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吴镇祖名吴泽,字伯常,南宋时从汴梁(河南开封)移家至嘉兴,定居浙江嘉兴魏塘(今浙江嘉善魏塘)。吴镇年少好剑术,成年后与其兄吴瑱同受业于毗陵(今江苏武进)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贯通儒、道、释三教,达生知命。长住魏塘,深居简出。为人抗简孤洁,一生清贫,高自标青,隐居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曾在村塾中教书,于钱塘等地卖卜。
吴镇十八九岁开始学画,年轻时游历杭州,吴兴,饱览太湖风光。开眼界,长见识,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启迪了他创作灵感。吴镇于六十八岁〔至正七年(1347年)〕侨寓嘉兴春波门外(今嘉兴市城区)春波客舍,专写墨竹。时与友人会于精严寺僧舍,心仪佛门,始自称“梅沙弥”。四年后回到魏塘,殁前自选生圹,自书碑文:“梅花和尚之塔”。墓在今梅花庵侧。
其工诗文书法,绘画题材多为渔父、古木、竹石之类,善画山水、梅花。草书学巩光,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而又独出机杼,以雄强笔法辅以丰富墨法,自有一种苍茫沉郁、古厚纯朴之气。精写竹,师李衎,晚年则专写墨竹。墨竹宗文同,为文同后又一大家。善于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写真。同以竹掩其画,镇以画掩其竹。其画虽势不能夺,唯以佳纸笔投之,欣然就几,随所欲为,乃可得也。诗词风格简劲奇拔,感情真挚,常以比兴自吐胸臆,接近陶潜诗风,外示平淡而内实郁愤。书法能结合王羲之和怀素之长而自具面目。每作画往往题诗文于其上,或行或草,墨沈淋漓,诗、书、画相映成趣,时人号为“三绝”。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他与王蒙、黄公望、倪瓒齐名,并称为元四家。
相传吴镇本与盛懋比门而居,四方以金帛求盛画者甚众,而吴之门阒然。妻子颇笑之。曰:“二十年后不复尔。”后果如其言。
吴镇事迹收录于《画史会要》《清河书画舫》《六研斋笔记》《容台集》《仓螺集》。 墨迹今存世的有《双桧平远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渔父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渔父图》卷(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长松图》轴(南京博物院藏)、《草书心经》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其风竹刻石,陈列在嘉兴南湖烟雨楼,其八竹碑及草书《心经》碑陈列于嘉善梅花庵。又有《梅道人遗墨》2卷,系后人辑录的其诗和题跋。
吴镇非常爱梅,家室四周遍植梅树,取斋名“梅花庵”。因居处有橡林,故书斋又名“橡室”。
据《义门吴氏谱》可知:吴镇先祖为周王室吴王之后,吴镇祖父吴泽,字伯常,在宋代是一名抗金健将;父吴禾,字君家,号正心;叔父吴森,与赵孟頫为至交,家甚富,人号“大吴船”。吴镇年轻时喜交豪侠一流人物,学习武术和击剑,后与哥哥吴元璋拜毗陵(今江苏武进县)柳天骥读书,研究天命人相之术。他曾在私塾教过学,去嘉兴等地卖过卜,《历代画家姓氏便览》说吴镇“村居教学自娱,参易卜卦以玩世”。青年时期的吴镇,在仕途上表现的与众不同,和元四家中其他三家也大异其趣:黄公望早年热衷于功名,结交了不少文人士大夫,失意后,才专意于画;王蒙青年时期也对仕途一再留恋过,又凭借和赵孟頫、赵雍、赵麟的特殊关系,结交了不少有地位的文人;倪瓒是吴地三个首富之一,虽自己不擅理财,但由于家中殷实的赀财和富裕的收藏,也给他创造了结交文人士大夫的诸多条件。
