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轶事典故

  立志雪耻

  樊增祥的父亲樊燮,原是湖南长沙的一名总兵,为人贪财且大字不识,颇为时人不齿。一日,樊燮向上司湖南巡抚骆秉章汇报情况之后,因为没跟骆秉章的师爷告辞,就被他大声地叫了回来,还对其骂道:“王八蛋,滚出去。”骂了之后竟还踢了他一脚,两人当场厮打起来。后来,师爷建议骆秉章上奏参劾樊燮贪污骄纵,最终罢免了樊燮的总兵职务。这位师爷不是别人,就是日后威名远震的清廷军机大臣左宗棠。樊燮被革职返乡后,十分咽不下这口气,就在庭院中修了一座读书楼,把儿子关在读书楼上读书,要他立志超过当年羞辱过自己的师爷左宗棠。为达此目的,还特制了一块“洗辱牌”,上写昔日左宗棠骂他的话:“王八蛋,滚出去”。从此,他重金聘请名师为两个儿子执教,不准两个儿子下楼,并且给儿子们穿上女人衣裤,并立下家规:“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樊燮每月初一、十五必带其二子跪拜祖先神位,在洗辱牌前发誓。后到抗日初期,史学家刘禹生到恩施“寻云门老辈故居”,仍见樊家楼壁上,尚存稚嫩墨迹“左宗棠可杀”五字。樊增祥兄长早死。他不负其父所望,把对左宗棠的家恨埋在心里,发愤苦读考秀才、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一直做到江宁布政使权署两江总督。

  独钟金鸡

  樊增祥对十二生肖中的“金鸡”十分偏爱,他在护理两江总督任上,曾将鸡的五德抄录于案头自赏,对幕僚也常以此为谈资。据《江宁光绪朝名宦》记载:荆楚樊增祥氏,尤喜金鸡,常书条幅于壁赞之,谓鸡有五德:“君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此乃文、武、勇、仁、信五德。”此外,他在江宁(今南京)做官时,于元旦贴“鸡”于门。他说,鸡能司晨,金鸡一唱天下白,黑夜逝去。坊间常论:鬼怕鸡鸣,皆因鬼只能在黑夜里活动,鸡一啼,鬼魅打道回府。画鸡贴于门上,可祈福祛灾。樊增祥可算是恩施人将敬鸡的习俗传于江浙的第一人。

主要成就

  樊增祥师事张之洞、李慈铭,常与二人酬唱。他是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生平以诗为茶饭,无日不作,无地不作”,诗稿达30000首。早年喜爱袁枚,继而好赵翼,后宗尚温庭筠、李商隐,上溯刘禹锡、白居易。他“论诗以清新博丽为主,工于隶事,巧于裁对”,“尤自负其艳体之作,谓可方驾冬郎(韩□)”(陈衍《石遗室诗话》)。集中次韵、迭韵之作很多,因难见巧,炫才夸富,失之浮艳俗滥。但他为人并不佻达,主张“诗贵有品”,虽自言“平生文字幽忧少”,但遭遇重大事变,也不能不变得“贾傅悲深”,庚子后写下一些关切时局的作品。甲午战后,他接连写了《有感》、《重有感》、《书愤》、《马关》、《再阅邸钞》等,痛斥朝廷重臣的卖国行为;讥刺李鸿章说:“度关不用鸡鸣客,卖却卢龙掩面归”。他如《闻都门消息》、《庚子五月都门纪事》等,反映了庚子事变。长篇歌行《彩云曲》、《后彩云曲》,写名妓傅彩云(赛金花)事一时传诵,时人比之为吴伟业之《圆圆曲》。他又擅长骈文与词,骈文辞不艰深,舒徐自如,情味浓厚;词作也颇为清丽。

