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

主要成就

  袁凯的诗作,言及现实其少,只于个别篇内有隐晦、曲折的表露。其成功之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怀,描述旅人思乡之篇。“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燕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客中夜坐》),远离故土的幽情思绪尽出,情真意切。此类佳品尚有《京师得家书》、《淮西夜坐》等。《客中除夕》中“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则以飘泊异乡的旅人身份来写战乱之苦。袁凯诗古体学魏晋,近体师杜甫,但并不囿于古人,有自己意境。古风《从军行》、《杨白花》等古朴激越,余韵悠然。律诗《采石春望》、《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及七绝《淮东逢张十二信》等,都有杜诗浑厚深沉、真挚含蓄之风“流出肺腑,卓尔自立”。何景明等推袁凯为明初诗人之冠。

  袁凯著有《海叟集》4卷,附“集外诗”1卷。此集为明弘治间,陆深得旧刻不全本,与何景明、李梦阳更相删定之本。

人物生平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一次在浙南名士杨维桢座上,有人展示一首《白燕》诗,杨对诗中“珠帘十二”、“玉剪一双”等句十分赞赏,袁凯却说,“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然后呈上自己的《白燕》诗。读到“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仍未归”等句,“维桢大惊赏,遍示座客。”从此有了“袁白燕”这个美称。

  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明史·文苑》里有袁凯的传略,在短短二百馀字中,除了交代他生平行状外,记述了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第一件属政绩,他看到朱元璋轻易杀戮功臣,便委婉上言:“诸将习兵事,未悉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请)通经阅古之士,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庶得保族全身之道。”朱元璋采纳了他用心良苦的建言。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疑忌心大膨胀,臣属因一句话或几个字而被杀的不少。因为他剃过光头当过和尚,还做过流寇毛贼,忌讳僧、光等字。生和僧同音,则和贼同音,也犯他的大忌。有位官员因在贺表中有“天生圣人,为民作则”而掉了脑袋。他的杀戮滥而且酷,动不动就腰斩、剥皮。明人笔记《北窗琐语》记载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真事:中山王徐达夫人谢氏,“膂力过人,持铁器重百斤”,跟随朱元璋立过战功。因没有文化,即“未悉君臣礼”,在进宫看望亲姐妹般的马皇后时,无意间说了一句“我家不如尔家(阔绰)”的闲话,使朱元璋大不高兴。“枕边之言,中山宁(岂能)不动心乎!”於是安排妙计,召徐达进宫赴宴。席间皇帝亲自为徐达斟酒,同时告诉他:“今日卿免赤族之灾。”徐达哪里知道,夫人在家里已被御林军武士砍了。袁凯无法阻止皇帝滥杀,但可以让功臣不说错话。“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史家不没其功,记上了这一笔。

  传略中第二件大事,便是袁凯自己因为一句话而差点丢了老命的经过。“帝虑囚毕,命凯送皇太子覆讯,多所矜减。凯还报,帝问“朕与太子孰是?”凯顿首言:“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以凯老猾,持两端,恶之。凯惧,佯狂告免归。久之以寿终。”朱元璋让懿文太子“练习国事”,“每有大狱,辄付论之”。太子也嫌老子太狠,常想减刑。要让监察御史袁凯来评判孰是孰非,这显然是很难置词的。平心而论,袁凯的回答十分得体。可是,朱元璋认为他“老猾持两端”,祸从天降。