吴镇则禀性孤耿,终生不仕,从不与权势者往来。从其题骷髅辞《调寄·沁园春》对蝇利蜗名之徒的讽刺中可见出他的处世哲学:“……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一土丘。”
据《沧螺集》卷三曰:“(吴镇)为人抗简孤洁,高自标表,号梅花道人。从其取画,虽势力不能夺,惟以佳纸笔投之案格,需其自至,欣然就几,随所欲为,乃可得也。”吴镇的画多是自画自题,很少有当时文人替他题诗。元四大家其它三家多有交往,但吴镇除与王蒙有诗证明是好友外,吴与黄倪并无充分证据证明他们建立过朋友关系,尽管当时黄、倪都一致对吴镇绘画艺术做了高度赞扬。
吴镇既不愿做官,也很少从俗卖画,生活困难时,他便经常到嘉兴、武林等地卖卜,以维持生计。董其昌《容台集》中记曰:“吴仲圭本与盛子昭比门而居,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而仲圭之门阒然,妻子顾笑之。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复尔’,果如其言。”此文充分见出吴镇抱着对艺术的虔诚之心,不是随便改变画风去迎合世人的。晚年,吴镇思想向佛教靠拢,他经常去魏塘镇大胜、景德、慈云寺与僧人谈经论佛、吟诗作画,可行、松严和尚、竹叟、古泉讲师均与吴镇私交甚厚。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吴镇离开人世,遗命短碣于冢曰:“梅花和尚之塔”。明末泰昌元年,当地官绅集款为之修墓,董其昌题“梅花庵”匾额,陈继儒作《梅花庵记》来纪念他。据传,吴镇喜爱梅花,房前屋后遍种梅花,自号梅花道人、梅花和尚、梅沙弥。吴镇的家世已无可考,仅知他有一儿子佛奴,吴曾画了一本《墨竹谱》传给他;吴镇还有一个侄儿吴瓘,系吴镇叔父吴森之孙,也是元代著名的竹梅画家,吴镇也曾有竹谱传于他。
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吴镇的修养是多方面的,他在诗歌、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单绘画方面,他山水、梅竹、人物俱擅,但奠定他在画史上的地位,使他名列“元四大家”之一的乃是他的山水画。吴镇与黄、倪、王等许多山水画大家均提倡墨戏、士气、逸气,从而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文人山水画,使元代画坛大放光彩。
王右丞雪溪图二首 其二。元代。吴镇。 碧树拥江扉,朱帘卷翠微。崇朝无客过,傍晚有渔归。岭耀梅重白,堤萦絮正飞。若留清夜赏,铅粉更光辉。
关仝秋山凝翠。元代。吴镇。 绝壁孤亭迥,千峰落日曛。沙明江上树,客带洞前云。市散鸡鸣远,村荒犬吠闻。一天秋色好,多向此中分。
右丞辋川图三首 其一。元代。吴镇。 潇洒开元士,神图绘辋川。树深疑垞小,溪静见沙圆。径竹分青霭,庭槐敛暮烟。此中有高卧,敧枕听飞泉。
右丞辋川图三首 其二。元代。吴镇。 画里诗仍好,萦回自一川。湖晴岚气爽,浪静柳阴圆。赋咏成珠玉,经营起雾烟。当年满朝士,若个在林泉。
赵大年秋村暮霭。元代。吴镇。 曲磴平冈外,遥峰落照沈。人家三径僻,烟树几村深。渔唱流寒碧,樵歌步夕阴。悠然怀旧侣,山馆散清音。