  诗集有《云门初集》、《北游集》、《东归集》、《涉江集》、《关中集》等50余种,后皆收入《樊山全书》。词集有《五十麝斋词赓》,亦收入《全书》。

人物生平

  早年讲学

  其父樊燮,湖南永州镇总兵。樊增祥四岁由母自课启蒙,十一二岁通声律,能诗文。十三岁时父罢官,家境贫困,命着女儿装,禁野游,锁户严课。咸丰十一年(1861)随父迁宜昌(其父曾任宜昌府中营游击)。

  同治六年(1867)樊增祥乡试中举。同治九年(1870),时任湖北学政(管一省教育的学官)的张之洞到宜昌视学,看到樊增祥的诗文,十分欣赏,推荐他为潜江传经书院院长,主持讲席。樊增祥的母亲徐太夫人因长子讱初英年早逝,不愿樊增祥出远门。但是不出去做事又无以养家糊口,因此樊增祥每年数出数归。他在潜江的生活方式,是其早年清贫生活的一个缩影:每天伙食费不超过三十钱,生性不爱好肉食,曾有诗云:“肉食堪怜骨相乖,闭门旬日学清斋。”有时到集市上买汤、饼盛于一个器皿中,连柴火费也节省了。节余的薪金全部交给母亲,奉养家人。徐太夫人知道儿子有嗜书之好,每次都给些钱让他去买书。樊增祥因教学而旅居潜江三年,境内风景古迹,课余多有踏访,对于潜江的民俗、饮食、文化、水患等,均十分谙熟。《潜江杂诗十六首》中多有关于当时潜江民俗风物的相关记载。同治十年(1871)秋八月,曾任安陆县教谕的潜江人郭美彦(字梦莲)病逝,樊增祥为其写了挽诗,称道其学问品行。爱书成癖的樊增祥时常去万家(曹禺叔高祖万芾)借书。城西有一处私人读书的地方,是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吴述洵的丛桂山房,樊增祥慕名而来,也写下了游览诗句。

  幕僚生涯

  光绪四年(1878)秋樊增祥入荆州幕府,冬天又到武昌张之洞幕府,充当幕僚。张之洞成为樊增祥的官场导师和后台。张之洞劝导樊增祥不要专攻词章之学,要多做经世学问,“书非有用勿读。”引导樊增祥在社会中立足,并走上仕途。光绪元年(1875)樊增祥30岁时,第一次精选自己1870年后所写的500多首诗词,分上下两卷编为《云门初集》。张之洞赞其在诗词创作方面,表现出了“精思、博学、手熟”的惊人才华,往往能把“人人意中所欲言而实人人所不能言”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表现在自己的诗词中。在交友中,樊增祥先后与文学家李慈铭、陶子珍、袁爽秋等人结下深情厚谊,诗词唱和,“文宴无虚日”。著有《北游集》、《金台集》、《水淅集》等7部著作。

  仕宦升迁

  光绪三年(1877),32岁的樊增祥进京会试,终于考中进士。樊家在恩施、宜昌两地迎宾宴客3天,当众烧掉了“洗辱牌”。光绪十年(1884),樊增祥前往陕西宜川任知县,走上仕途从政路。任职7个月,调居省府,后又到咸宁(今西安)、富平、长安任知县。光绪十八年(1892),樊增祥再任咸宁知县。1893年2月至1898年7月赴渭南任知县。执政期间,他虽“劳形案牍,掌笺幕府,身先群吏”,仍在闲暇时间“结兴篇章,怡情书画”,将自己的诗词整理,编成20余集,1894年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集付梓刻印。

  据说樊增祥在渭南执政期间,十分注意严法、宅心、平恕。由于他长期处于贫困的生活中,养成一种坚毅的性格,能自行其志。他经世30多年,精于人情世故,加之经常出入张之洞府,受张点拨,对文官从政之路十分精通,在执政时以果断的作风、出众的才能受到各方面好评。樊增祥在渭南任知县的第四年(1896年),到过一次北京,因俄国军队入侵,樊增祥看到了战乱留下的阴云,使他满怀凄凉。从1896年秋到1897年夏,写下感怀时事的诗100多首,后编为《身后云阁集》。从1884年到1898年的14年中,樊增祥先后任职10年,期间结识不少文化名人,勤于诗词写作,每日均有诗作记录在卷,经修订后出版诗词集20余册,还集断案《批判》12卷。其师友对《批判》颇有赞誉:“古今政书虽多,但能切情入理、雅俗共喻的,恐怕要以樊的判辞独有心得。”

