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人物生平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其哲学引儒家理学入道,丹法道儒结合。

  白玉蟾不仅对道学或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倾拜得五体投地,塑朱熹遗像,并给予以极高的评价:

  皇极坠地,公归于天,武夷松竹,落日呜蝉。 ——《诲琼玉蟾先生文集》卷六议朱文公赞》

  而且,他的《无极图说》,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交相辉映,他的著作中不仅吸收了很多程颢、陆九渊理学的思想和语汇,如“万法从心生,心心即是法”(《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内外,一般风光”(同上,卷三《东楼小参》);而且,同样吸收了大量理学家的思想资料和语汇,如“知止"、“道心”、“气"、“精气”等等。众所周知苏轼思想受老庄哲学、道家养生影响非常大,白玉蟾也深受苏轼影响并把苏轼当成本家。白玉蟾祖师诗文之中常称苏东坡为“坡仙”,可为了解苏轼者也。

白玉蟾的诗文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

昼弄朱曦夜弄蟾,知他何处地行仙。殿前昔奏三千字,腰下曾缠十万钱。

得句直疑无李白,草书真个过张颠。有时兴发临风舞,饮似长鲸吸百川。

()

柳色烟光正斗青,桃花落尽杏花惊。

风从窗眼空中入,雨在檐前滴到明。

()

上界足官府,大仙多拘束。遂令东方朔,只恋殿前肉。

()

江上蓼花红似血,江头沙碛明如雪。

前山后山寂无人,一犬夜吠松梢月。

()

仙子扪萝上翠崖,岩头旧有炼丹台。

至今石上留仙掌,十指春葱渍绿苔。

()

凤去台空事尚存,晨钟暮鼓换罏薰。

鱼龙吞吐四海水,鸾鹤歌啸三天云。

()

暮云横翠夕阳斜,啼罢歌楼林外鸦。

绿竹弄摇风里影,碧桃开遍雨中花。

()

占断人生百岁閒,绛宫有路透玄关。

明如雪夜潭心月,静似春天雨后山。

()

天为燕丹畜赵高,风鸣易水止荆轲。

不令刘季身秦怨,却速吴陈此水过。

()

人在犁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

路似羊肠绕,溪如燕尾分。

青山相领略,许我一丘云。

()

偶然骑鹤去游仙,来访泉山古洞天。

一剑当空又飞去,碧潭惊起老龙眠。

()

更无半点海棠飞,一听黄莺雨里啼。

啼得碧坛红药破,淡烟芳草满长堤。

()

深深芙蓉城,凤笛声何长。

绰约六铢衣,云中弄明铛。

()

腊雪飞如真脑子,水仙开似小莲花。睡云正美俄惊起,且唤诗僧与斗茶。

()

曾传谌母炼丹诀,夜夜西山採明月。

壶里满盛鸟兔精,剑尖尚带蛟龙血。

()

已属畦丁了,都将菜甲耘。

数时稽食籍,醢芥又羹芹。

()

直作壶中九华看,碧于簪玉小于拳。好藏莫便令人见,恐有痴情似米颠。

()

接耳交肩话绮疎,扶摇九万此南图。

对床风雨人皆有,协韵埙箎我独无。

()

隔岸芦招手,沿溪柳拜人。两庾黄竹路,水齧白沙津。

()

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

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

()

樯乌啼罢纸灰飞,神去神来人不知。

惟有金沙堆下水,东西南北任风吹。

()

水满寒潭潭著月,山藏空谷正吞烟。

金鸡初报洞中晓,一声唤起玉渊龙。

()

自从汝离武夷来,险阻艰难历几回。

江左旅中连值雨,春深路上滑成苔。

()

十月十四夜,灯寒燄寸长。

披衣临曲水,把笔向清霜。

()

飞廉驱铁骑,万雨飞落地。

烟淡松自苍,风起竹似醉。

()

江月射双眼,岩云飞两眉。

自是上饶一团和气,点化自家方寸真机。

()

虫声树声各已变,吾知流年暗中换。

昼乌夜兔忙如箭,各光渐入芦花岸。

()

清风为我送归船,数粒青松起薄烟。

帆影惊飞秋水雁,橹声搅断夕阳蝉。

()

七返还丹阿谁无,先生归去谁识渠。

时人要见真虚靖,北斗西边一点如。

()

炼就红铅不计斤,五湖四海十余春。

今朝杖屦庐山下,雨笠烟蓑一个身。

()

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常使居士釜,莫令铅汞分。

()

犬吠月如昼,马鸣人渡桥。更无诗与酒,虚度可怜宵。

()

车痕马迹遍江湖,且捲琴书又草庐。

芳草两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书无。

()

日射新苔铸绿钱,山耸花屏草刺毡。

剩把苔钱买风月,山屏低拥草毡眠。

()

一卷无人识,千钟对客谈。

桃花开欲谢,犹自恋寒岩。

()

夜静乘凉坐水亭,草头隐映见孤萤。

瞥然飞过银塘面,俯仰浮光几点星。

()

两点文章翰墨星,夜翱双鹤入青冥。

楼前为忆张华剑,八百年来无自腥。

()

夜来乌鹊栖寒枫,苍天万里烟霞浓。

海神汹涌翻怒涛,风伯鼓舞吹冥鸿。

()

玉壶四榻静无尘,琴上无徵笔有神。

诗债已还休骨瘦,酒冤今醒但眉颦。

()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

古往今来人自老,月生月落几番新。

()

东风若有情,吹我梦魂飞。

灯前半夜醒,枕上三山归。

()

丹篆才书泣鬼神,年逾九十脱红尘。

至今岩上结庐处,夜半凤凰栖绿筠。

()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

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

()

上田稻似下田青,乳鸭儿鹅阵阵行。

稻熟酒新鹅鸭夫,村歌社舞贺秋成。

()

樱桃大如红乳,芍药开似巨觥。

不念蝶蜂苦雨,姑烦莺燕祈晴。

()

神飘骨竦影悠扬,独撚吟须恼醉肠。霜月慰人于冷寞,溪梅挑我以清香。

()

伶伦窥管夜飞灰,万紫千红暗剪裁。

微雨绩天烟织雪,寒风簸水月筛梅。

()

参遍名山谒洞天,相逢却是活神仙。

归来换骨回阳日,屈指人间九十年。

()

麟角独异凤毛轻,得龙之秀龟之青。

麟凤龟龙谓四灵,尔曹骨气同峥嵘。

()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

一牛贪草嫩,喫过断桥西。

()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

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

()

水长二三尺,梅余六七花。

明朝须不雨,今晚已成霞。

()

靖通庵外锁晴云,壁莹飞琼瓦叠鳞。野鸟无心一声晓,岩花有意四时春。

凿开风月长生地,占断烟霞不老身。虚靖当年仙去后,不知丹诀付何人。

()

地魄天魂日月精,夺来鼎内及时烹。

只行龟斗蛇争法,早是龙吟虎啸声。

()

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

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

()

闷来爱竹把花嫌,无事看山高捲帘。

好鸟一声飞过檐,清风着力送银蟾。

()

人间何似神霄府,我今面目蒙尘土。

年来无梦到神霄,一度伤怀泪如雨。

()

一池寒碧浸红鳞,芍药方花春后春。

烟阁晓垂天幕静,风帘夜上月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