子久为危太朴画。元代。吴镇。 子久丹青好,新图更擅长。浮空烟水阔,倚岸树阴凉。咫尺分浓澹,高深见渺茫。知君珍重意,愈久岂能忘。
王维终南草堂。元代。吴镇。 昔人谢政后,生事此山中。树洒虚堂雨,泉飞隔浦风。喜无舟楫至,旋有鹤猿通。应识无声妙,临窗展未穷。
赵松雪重江叠嶂二首 其二。元代。吴镇。 摩诘诗兼画,斯图若比肩。江深烟浪接,山出晓云连。柳市疏钟断,花林青旆悬。鸥波风日好,瞻对使人怜。
赵松雪重江叠嶂二首 其一。元代。吴镇。 江色千重碧,烟光无限青。数峰横翠黛,一径入层扃。倚市柳为幄,迎人花自馨。征帆遥点点,渔唱起沧溟。
郭忠恕仙山楼观。元代。吴镇。 叠嶂云仍起,崇山境转幽。溪云千顷雪,松籁一林秋。长啸临朱阁,清游卧石楼。桥回泉溜远,消尽古今愁。
一*幽澜,景德廊西苔藓合,茶经第七品其泉。清冽有灵源。亭间梁栋书题满。翠竹萧森映池馆。门前一水接华亭。魏武两其名。展图者思有以助之,亦清事也。梅花道人饶劝缘。
酒泉子 武水幽澜(在县东三十六里武水?。元代。吴镇。 一*幽澜,景德廊西苔藓合,茶经第七品其泉。清冽有灵源。亭间梁栋书题满。翠竹萧森映池馆。门前一水接华亭。魏武两其名。展图者思有以助之,亦清事也。梅花道人饶劝缘。
酒泉子 三闸奔湍(在嘉禾北,望吴门外?。元代。吴镇。 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送行人。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书处。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渔父 以上葛氏啸园从书本梅道人遗墨。?。元代。吴镇。 醉倚渔舟独钓鳌。等闲入海即乘潮。从浪摆,任风飘。缩手怀中放却金字经,因删去。
陆探微层峦曲坞。元代。吴镇。 六法斯图见,神奇指掌分。万峰凝翠霭,一水弄清纹。树密猿啼苦,桥回鸟唤群。溪边有茅屋,处处挂斜曛。
阎立本西岭春云。元代。吴镇。 西山高五台,缥缈出蓬莱。春半花争发,宵征客倦来。短桥流曲水,危壁覆苍苔。宣庙曾留赏,临风愧匪材。
秋岭归云。元代。吴镇。 峰色秋还好,云容晚更亲。瀑泉落霄汉,霜树接居邻。静处耽奇尚,消閒觅旧因。悠悠桥畔路,终日少风尘。
吴道玄五云楼阁。元代。吴镇。 碧树围青幄,群峰列嶂来。卿云分五色,鹊观倚三台。仙客乘春至,山翁向暮回。高深无限思,之子总神材。
李昭道画卷。元代。吴镇。 人爱山居好,何如此际便。家规仍小异,幽致更超然。暮霭映高树,柴扉绕细泉。新图不可再,展阅忆唐贤。
王右丞雪溪图二首 其一。元代。吴镇。 晓径沾衣湿,登台试屐危。乾坤增壮观,江海得深期。历乱瑶华吐,纷披玉树枝。精微谁与并?顾陆颇相宜。
葛衣公祠。元代。吴镇。 江南杜宇影飘瞥,万里滇蜀啼不绝。群鸟相从羽毛折,夜夜三更口流血。葛衣老子尔何人,十年饱啖松山雪。问之不答姓与名,仰天长啸中如结。乞食来往金城市,补锅锯筒手皴裂。相逢河西鲁朱家,杵臼订交讵亲切。堂上击筑堂下吟,矐目佣人泣幽咽。遗骨不归中原土,西南风至烟灰灭。允吾古祠荐松肪,铁面梗裔陪俎列。吊客莫叹葛衣单,海枯石烂臣心热。
题哥舒翰纪功碑。元代。吴镇。 李唐重防秋,哥舒节陇右。浩气扶西倾,英名壮北斗。带刀夜夜行,牧马潜遁走。至今西陲人,歌咏偏童叟。渔阳烽火来,关门竟不守。惜哉百战雄,奸相坐掣肘。平生视禄山,不值一鸡狗。伏地呼圣人,兹颜一何厚。毋乃贼妄传,借以威其丑。不然效李陵,屈身为图后。英雄值老悖,天道遘阳九。终焉死偃师,曾作司空否。轰轰大道碑,湛湛边城酒。长剑倚崆峒,永与乾坤久。
范烈女歌。元代。吴镇。 范烈女,生何许?乃在嵯峨之南,泾川之浒。天不可移父难忤,曲池水清儿心苦。白莲夜深作人语,下有鸳鸯啸匹侣,吁嗟女兮哀千古。