  樊增祥这一时期的诗,有少数体现他的报国之志。他在《再题岳王庙壁》的诗中写道:三字沉冤郁未伸,风波亭事剧悲辛。灰中缚虎添公案,湖上骑驴有故人。期间,樊增祥因诗而出名,诗词创作达到顶峰时期。仅出版的《樊山文集》就有15册、60余卷,分为《樊山集》、《樊山自叙续集》、《樊山批判》、《樊山公牍》、《樊山时文》5个部分。他“欢娱能工,不为愁苦之词,艳体之作”。其作品受唐诗宋词影响较深,喜欢用典,讲究对仗;其骈文言辞华丽,铺排自如,很有文采。

  在他的作品中,长篇叙事诗《彩云曲》、《后彩云曲》负有盛名,前曲写于1899年,后曲写于1913年。《彩云曲》石刻现在还存在陶然亭慈悲庵。

  樊增祥清末民初与周树模、左绍佐并称“楚中三老”,与易顺鼎一起被称为两湖诗坛的“两雄”,在全国也有很高的名气。他与李慈铭、陶子珍、袁爽秋往来密切,有“李樊”、“陶樊”、“袁樊”等之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进逼津京,樊增祥应召至京,以道府在武卫军任事。乃密奏慈禧,力请移避长安,并先期赶回长安筹策“迎銮”。以扈驾功,于同年11月擢升皖北兵备道,着留“行在”办事,充政务处提调,因得日近宫廷。慈禧曾手谕皇帝:“自今机要文字,可令樊增祥撰拟,仍当秘之,勿招人忌也。”樊到任后,在朝廷中增设政务处,负责处理军机政务。次年6月升为陕西省臬司,8月慈禧回京前又调署陕西布政使。再次年,实授甘肃布政使,光绪三十年(1904)调任江宁布政使,宣统二年(1910)护理两江总督。他的诗作《中秋夜无月》:“亘古清光彻九洲,只今烟雾锁浮楼;莫愁遮断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借中秋天阴无月,抒发了山河破碎不堪入目的感慨。樊增祥又将自1896年至1903年7年间所著诗词整理修订成17卷,这是他第三次将诗词结集付印。交刻时,附有自叙3000多言,并有表达他意愿的手迹诗一首,印在文集的扉页上:自有高歌动鬼神,樊英才调信无伦;谁说壮地多浮响?未许东川说替人。一入蓬莱依日月,七传号剑照麟麟。如今小试神明宰,种稻公田为养亲。1909年至1911年5月,樊增祥积极支持保路运动。

  遗民终老

  辛亥革命后,樊增祥退居沪上,湖北军政府礼迎回鄂任民政长,固辞不就。民国元年(1912)袁世凯篡窃大总统位,去京任参议员、参政。袁“登基”前日,集群臣赐宴瀛台,曾领班献诗。黎元洪继任总统,进言自请禄位。晚年闲居北平,以诗酒自遣,曾为梅兰芳改订京剧部份台词,经樊增祥修改过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等京剧的道白与唱词,颇有文采,这对梅兰芳在京剧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有藏书楼名“樊园”,藏书20余万卷,书画、碑帖之属,10余巨簏,又与海上遗老组诗社名“超社”。民国二十年(1931)病故

樊增祥的诗文

东崦云。西崦云。不似两孤烟雨昏。淮南意思存。

象匡君。象昆仑。安得河阳鼠尾皴。画伊绫锦墩。

()

难得今年谷雨晴。仙衣一品下瑶京。茜霞低照晚妆明。

金殿红云刚一朵,玉楼春色已三停。好开锦帐待娉婷。

()