  两端,也叫两可说,即春秋时郑人邓析创立的一种辩术,《晋书》说它“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淮南子》说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数难子产之政”。其实例是,有个富户在淆水中溺死了,捞得尸体的人“求金甚多”。双方僵持着,都去请教邓析。邓对死者家属说:“等着,别人家是不会买的。”对捞尸者说:“等着,别地方他是买不到的。”朱元璋认为袁凯用“两可论”来应付他,捉弄他,显然是欲加之罪……正史十分简单,“凯惧,佯狂告免归,久之以寿终。”这十二个字,袁凯的后半生冤深如海,命悬似丝。明代吴郡文人徐祯卿《剪胜野闻》、祝允明《野记》和杨仪《明良记》,都或简或详地记述了诗人艰难屈辱的后半生。华亭学者陆深,本乡本上加上本朝本代,所以他的《金台纪问》最翔实而具体。“太祖怒,下之狱”。三天后又放了他,仍让他当御史,每天临朝,朱元璋就指着他说:“是持两端者!”在这种情况下,袁凯不得不在上朝过金水桥时装疯,“仆地不起”。朱元璋说:“风疾当不仁。”让人用木匠钻扎他身体,“凯忍死不为动”。这样,朱元璋才放他回老家。一回到华亭,袁凯“铁索锁项,自毁形骸”。朱元璋仍不放心,说“东海走却大鳗鲡”,派人到华亭宣旨,“起为本郡儒学教授”。袁凯“瞠目视使者,唱《月儿高》曲”。使者还报说真疯了。朱元璋仍然不信,又派特务跟踪观察。於是,袁凯“使家人以炒面搅砂糖,从竹筒出之,状类猪犬下,潜布於篱根水涯”,然后“匍匐往取食之”。这样,朱元璋才相信他真的疯了,才换得“以寿终”的结局。

袁凯的诗文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

贺老秋来忆鉴湖,荷花杨柳正扶疏。

西过钱塘见王宰,东门今少种瓜图。

()

茫茫古人中,我爱原子思。食粟岂云饱,衣裘岂应时。

憔悴衡门下,弹琴唱逸诗。大夫适何来,驷马行。入门即长叹,念子病何危。

()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白头尽,异乡秋色不胜多。

()

夜泊浔阳江上沙,扁舟何处载琵琶。

西风不管水流去,依旧满汀开荻花。

()

庄周善著书,汪洋不可禁。时时诋仲尼,何况赐与参。

南金铸刍狗,隋珠弹微禽。自昔多横议,言高罪弥深。

()

洛阳大贾爱名姬,富乐园中饮酒归。千步长廊好骑马,不愁春雨夜沾衣。

()

千里长江雨乍晴,江头灯火夜深明。

为报高楼莫吹笛,故园东望不胜情。

()

秋池行乐去,池树色已暝。雾下夕衣凉,月上风帘静。

饥禽堕疏竹,鸣蛩出深井。夜久人事息,萧然诸念屏。

()

身是江南儒家子,十五学经二十史。低回欲得圣贤心,浩荡更觅先儒旨。

当时自谓才可重,岂料中年人不用。白头总得溪上田,手脚生疏不能种。

()

湘南估客发西津,东入姑苏花正春。

独有相思数行字,欲从江海问情人。

()

南湖沈叟爱吟诗,诗似当年杜牧之。

一日干戈不相见,令人双鬓欲成丝。

()

道士门前春日温,千重碧草睡鹅群。

山风忽送桃花雨,湿遍床头白练裙。

()

文皇好直言,容受无留停。郑公在当时,颇得谏诤名。

□称田舍翁,千载伤我情。婴鳞固为难,回天亦非轻。

()

东流弱水不胜尘,汉武楼台空自陈。

欲借横江孤鹤去,须凭南岳魏夫人。

()

郑老曾为前代官,江湖相见独饥寒。

不道夜深霜露重,犹将玉笛倚阑干。

()

日转花阴傍户,雨余山色沿堤。

一双蝴蝶对舞,几个莺儿乱啼。

()

细雨过江头,孤篷夜未休。

归心与烟浪,相逐下扬州。

()

李斯游洛阳,名遂身亦危。一人具五刑,于古岂有之。

呼儿语黄犬,相顾涕交颐。斯时夏黄公,商山方采芝。

()

水乡寒气早,未暮掩柴扉。篱落无人过,鸡豚各自归。

老妻熏鼠穴,稚子卧牛衣。安得盈缸酒,深杯日日挥。

()

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

相见才一言,薄送下前除。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

()

江上青帘映白沙,垆头美酒玉无暇。

李白当年曾醉此,桃花落尽不思家。

()

青崖泻流淙,蜿蜒在窗户。临风喷轻雪,穿林散飞雨。

高源出无尽,余涧沾还溥。羡彼轩中人,似坐匡庐下。

()

中夜治舟楫,越海远游遨。游遨将何为,万宝聚岩坳。

珊瑚七尺余,珠树罗蓬蒿。持之向中国,可以金张豪。

()

