鸢嚇鼠惊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来,才办荆州兔穴尔。鱼龙入海浩无涯,幻境等是杯中蛇。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何必高门沐猴舞,豚阱鸡栖皆乐土。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
游郎山。元代。刘因。 昨日山东州,马耳索御凌风嘶。今日军市中,不觉已落山之西。山之面背一无异,不待风烟变化神已迷。危关度雪岭,乱石通荒蹊。林间小草不识风日自太古,我行终日仰羡木杪幽禽啼。但见雨色来,云物飒以凄。忽然长啸得石顶,痛快如御骏马蹄。万里来长风,五色开晴霓。长剑倚天立,皎洁莹鸊鹈。平地拔起不倾侧,物外想有神物提。诗家旧品嵩少同,画图省见巫山低。谁令九华名,独与八桂齐?千态万状天不知,敢以两目穷端倪。骞腾谁避若飞隼,侧瞰何屈如怒猊。千年落穷边,烟草寒萋萋。若非郦亭书生此乡国,物色谁省曾分题。乾坤至宝会有待,岂有江山如此不著幽人栖。颇闻山中人,云间时闻犬与鸡。只疑名山别有灵境在,不许尘世穷攀跻。不是先生南游有成约,径欲共把白云犁。九疑窥衡湘,禹穴探会稽。玉井烂赏金芙蕖,日观倒捲青玻璃。风烟回首莫潇洒,南游准拟相招携。
挂书牛角图。元代。刘因。 长安江都搏手空,台司光禄谁雌雄?大事既去乃尔耳,渠头不斫将安容?喑呜千年楚重瞳,将军视之犹楚公。挂书牛角亦偶尔,史臣比拟良未同。青青泽中蒲,秀色自凌空。可怜徐包徒,学术皆凡庸。君不见群儿驱羊竟何功,晋阳桃李亦秋风。缑山图画有如此,何如长作多牛翁。
清江曲。元代。刘因。 清江芙蕖玉可怜,岸花汀草自年年。来鸿去雁不相识,晓露无声香暗泣。江楼缥缈如花人,望之见之不可亲。无限晴云锦树新,愁眉只向遥山颦。遥山一千里,长在愁眉底。镜里繁华过眼空,遥山铸向青铜中。遥山遥复遥,芙蕖霜早彫。明日愁眉为谁扫,月白江清天未晓。
秋夕感怀。元代。刘因。 新凉入郊墟,金风荡秋夕。轻河皎素练,寒霜澹白璧。星斗阑干横,孤堂更岑寂。游子起中庭,感慨心襟激。对酒露肝胆,豁然清尘臆。玩世风生口,开怀月满席。长啸一声秋,雄谈群动息。壮志海山平,任气天地塞。醉舞扪斗牛,浩歌振金石。哦吟惊鬼神,俯仰洪荒窄。耻为时辈群,追思古人迹。人生少年时,分阴真可惜。寒窗一经老,区区竟何益。学剑觅封侯,行行匹夫敌。男子志斯民,安用书剑癖。皎然方寸间,自有平安策。一日风会云,四方贤路辟。致身青云间,高飞举六翮。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
翟节妇诗。元代。刘因。 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吴山夜雪图。元代。刘因。 江南无寒岁,一雪今几时。吴山岂无春,画此寒岩姿。壮哉万里流,不废东南驰。胸中谩长风,俯仰今古非。谁能唱小海?为和大江词。
武当野老歌。元代。刘因。 南阳武当天下稀,峰峦巧避山自迷。青天飞鸟不可度,但见万壑空烟霏。山不知人从太古,白云飞来天作主。旌旗明灭汉阳津,几阅东西互夷虏。老人住此今百年,自言三世绝人烟。往事不闻宣政后,初心欲返羲皇前。脯鹿为粮豹为席,竹树苍苍岁寒国。天分地拆保无忧,怪见北风山鬼泣。一声白雁已成擒,回望丹梯泪满襟。传语桃源休避世,武陵不似武当深。
感秋。元代。刘因。 湘弦悠悠阻清音,驾车欲往洛水深。白榆一叶惊河汉,万里碧霄中夜心。玉鸾翩翩纷翠羽,髣髴机丝隔烟雾。琼枝难得芳华年,惟恐流光两迟暮。河傍有星名牵牛,此星既出令人愁。明朝再见明河影,已隔人间万古秋。
西山。元代。刘因。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夜来赤脚踏苍鳞,一著神鞭上箕尾。天风泠泠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间归。嫦娥洒泪不敢语,银河鼓浪沾人衣。寄谢君平莫饶舌,袖中此物无人知。
饮后。元代。刘因。 日光射雨明珠玑,怒气郁作垂天蜺。天浆海波吸已竭,倒景径入黄金卮。金卮一倾天宇閒,天公愁吐胸中奇。海风掀举催月出,吹落酒面浮明辉。琼芝瑞露千万斛,肝肠潇潇清欲饥。金宫银阙此何处?夜半梦落昆崙西。眼中之人素所期,赤霜为袍丹霞衣。明星煌煌何太速,碧霄怅望白云低。
幼安濯足图。元代。刘因。 汉家无复云台功,平生不识大耳公。眼中天意镜中语,此身只有扁舟东。关东诸公亦英雄,百年能辨山阳封。归来老柏号秋风,世事悠悠七十翁。乾坤故物两足在,霜海浮云空复空。无刀可断华太尉,有死不为丕太中。丹青白帽凛冰雪,高山目送冥飞鸿。为问苏家好兄弟,万古北海谁真龙。
归去来图。元代。刘因。 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
采菊图。元代。刘因。 天门折翼不再举,袖手四海横流前。长星饮汝一杯酒,留我万古羲皇天。庙堂衮衮宋元勋,争信东篱有晋臣。南山果识悠然处,不惜寒香持赠君。
雪翠轩。元代。刘因。 西山万古青未了,黛绿鬟云已倾倒。岂知太虚忽生白。恍如长夜今复晓。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人间风日不到处,来访轩中雪翠翁。
陈氏庄。元代。刘因。 陈氏园林千户封。晴楼水阁围春风。翠华当年此驻跸,太平天子长杨宫。浮云南去繁华歇,回首梁园亦灰灭。渊明乱后独归来,欲传龙山想愁绝。今我独行寻故基,前日家僮白发垂。相看不用吞声哭,试赋宗周黍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