酹汝一杯酒,还我有情天。大江东去谁唱,莫忆赤乌年。

终古明珠一颗,一任东西南北,侧面看成全。谁写广寒照,人在桂丛间。

()

诗魂何似,似银云一片,白藕花边倚风飐。算青灯照我,五十三年,书丛里,栩栩蘧蘧见惯。

卷舒罗袖底,又似桃根,新买苏杭聚头扇。关锁玉台中,新咏钞成,徐郎在、梦中偷看。

()

红豆子,两两似珊瑚。捣作椒泥栖合德,修成丸药疗相如。

双引凤皇雏。

()

今夕。今夕。记得仲秋十七。扇头有女乘鸾。天上常仪镜圆。圆镜。

圆镜。钗燕角巾厮并。

()

钗朵翘金凤,裙花描石竹。西湖船样一间屋。睡起徘徊,双脸晕红玉。

对镜羞匀粉,簪花偏爱菊。横炯眉黛石州绿。修到红梅,拚折一生福。

()

珠帘不散小春寒。傍梅花、暂卸雕鞍。金橘香几盏和醅酒,银烛下、换了朱颜。

忆城东、绮裘茸帽,拥薰垆小眠。可羡北台三老,鹤氅如仙。

()

叮咛前镜,莫放朱颜老。人寿月圆花更好。红兰即是相思草。

青禽即是相思鸟。玉珰投,团扇寄,难为报。

()

双井。双井。也抵建溪新饼。嫩银莲叶茶舟。白耳团花小瓯。瓯小。

瓯小。莫等竹垆汤老。

()

咄尔小明,一阖一开,如皭火然。且入帘消领,罗衣香泽,照书缔结,文字因缘。

星飐花梢,电流竹外,莫近桃根团扇边。休矜炫,入碧纱囊底,欲出应难。

()

秋分一写红棠怨。滴泪羞人见。玉珰缄札寄相怜。一尺翠盘珠露篆心莲。

蓝云染黛新州石。字字蚕红织。锦心争似藁人痴。惯写草花新样小家诗。

()

雅不时宜合。鹿床边、冠梁倒戴,袜绫翻著。襱襶衣裳无味客,刘尹门前谢却。

歌一曲、竹枝盐角。莫作司空贫相语,道侬家、自有麒麟阁。

()

荔根自缚红床刷。花底闲关莺语滑。舞时金凤绣成丛,醉里红螺香蘸甲。

唐风读罢嘲荀鸭。碎佩兰铃花外戛。聪明解效玉台诗,但有温柔无苦辣。

()

楝花风细。帘卷湘波翠。过午双柑人不至。柳外黄莺独自。

墙头纤草垂垂。画廊密雨如丝。净洗芭蕉两本,待侬叶上题诗。

()

唤起庄生蝶。且料量、陶公酒券,老坡琴帖。书记陈留非我意,老作将军揖客,便乞与、淮阳也得。

潦倒刘郎骑户限,叹人生、不入还当出。休更待,鬓成雪。

()

谢家院落,甚青女来时,玳梁霜冷。秋蛾敛绿,约略远山相并。

莫睇琴床砚井。听颤掣、花铃不定。朱门昼锁斜阳,满院参差帘影。

()

笔床琴案。窗眼冰纱换。万历宫中天字罐。水浸蔷薇开泛。

金黄杏子如拳。捣炼糖霜几番。比似江南梅酱,秀才风味微酸。

()

都门好,服食拟神仙。清簟酥肌知竹渹,凉浆冰齿爱梅酸。

吾意恋长安。

()

春碧深斟,夜黄低唱,往时佳梦如烟。近来花信,重到海棠边。

依旧香巢翡翠,浑不似、三十年前。垂髫女,依人密坐,不识杜樊川。

()

桃花扇底虫沙劫。南都乔木伤心色。残照下西岑。难为瑶草心。

天边百雁过。金粉江山破。莫污女郎名。江南冯玉瑛。

()