昭陵怀古。元代。吴镇。 大风起九峻,惨澹昭陵日。黄土閟元宫,内有龙凤质。伊昔隋氏乱,文皇乘时出。挥剑扫浮云,有如鹰隼疾。论功褒鄂小,造意刘裴失。惜哉更衣孽,仙李几不实。么么崔乾祐,敢当黄衣叱。阴兵鞭石马,汗血书流溢。茫茫升遐地,俯仰意萧瑟。何世无英卫,白头卧蓬筚。
鞠歌行 其一。元代。吴镇。 倚剑望八荒,不知何故忽悲伤。黄云万里无断续,中有古时争战场。英雄一去不复返,摧颓白骨归山冈。而我徒为生六翮,憔悴不复能飞扬。君不见流光迅速如惊电,壮士一夕毛发变。
鞠歌行 其二。元代。吴镇。 虫蛇不在井,豺虎不在堂。枳棘不在路,祟厉不在场。胡为劳我躯,年年去故乡。故乡此日好风色,雏鸡咿咿桑榆侧。欲凭远梦赴乡关,坐叹行吟眠不得。君不见狐死必首丘,依依桑梓令人愁。试看凌烟古图画,谁哉荡子曾封侯。
漏*元阳,爹娘搬贩,至今未休。百种乡音,千般狃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急急忙忙作马牛。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土一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沁园春 题画骷髅。元代。吴镇。 漏*元阳,爹娘搬贩,至今未休。百种乡音,千般狃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急急忙忙作马牛。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土一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皆出於潇湘之接壤,信乎其为真八景者矣。嘉禾吾乡也,岂独无可搅可采之景欤。间阅图经,得胜景八,亦足以梯潇湘之趣,笔而成之图,拾俚语,倚钱唐潘阆仙酒泉子曲子寓题云。至正四年岁甲申冬十一月阳生日,画於橡林旧隐空翠风烟(在县西二十七里,桥李亭手,三过堂之北。空翠亭,四园竹可十余亩,本觉僧刹也)万寿山前,屹立一亭名*李,堂阴数亩竹娟娟。空翠风烟。骚人隐士留题咏。红尘不到苍苔径。子瞻三过见文师。壁上有题诗。
酒泉子 胜景者,独潇湘八景得其名,广?。元代。吴镇。 皆出於潇湘之接壤,信乎其为真八景者矣。嘉禾吾乡也,岂独无可搅可采之景欤。间阅图经,得胜景八,亦足以梯潇湘之趣,笔而成之图,拾俚语,倚钱唐潘阆仙酒泉子曲子寓题云。至正四年岁甲申冬十一月阳生日,画於橡林旧隐空翠风烟(在县西二十七里,桥李亭手,三过堂之北。空翠亭,四园竹可十余亩,本觉僧刹也)万寿山前,屹立一亭名*李,堂阴数亩竹娟娟。空翠风烟。骚人隐士留题咏。红尘不到苍苔径。子瞻三过见文师。壁上有题诗。
酒泉子 春波烟雨(在嘉禾东春波门外,?。元代。吴镇。 一掌春波,矗矗*帆闹如市,昔年烟雨最高楼。几度暮云收。三贤古迹通歧路。*堵玲珑插濠罟。荷花袅袅间菰蒲。依约小西湖。
范宽江山秋霁。元代。吴镇。 沧江遥带碧云流,紫翠凝峦万叠秋。阁倚蛟宫飞雨湿,人依鸟道动离愁。帆归极浦苍山合,木落千林暮霭浮。岂是笔端分造化,无穷岩壑一缣收。
旱则祈於此,风涛可畏)。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喜犹存。静胜独归僧。阴森一径松阴直。楼阁层层耀金碧。祈丰祷旱最通灵。祠下暮云生。
酒泉子 龙潭暮云(在县西通越门外三里?。元代。吴镇。 旱则祈於此,风涛可畏)。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喜犹存。静胜独归僧。阴森一径松阴直。楼阁层层耀金碧。祈丰祷旱最通灵。祠下暮云生。