王郎五月赴盐亭,十丈官船酒满瓶。

稍待凉风吹木叶,老夫东下看沧溟。

()

千山风雪正霏霏,君去金陵几日归。

凤凰台上还吹笛,东望沧溟泪满衣。

()

柳外朝朝雨,平添过旧痕。

往时桃叶渡,今日更销魂。

()

白头儒生何所作,独把尘编海边坐。上书格君事已晚,杀贼救民力尤懦。

四十无闻五十来,不如牛马空长大。

()

秦师困邯郸,赵氏旦夕危。鲁连山中来,排患在重围。

折冲不复言,辞金忽焉归。清风映东夏,千载以为奇。

()

月落长门去,千门夜色浓。

梦间无限乐,不道在宫中。

()

不见秋娘今几年,水光山色自悠然。

月明楼上天如水,犹忆《梁州》第四弦。

()

春园偶尔独往,晚径萧然自还。芳草烟中冉冉,落花风外斑斑。

()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

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

官河春水绿悠悠,水上人家尽画楼。

买取吴娃三日酒,放船直到百花洲。

()

一春不见严夫子,底事城中不肯还?门外白鸥三万个,几

时相对绿波间?

()

老夫避兵荒山侧,三日无食在荆棘。鞋袜破尽皮肉碎,血被两踵行不得。

于时瘦妻实卧病,十声呼之一声应。夜深困绝倚枯树,逐魂啼来雨如注。

()

团团明月珠,堕此浊水中。光彩虽未泯,沦没岂有穷。

拔山固神力,举鼎亦无双。徒有千寻绠,挽之竟何从。

()

将帅多儿戏,朝廷望贼平。几人思报国,何处有全城。

未识龙蛇阵,频遭犬彘惊。亚夫军细柳,千古汉家营。

()

野屋藏春树,江堤倚暮花。

买鱼留楚客,沽酒问吴娃。

()

纵道今年杼轴贫,乃翁才力不超群。

明朝若卖《长门赋》,还尔黄金一百斤。

()

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

芙蓉花开满高岸,还如杜老蜀江边。

田夫野客频来看,白酒黄鸡不用钱。

()

江浦芙蓉色正深,清霜点染更沉沉。

孤舟向日曾亲见,短褐于今欲远寻。

()

一舸夷犹野水边,渚禽沙鸟各纷然。

幽花满棹初维岸,春水连堤忽上天。

()

的砾孤芳野水滨,折来应是晓妆人。

瑶池风暖香初散,银汉春回迹未真。

()

微月斜侵响歊廊,芙蓉清气满金塘。

鸳鸯只傍阑干宿,也爱君王水殿凉。

()

玉户金缸夜未央,邯郸宫里奏丝簧。

郑姬已醉韩姬倦,谁拂君王白象床。

()

白发三江一腐儒,长年耽酒不耽书。

偶逢世乱无生计,落日烟中自把锄。

()

茅屋秋来破不胜,野云沙树自层层。

老夫生理今抛废,日日江潭去采菱。

()

远岸依依落日明,吴王醉处少人行。

多情独有垂杨树,犹送深宫夜雨声。

()

官军应贼着红巾,苗獠来时更不仁。

若道南州无节妇,请看东海费夫人。

()

群盗南奔日月昏,诸公臣节不须论。

白头惟有杨员外,不负从来天子恩。

()

落叶寒蝉小巷深,枯藤斜日半墙阴。

读书稚子当轩坐,为客衰翁倚杖吟。

()

十年避地谁知我,此日看君自可人。

空谷正思驹皎皎,清溪还度石磷磷。

()

沙边细路少人行,只有闲花树树明。

水阁经春尘自满,风帘终日鸟争鸣。

()

吹笛春江烟雾稀,幽芳小草总相依。

巫峡宁知云雨梦,沧洲欲拭芰荷衣。

()

野老园篱江水东,溥溥夕露满幽丛。

已教短发从天白,未厌秋花特地红。

()

世祖行台列俊贤,掾郎家世本儒先。

一时人物青云上,十道风霜白昼前。

()

铁骑千群下九江,将军才气古无双。

誓倾淮海鲸鲵窟,痛洗东南礼义邦。

()