对舒紫燕翼,双结青梅子。海棠翠叶,还比花时美。

丝雨弄晴,荡得春如水。罗帐朝慵起。无奈晓莺啼,一声声、红窗近底。

()

夜雨酿泥车辙断。终日潇潇,长被林鸠唤。蓦地今朝晴烂熳。

天心了不由人算。

()

曲水流觞日,想绮陌草暖云香。吾庐可爱,茜红庭院,新绿池塘。

素心人未远,青笺去,几经马肆鸡坊。待羊求开三径,桃花含笑相望。

()

万柳成丝,凭系著、春光如箭。刚过了、清明禁火,雨香云暖。

返老还童松下鹤,娶妻生子梁间燕。蓦一枝、红杏出墙来,谁家院。

()

彩茸金线交相错。斗本色双莲不过。天教约住软香钩,这缩本鸳鸯谁做。

踏青归后香泥涴。也不用锦裙遮逻。花间把作暖金杯,乞借与萧郎则个。

()

红莲渚畔鸥沙白。我爱东偏宅。百千竿竹尺三鱼。就买窄龛如艇钓人居。

居人钓艇如龛窄。买就鱼三尺。竹竿千百宅偏东。爱我白沙鸥畔渚莲红。

()

露似珍珠月似弓。无人解与唱玲珑。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

灯隐隐,树重重。玉波初上鲤鱼风。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

()

柳丝长,榴萼吐。梁燕双双,梁燕双双乳。润逼薰垆衣楚楚。

过了黄梅,过了黄梅雨。

()

登太华峰,斩大王头,岂不快哉。正盖公接席,曹醇可饮,道林升座,谢麈能陪。

元度真长,三朝九见,京尹原非轻薄才。阳关笛,便南飞老鹤,亦为徘徊。

()

池馆幽深带薜萝。跳珠鸣玉晚凉多。湿来莺背一痕梭。

润回凤尾几重罗。

()

无复珍珠慰寂寥。泪丝终日织鲛绡。心随七十二沽潮。

蓬岛万重难觅路,银河两岸未成桥。可堪暮暮复朝朝。

()

楚国龚生,顾见网丝,飘然念归。看南檐布阵,坐擒蜂蝶,东山惜别,长伴蛜蝛。

缒镜生怜,罥衣有喜,昨夜罗裙缓带围。天然巧,把牡丹钿盒,乞与环妃。

()

碧树成连理。记双虬、迎銮伏地,闰年庚子。高不一寻横十丈,展尽壶天彩翠。

刚援得、玉清宫例。太极昭阳留御墨,算杨家、不愧鹅黄字。

()

猩屏画了。掩绯帔两重,薰风开早。比似洛花,叠叠楼台,仙云绕。

一层更上香光饱。引彩蝶、房房都到。绛桃百叶,芳兰并蒂,未如卿好。

()

一别瑶京,更几度、温垆凉扇。空仿像、玉河新柳,三年不见。

金阙倚云鳷鹊近,翠荷贴水鸳鸯暖。记黄花、鱼到絮香羹,芦芽短。

()

卿是桃花,侬为锦浪。相逢相识春江上。生时长伴藕花居,死时也傍梅花葬。

万遍思量,千番惆怅。几时同梦流苏帐。愿将身作锦薰笼,玉人倚到纱窗亮。

()

露引纤萝,风掀翠叶,莲中菂薏刚似。是谁百炼成霜,爱渠一柔绕指。

心冰肠铁,有宋相、吟梅佳致。甚琼蘤、六出中间,更簇玉鳞纤细。

()

仙霞叠帔,宝月重轮,寸寸芳心展。泪巾红敛。纹窗静、十二珠帘深掩。

仙裙妒艳。不胜酒、倚风微颤。把紫鸾阿阁三层,移向花中见。

()

窗红倚睡春人美。见梦双蛛喜。镜菱来照皱罗衣。久坐绣帘风飏小花飞。

飞花小飏风帘绣。坐久衣罗绉。照来菱镜喜蛛双。梦见美人春睡倚红窗。

()