王晋卿画。元代。吴镇。 晋卿绘事诚无匹,尺素能参造化功。碧树依微春水阔,苍山缥缈暮云笼。幽深自觉尘氛远,閒澹从教色相空。更喜涪翁遗墨好,草堂何必独称工。
马和之卷。元代。吴镇。 青峰互合若为群,中有高人卧白云。飒飒松风从涧出,萧萧竹色过桥分。閒来欲觅知音伴,睡起还探颂酒人。一段清幽离尘俗,不禁长笛起前濆。
子久万里长江图。元代。吴镇。 一峰胸次多傀儡,兴寄江山尺素间。南北横分疑作限,西东倒注未曾还。山围故国人非旧,水绕重城树自閒。尤羡个中时序换,昔年禹玉岂容攀。
叔明松壑秋云图。元代。吴镇。 万壑潆回磴道长,崇冈交互转苍苍。疏松过雨虚阑净,古木回风曲岸凉。村舍几家门半启,渔梁何处水流香。扁舟凝望云千顷,不觉西林下夕阳。
渔父 临荆浩渔父图十六首。元代。吴镇。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华岳。元代。吴镇。 二华雄关右,三峰插斗杓。弹冠司寇肃,抵掌巨灵骄。日月相遮隐,风雷自泬寥。金神秋执钺,玉女夜吹箫。帝座钓梯接,天门箭括遥。船开花十丈,雪挂瀑千条。客偶谈禽向,予因访偓乔。苍龙森欲动,白鹤似曾邀。仙酝留人醉,云衣作蝶飘。携诗惭谢朓,作雾哂张超。山鬼投秦璧,村巫忆汉燎。宁知王景略,弦诵杂渔樵。
忆馀杭 嘉禾八景 其三 鸳湖春晓。元代。吴镇。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游。
忆馀杭 其四 春波烟雨。元代。吴镇。 一掌春波,矗矗鹾帆闹如市,昔年烟雨最高楼。几度暮云收。三贤古迹通岐路。窣堵玲珑插濠罟。荷花袅袅间菰蒲。依约小西湖。
忆馀杭 其五 月波秋霁。元代。吴镇。 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楼东。亭亭遥峙梁朝桧。屈曲槎枒接苍翠。独怜天际欠青山。却喜水回环。
忆馀杭 其六 杉闸奔湍。元代。吴镇。 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送人行。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递书处。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忆馀杭 其八 武水幽澜。元代。吴镇。 一甃幽澜,景德廊西苔藓合,茶经第七品其泉。清冽有灵源。亭间梁栋书题满。翠竹潇森映池馆。门前一水接华亭。魏武两其名。
渔父三首 其一。元代。吴镇。 红叶村西夕照馀。黄芦滩畔月痕初。轻拨棹,且归与。挂起渔竿不钓鱼。
渔父三首 二。元代。吴镇。 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渔父三首 三。元代。吴镇。 醉倚渔舟独钓鳌。等閒入海即乘潮。从浪摆,任风飘。束手怀中放却桡。
沁园春 题画骷髅。元代。吴镇。 漏泄元阳,爷娘搬贩,至今未休。吐百种乡音,千般扭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汲汲忙忙作马牛。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谁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园内,都只到邙山土一邱。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水竹山居图。元代。吴镇。 结茅山阴溪之曲,最爱轩窗对修竹。四时谡谡动清风,三径萧萧戛寒玉。也知一日不可无,彼且恶乎免尘俗。夜深飞梦绕湘江,廿五清弦秋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