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

人物生平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的诗文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

乾健运元气,斗杓默回旋。

千岁生一圣,半千生一贤。

()

半生共飘泊,所至无定居。晚有一区宅,乃以丧来归。

乐少辛苦多,呜呼止于斯。临没尚了了,儆戒皆可书。

()

泪滴松楸意转哀,欲归小立更徘徊。

春风不管人间恨,溪上樱桃花自开。

()

洁己惟清德,撄鳞有格言。位虽居鼎鼐,心已在丘园。

身退名增重,年高道愈尊。哀荣无可憾,馀庆子孙蕃。

()

松公奋鬣如啸,终日清风飒然。

佳处元非宫徵,谁能写入朱弦。

()

似无还有暗香来,知是春风到早梅。

一岁一番花似玉,老人见得几番开。

()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

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

()

路向蜂腰转,泉从洞口来。

决渠飞瀑布,伐石作崔嵬。

()

客来挥麈对觥船,客去焚香阅简编。

车马软红尘里走,不知委巷有壶天。

()

羽衣引我度松关,借得湖山一眼看。

去棹来桡皆物役,个中惟有白鸥閒。

()

只有曲生为侣,夜凉同迓冰轮。

未审素娥知否,惟予与影三人。

()

虬髯铁干老嶙峋,气格俨然冠剑臣。

应为孤高多绝物,未妨偃蹇且全身。

()

转喉有触讳,拭面或逢嗔。刳心踏风波,未免悔吝生。

葵犹卫其足,况此千金身。山林本逍遥,无虞莫从禽。

()

秋风相挽出门庭,东望云边白玉京。

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谁信本来轻。

()

萍转滞岩邑,简出而深居。

儿辈不自量,妄意游璧池。

()

闻子能知算,逢予屡索诗。

诸公多妙语,老我更何辞。

()

末俗轻浮甚,斯人有古风。持身无表襮,为吏极清通。

学似武平一,仕如张长公。龟趺宜篆刻,潜德照无穷。

()

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

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

()

绿衣随宦牒,彩服侍安车。

问齿君方壮,论才我不如。

()

南山藏雾豹,几欲访幽深。诗到如相挽,盟寒尚可寻。

惠初从柳子,支遁会山阴。此事今寥落,期公慰我心。

()

翩翩贵公子,和气如春温。

倾盖一晤语,肯吐胸中真。

()

湖水无波亦蹴天,君山蟠结独岿然。

未须吊古怀骚客,聊复凭虚揖吕仙。

()

往年糊口谋升斗。朱墨尘埃沾两袖。黄粱梦断始归来,依旧琴书当左右。
而今藏取持螯手。林下独居闲散又。问之何以得长年,寡欲少思安老朽。

()

魏国扶天力,荆州贯日忠。

堂堂惟此老,凛凛尚英风。

()

三老樯边尔汝,颇疑居士知津。

赖有白鸥无恙,肯来迎棹相亲。

()

闻道江村好,人家罨画中。

持杯听欸乃,支策望空蒙。

()

疏篱短栅外钩联,聚立龙孙已嶷然。

向日斧斤几不赦,而今苗裔尚能全。

()

家在青山下,投閒岁月多。

杜门长却扫。杖锡独经过。

()

春风塞草青,胡儿区脱静。

秋风塞草黄,胡骑角弓劲。

()

山立群公表,朝廷势自尊。远谋安庙社,厚德镇乾坤。

帝念经纶广,人思色笑温。骑箕今不返,麟阁画空存。

()

羽客家何在,翠微有仙躅。

谁谓绛阙远,功行要纯熟。

()

昔在桃溪少壮时,而今衰飒鬓成丝。

悲欢三十年中事,付与寒窗酒一鸱。

()

胸臆包藏不可窥,谁能攘臂编其须。

未论犬牛俱受祸,饱人之肉人何辜。

()

儿童饭犊女采桑,水满东皋耕事忙。

稻秧半绿麦半黄,天许食新饘粥香。

()

一笑掀髯语不休,只鸡斗酒少淹留。

读书未疗一身困,弹剑同怀千岁忧。

()

闻君家有十亩园,竹逾万个花亦繁。

门楣大字扁梅隐,要与梅兄同岁寒。

()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

()

春阳竞妩媚,百卉颜色好。

凉秋风露来,往往竞枯槁。

()

恩爱周姻族,宽和善里闾。

年高无悔吝,身没有名誉。

()

把杯方喜挹流霞,照眼骊珠重拜嘉。

庭下满生书带草,胸中宜吐笔头花。

()

三径无资出宦游,归心日夜绕松楸。

络头不尽奔腾志,侧翅聊为饮啄谋。

()

风流浑似内家妆,也想春风不分香。

从得倾城与倾国,牡丹人道是花王。

()

曝背茅檐下,驱寒得晓晴。

杜门来客少,开卷此心清。

()

乌鹊绕屋鸣,有客停征騑。

问客何自来,君家寄家书。

()

夏后南巡地,登临一慨然。

卑宫今造寺,菲饮孰名泉。

()

路入疏梅密竹间,俯看水墨画湖山。

玉妃妒我清游好,剪水飞花作苦寒。

()

南山雾豹隐,北海风鹏飞。

显晦不在人,屈伸各有时。

()

大帝资阴德,吾皇仰母慈。

盛仪犹浣服,新乐在含饴。

()

寒气侵凌鹤氅,苍头急打柴门。

鹊抱冰枝欲语,山人喜色春温。

()

僻远无来客,尪羸厌久生。拥炉便独坐,扶杖懒徐行。

中岁失怙恃,晚年无弟兄。绝知来日短,万事可忘情。

()

莫春祓禊好天气,不到水边流一杯。

旋擘红泥尝煮酒,自循绿树摘青梅。

()

私喜归期近,天边更远游。

士须尝险阻,吾敢恨淹留。

()

行跸留吴会,神州久陆沉。君王经远志,臣子复雠心。

慷慨披丹悃,褒嘉拜玉音。骑箕何太速,有识共沾襟。

()

羸老畏风湿,河鱼将奈何。玉友岂不佳,终难护天和。

数息谩吐纳,鍊形空按摩。自笑来日短,残漏鸣铜荷。

()

山静色不改,溪深流自迟。

缓行聊寓目,小立却支颐。

()

日转槐阴宫漏迟,兰汤新浴生凉飕。

四方清晏上燕衎,千官鸣玉趋丹墀。

()

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

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

湖边老石立巨鳌,背负浮图千尺高。升高望远天界阔,海山江树皆秋毫。

蓬莱藏室极清静,虽有暇日无游遨。不应令节亦虚度,特为萸菊觞新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