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

方蒙仲的诗文

梅岂必□竹,居何与梅事。

政尔亦偶然,人自见之异。

()

夜半长生殿,金钗恨最长。

分明后身是,环子伴三郎。

()

便好时时具小槎,遍游水北水南涯。游时要拣山深处,恐有山人处士家。

()

异时兰见耡,只以当门故。

请君阳春看,少让梅一步。

()

淡淡腊前花,离离夏初实。结裹若异然,不是东皇力。

()

尚居阑菊殿,岂占杏桃先。

梅自伤迟暮,人犹作早看。

()

千顷琼田徒手得,连云綵阁一朝成。平生富贵梅时健,肯作穷人冻饿声。

()

一生心下事,皆可对人言。

独有这些子,难为世俗论。

()

尽是矜风日,谁能耐雪霜。

难中见工巧,黑常胜青皇。

()

玉堂亦茅舍,未易得疎亲。

且亲轻相可,梅非多可人。

()

清福造物悭,数竿自超俗。苦觅渭滨封,万此岂有足。

()

雪破白时惊臈早,雨肥红处已春归。到头不识东皇面,看尽蜂黄蝶粉飞。

()

武夷山顶足仙槎,欲往从之天一涯。具唤小舟酹三谏,向来我祖是通家。

()

荒山俄积玉,老蚌忽明珠。惟是据枯槁,年来一字无。

()

少陵前仅陆君诗,骚里居多摭茝蓠。未必梅花非有待,不妨敲琢古人遗。

()

梅亦有何好,花中偏得名。

只为淡生活,不傍闹门庭。

()

澹寂自天姿,逢人借颜色。

一笑比河清,希仁太孤特。

()

淡淡腊前药,离离夏初实。

结裹若异然,不是东皇力。

()

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

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

梅曾无一语,人□不能休。

觉得逋仙句,梅犹未点头。

()

逆境春容少,穷时节义难。

此花小异处,却要十分寒。

()

花老几人来,人老花常少。

安得似花人,年年陪一笑。

()

甚处足横斜,孤山水一涯。

从来个中水,只许照梅花。

()

耻与俗同犀,惟有身随影。

不谓世尘中,梅亦更此境。

()

寒炉耿夜长,辣肩得文句。

将以一枝春,逢人无寄处。

()

慎勿扫苍苔,芳英堪藉地。

丘壑足风流,欠得脂粉气。

()

有人善丹青,画我风满袖。

其如香笔下,描不就□□。

()

佳则风月境,远而烟水乡。

此花元本分,定不为人香。

()

清绝畏人知,幽香发深省。

故用此时来,徘徊花下影。

()

佳句千所嗔,谪与水仙隅。

樽酒酹逋翁,更道香影下。

()

南州雪易消,得春却差早。

到处有梅花,不如在家好。

()

世閒如此花,涉春便憔悴。

不识青黄君,岁年管何事。

()

荒山俄积玉,老蚌忽明珠。

惟是据枯槁,年来一字无。

()

自嫌太奇绝,混以雪和月。

却有一味香,教人细分别。

()

平生惟有梅,与语觉差可。

此外岂无花,周旋宁作我。

()

四月沙河市,青盆雪色盐。

吴儿甘美饫,可是喜酸咸。

()

谪仙豪放甚,小妾伴金鞍。

未可将穷相,诗人一例看。

()

笔床茶灶答蛩吟,摇落秋风万里心。

白发萧萧酒初醒,一龛镫火四更深。

()

邻笛不须吹,惊喷枝头雪。

主人日日来,长见开时节。

()

众口一酸调,佳处在味外。

忽使水火争,谁令居鼎鼐。

()

头胪如此可何官,习气居然简册间。

似有宿缘吾士友,差强人意此溪山。

()

青女出骖鸾,负恃天然色。

一等淡梳妆,太真迎虢国。

()

长愁花易天,倏被风吹尽。

因爱雪花飞,枝头巧相映。

()

人言广寒宫,合种梅花树。

那知白玉容,自怕嫦娥妒。

()

但见白硙硙,香从何处来。

广寒异人世,莫是桂花开。

()

天然富贵又风流,簇簇湘妃起聚头。

唤做牡丹何不可,高他一着见深秋。

()

红云朵里紫霞杯,敕使今朝四度来。

意一堂中开九袠,太微星里现三台。

()

摽梅其实七,此特损其三。

风赋久不作,有诗谁共谈。

()

短褐一枝筇,穿花云几重。

日边花鸟使,定不到山中。

()

晓日金门气郁葱,人间万里总祥风。

再登况遇三登盛,独乐何如众乐同。

()

相彼一长须,赤脚亦无有。

二梅侍侧焉,岂不差胜不。

()

夜月玉堂前,春风紫盖边。

想君都看破,宁与我周旋。

()

忆昔跨吟鞍,花翁赏新句。

回首十年强,肠断天竺路。

()

一阵晓风寒,惊飞点去鞍。

行人易愁绝,便作柳花看。

()

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

坡翁短衫情,此语差足据。

为爱松风亭,朝云已仙去。

()

青冢锁香魂,罗浮埋玉质。

美人薄命多,临风空太息。

()

商家宰相羹,周代笾人供。

自古实为先,唐后花始重。

()

人言是金屋,我见即柴门。

但认安身处,区区何足论。

()

补之敕谥村,简斋致公辅。

未必画惭诗,只为遇不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