软霭笼朱阁。平晓牡丹风恶。紫藤花簌簌、怕吹落。

噀雾双柑,来就新莺约。细柳垂金络。别院鞦韆,网虫低罥红索。

()

磁州好,一段碧云天。陶器鬻来仙佛像,水租收得藕菱钱。

吾欲买溪田。

()

尽潇潇。画檐鸣玉,无眠又过今宵。早鹤禁催残银箭,魫窗深掩红罗,夜香罢烧。

曲屏风底无聊。敲落琴边松子,滴穿纸样芭蕉。甚未到、秋来杜陵先瘦,楚衣香润,越瓯汤嫩,那堪鬓已丝时览镜,酒初醒处闻箫。

()

麝炷薰宜爱,檀槽拨小怜。前身应是月中仙。记得红笺八字,属兔是生年。

爱画成痴绝,耽诗亦墨缘。同船曾记五年前。那日春帆,细雨煮茶天。

()

一晌檐花暝。界朱廊、轻虹两道,雁行严整。七宝楼台谁嵌砌,雅称红薇画省。

与玉槛、瑶轩同凭。漫说梧桐长短事,视鹤高、松矮皆平等。

()

红杏。红杏。暖雨曲江春嫩。旧罗裙系枝头。欲趁东风嫁休。休嫁。

休嫁。留待尚书归马。

()

闲行柳影下。上有金衣飞去也。约略将身入画。衬软碧苔茵,淡红薇架。

梁阴燕话。啄粉泥、琴雁轻打。闲庭院、更无人伴,坐看子昂马。

()

空谷幽兰,恰宜称、檀几练屏。清明过、瓦盆亲种,来献元亭。

癸丑亭分修竹翠,潇湘水蘸黛螺青。好伴他、玉树与芝房,生谢庭。

()

杨柳轻韩,桃花笑楚,梁家好女来归。典午及今,重见下瑶台。

玉壶一幅春风画,判十斛明珠对换回。绣屏侧不用,轻猜洛女,低唤崔徽。

()

暖风吹面。半臂轻绵换。桃李东园开烂熳。消领春光一半。

去时雨熟黄梅。归日酴醾未开。伶俐画檐双鹊,花梢等得春来。

()

携得于潜绢也无。无情人写有情书。鸩媒莺侣两模糊。

忽漫相逢才倚玉,分明未嫁已还珠。两重公案费踟蹰。

()

嫩漆青于柳。尽萦回、纱窗粉壁,绮春时候。送上湘帘花枝影,亚字中间穿透。

惯早晚、逢迎红袖。比似郎君施行马,正名花,此中漏。

()

松作公,竹成个。情是青心,愁是秋心做。盼到妆楼新雁过。

雁字中间,莫认佳人错。

()

扑蝶南园,恰新试、画蝉宫扇。芳树底、青梅如豆,酒边重见。

祷罢泥龙新雨足,飘残纸鹞东风暖。把茸裘、收拾觉身轻,春衫短。

()

客有黄衫仆未能。紫钗重觌亦何心。夜凉长对短檠灯。

鹃血啼成红踯躅,蕉心幻出绿摩登。拟将仙扇乞坤灵。

()

欲寄青笺奈远何。楚衣越茗托微波。些些香物未宜多。

蜡面手缄三道印,衣中心字两重罗。拆书应是敛愁蛾。

()

百里起家前令尹,奉天曾掌丝纶。东归不扈属车尘。

音声树底,管领汉西京。

()

盼断银河渡。料不同、寒泉照影,凯风之母。莫以孤鸾疑妾命,羼入一三九五。

将曲曲、文昌重数。何日爷娘成九鸟,向梅边、桑下鸠呼妇。

()

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

()

箫鼓祈神,姑妇争迎,马头令娘。看南房夜火,黄芦纤箔,东墙晓露,素手提筐。

任是苏杭,三眠八绩,未抵湖州绿叶香。西陵后,痛桥陵已矣,何处亲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